飯後要等30分鐘才能游泳?專家警告少1動作恐脫水、抽筋

用餐後30分鐘並非不能下水游泳,比起飲食,專家更擔憂民衆沒有補充水份便下水,這種情況下更容易脫水,導致抽筋。(中時資料照/陳俊吉攝)

有些人或許曾被長輩告誡,用餐後30分鐘內避免下水游泳,甚至還有家長警告,可能會因此溺水,但專家表示這其實是誤解,比起飲食,專家更擔憂民衆沒有補充水份便下水游泳,這種情況下更容易脫水,導致抽筋。

美聯社報導,根據醫生的說法,用餐後,通常不需要等待30分鐘才能游泳。

民衆會有等待30分鐘的警告,主要源自於擔心用餐後,血液會流向胃部而不是肌肉,導致溺水或在水中掙扎。

不過,克利夫蘭醫學中心的美國克里夫蘭醫院(Cleveland Clinic)醫師巴吉特(Matthew Badgett)表示,即使是用餐後,人體仍有充足的血液流向肌肉。巴吉特高中時曾是游泳選手,他說比賽前,他習慣吃幾根香蕉,以及補充水份或運動飲料。

事實上美國明尼蘇達州梅約醫學中心(Mayo Clinic)2018年也曾刊文澄清飯後30分鐘不能游泳的迷思,急診科醫師博尼法斯(Michael Boniface)解釋,以前的想法認爲,當血液流向胃腸道、協助消化時,四肢的血液被抽走,可能讓民衆感到疲憊或虛弱,進而增加溺水風險。

博尼法斯表示,事實上這樣的想法並沒有科學根據,飯後游泳可能會胃不舒服、胃抽筋或肌肉抽筋,但並不是特別危險。

巴吉特擔心這些過去的古老警告可能會帶來麻煩,強調游泳前補充水份非常重要,特別是大晴天,他說人們經常沒有意識到在水中仍可能脫水,導致肌肉抽筋。

他說:「在水中時我們仍會出汗,只是我們沒有察覺到水份流失。」

因此,對於一般休閒遊泳的人來說,進食後跳入泳池或大海並無大礙;不過,若是要長泳或鍛鍊的人,可能需要讓食物消化一段時間,以免抽筋,就像飯後我們會等待一段時間才慢跑,是一樣的道理。

另外,巴吉特警告酒後游泳有風險。因爲酒後往往更衝動、協調性較差,容易做出錯誤決定,當在海里面臨強勁洋流或海潮時,容易引發問題,「你會變得不夠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