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沒?現在很多國產劇不看字幕,根本聽不清楚演員在說什麼

現在電視劇中畫面字幕和聲音在同一屏幕界面似乎是大家習以爲常的事情,包括我們觀看韓劇美劇也更多傾向於聽原聲和字幕相結合的情況看影劇,理解劇情,儘管聽不懂外文原音,但在看着字幕和畫面,感受着演員聲音中的情緒,也能夠成功帶人劇情之中。

但近年來的國產劇中卻出現了只聽聲音,不看字幕完全不知道演員在說什麼的情況,這也引得無數觀衆的吐槽,看自己的國產電視劇看出了外文電視劇的體驗。

這樣的情況和演員的臺詞功底其實有很大的關係,以前的電視劇是沒有字幕的,觀衆也能夠很好地聽懂講述的故事和情節。

以經典的紅樓夢爲例,87版的《紅樓夢》劇集之中,就是沒有字幕的。

除了片頭片尾的主題曲和演員表,劇中出現字幕的地方只有出現詩詞或者吟唱的那些歌謠,而且字體偏藝術風格,讓人難以認清。

然而沒有字幕的觀衆當時卻從未出現過聽不清的情況,劇中的人物字正腔圓,說話清晰明朗,偶爾出現的生僻字,也不會影響觀衆的理解。

尤其在紅樓夢這樣極具考究的劇中,每句話也是平仄有序,節奏分明,觀衆聽着也覺得非常的自然享受。

當然這也和電視劇的準備程度和專業程度有關,《紅樓夢》開拍之前,所有的演員已經進行了集訓,包括禮儀,穿着,舉止禮儀,讓每一位演員都能夠自然的融入戲中的角色。

演員們的臺詞已經練得非常的熟悉,本身專業演員的臺詞功底也非常的強,呈現在觀衆面前的必然是值得考究的。

現在的演員來自各行各業,在流量和資本充斥的市場中,演員的臺詞功底和專業能力也是良莠不齊,現在聽不清檯詞的電視劇,很多都是演員自己配的音,而讓本身臺詞功底並不強的演員配音也就形成了現在的局面。

大家普遍對配音有一個很大的誤區,認爲演員要用原聲,才顯得專業。

其實不然,原聲如果符合角色人設的需要,當然演員的原聲是最好的,也對自己演繹的情緒方面能夠有超強的把控,比如感情細膩的柔語和撕心裂肺的哭喊,能夠加強觀衆的代入感,但演員的聲音和角色不符合的,那就會脫離衆多的人物形象,給人距離感。

比如87版的紅樓夢中黛玉一角,其演員陳曉旭也是非常有實力的演員,但是她的聲音卻並不符合黛玉柔弱惹人憐的人設,於是請來專業的配音演員張海玲爲黛玉配的音,當時的黛玉一角可謂是深入人心。而林黛玉這個角色的成功有一半是配音演員的功勞。

所以劇集中爲了讓人物形象的立體,一般會都啓用專業的配音演員來配,配音演員會更加註意改變自己的聲線,變換出符合角色人物的性格的聲音,爲演員飾演的角色加分。反之則會,引起觀衆的不適。

試想下如果白淺用楊冪細膩的聲音說出來,那那個威震四海的白淺上神嗎?

確實現在的國產劇劇集對於臺詞方面沒有了過多的注重,只有部分的正規宮廷和製作精良的劇集纔會對臺詞有過多的考究,但不可否認,比起90年代初國產劇中演員們吐字清晰的發音,現在的劇集在臺詞方面確實有很多的不足。

現在很多聽不清的國產劇大多是由演員自己來配音的,如果演員本身的臺詞功底不夠好的情況下,卻硬要突出自己的專業功底,反而會容易引起觀衆強烈不適。

比如鄭爽在《青春鬥》中飾演的向真一角,採用自己的原音演繹一個性格直率潑辣的四川姑娘,而她的說話方式和方言北京話也成爲一大槽點,和原型人物不符,反而暴露了她的臺詞功底。

但是她在《夏至未至》中的配音符合劇中人物的角色卻爲她的演繹加分不少,深受觀衆的喜愛。

在過度娛樂化,流量資本利益充斥市場,演員門檻越來越低的情況下,演員們還是需要堅持基本的素養,背熟臺詞,磨鍊自己的演技,讓觀衆看到你們的尊重。

那些演戲全說12345的數字小姐和演技誇張空洞,睜大眼睛的跨界演員,演員的門檻是很高的,希望能夠對這樣的職業報以基本的尊重,錘鍊自己的演技,熟悉臺詞,實力派纔是王派。不然就算是專業的配音演員也拯救不了形象。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