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的矛與盾

投資者在趨勢性行情中,可以利用寬基ETF鋒利的“矛”來捕捉指數上漲的β行情;在震盪起伏的行情中,可以利用寬基ETF堅實的“盾”來控制風險。

周匯/文

A股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簡稱ETF)市場迎來了新的歷史性突破!

截至10月8日,全市場ETF的資產淨值合計攀升至3.82萬億元,其中非貨幣ETF規模已超3.6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同時,首隻管理規模首次突破4000億元的ETF也就於當日橫空出世——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的管理規模超過4300億元!

作爲全市場首隻千億級別的股票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於2023年8月7日首次突破千億大關。2024年9月24日,該產品的規模剛剛突破3000億元。短短兩週之後,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的管理規模就達到了4302.70億元,首次突破4000億元。

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是當下火爆的ETF市場的一個典型代表,但卻並非孤例。截至10月8日收盤,包括泰柏瑞滬深300ETF在內,全市場超過1000億元的ETF數量已攀升至8只,其他7只分別爲易方達滬深300ETF發起式、華夏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南方中證500ETF和華夏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ETF“千億俱樂部”的隊伍正在不斷擴容。

10月11日,華夏基金總經理李一梅在“ETF市場高質量發展生態大會”上表示,當前境內ETF市場總規模超3.6萬億元。經過20年發展,ETF已從公募基金版圖的小小一隅,逐漸成爲市場資金的焦點所在。從規模變化來看,境內ETF從0到1萬億元用了16年;從1萬億元到2萬億元用了3年,而時隔10個月後,在2024年9月突破3萬億元。

李一梅表示,以ETF爲代表的指數投資產品迎來市場認可和政策支持雙驅動,寬基指數產品將持續展現旺盛的生命力。

大同證券認爲,ETF可以有效快捷地抓住股票市場的投資機會,近年來發展迅猛,市場規模已達3.6萬億元,並誕生了單隻規模超過4000億元的產品,堪稱A股市場的“重器”。同時,ETF也成爲資本市場投資者的新利器。

大同證券將ETF比作“鋒利的矛與堅實的盾”:從業績上看,ETF能夠跑贏大多個股回報,在趨勢性行情中,可以利用寬基ETF鋒利的“矛”來捕捉指數上漲的β行情;從風險控制上看,ETF年化波動率更低,最大回撤更小,投資者可以在震盪起伏的行情中,利用寬基ETF堅實的“盾”來控制風險,獲得良好的投資體驗。

“隨着以ETF爲代表的被動多頭崛起,可能正在重塑市場的投資生態與底層投資邏輯。”國投證券表示,9月下旬以來的反彈行情中,ETF資金是重要的主導力量。A股市場以ETF爲代表的被動多頭過去三年增加了超過1萬億元,對比中美被動投資市場的發展歷程,這個趨勢或許是A股未來幾年最大的資金籌碼層面的敘事。這種被動多頭和主動多頭的偏好差異和倉位差異,會隨着兩者資金量的此消彼長,從而產生更多籌碼結構類似銀行的板塊,尤其對於機構長期低配的價值、央國企和紅利板塊。

再創歷史新高

公開資料顯示,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成立於2012年5月,由基金經理柳軍負責管理。作爲股票ETF產品中的代表之作,該ETF的管理規模於最近一年間實現了飛躍式增長。2023年8月7日,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規模突破1000億元;2024年3月12日,其規模再次突破2000億元大關;2024年9月24日,該產品規模突破3000億元,成爲公募行業首隻規模超過3000億元的ETF。短短兩週,該產品的規模再次達到了歷史性的高點。

上交所官網數據顯示,截至10月8日最新數據,當日基金份額爲990.95億份,當日基金淨值爲4.342元,總規模達4302.7億元,創國內ETF規模歷史紀錄。

除此以外,易方達滬深300ETF規模達到達2788.72億元,這是第二隻規模突破2000億元的ETF;華夏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嘉實滬深300ETF、南方中證500ETF等產品規模均超過了1000億元,ETF“千億俱樂部”的隊伍正在不斷擴容。

伴隨10月8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大幅飆升,滬指站上3600點關口,ETF涌現漲停潮,多隻核心寬基ETF持續放量,當日資產淨值創歷史新高。

截至當日收盤,全市場超過1000億元的ETF數量攀升至8只,分別爲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發起式、華夏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南方中證500ETF和華夏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其中,易方達創業板ETF、華夏上證科創板50成分ETF首次站上1000億元規模“關口”。至此,全市場ETF的資產淨值合計攀升至3.82萬億元,且2024年以來實現快速增長。

9月18日至10月8日,市場從階段低點2700點位附近,上漲至3500點位附近。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0月8日,全市場非貨ETF規模爲3.68萬億元,較9月17日的2.50萬億元,增長了超1萬億元。一方面是市場上漲帶動,另一方面則是大量資金買入。9月18日至10月8日,非貨ETF份額增加約1200億份(剔除易方達滬深300ETF份額估算)。

從成交情況來看,Wind數據統計顯示,10月8日當天,全市場股票ETF全天成交近3500億元,其中有7只ETF成交額超百億元。其中,易方達創業板ETF成交額達到474.86億元,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成交額383.04億元,華夏科創50ETF成交額254.94億元,創下單日成交量新紀錄。全市場共計有近50只ETF“20cm”漲停,均爲“雙創”主題ETF,多隻ETF溢價率超過10%。

發展空間巨大

ETF是一個相對年輕的投資工具,僅有30年的歷史。截至2023年底,全球ETF行業的資產規模已超過11萬億美元。截至2023年底,美國權益ETF規模爲6.4萬億美元,美國股票市場總市值爲49.2萬億美元,佔比爲13%;A股市場權益ETF規模爲0.24萬億美元,股票總市值爲11.8萬億美元,佔比爲2%,相較而言還有較大發展空間。

從存量來看,截至2023年末,美國市場股票型ETF達到13.26萬億美元,其中本土股票型ETF規模5.1萬億美元,美國市場對衝基金規模爲1.75萬億美元;從增量來看,近十年指數基金和ETF累計獲得2.5萬億美元淨流入,指數基金和ETF佔比基金市場比重達到48%。

美國的指數基金最早在20世紀70年代出現,而指數ETF則在隨後的90年代推出。存量視角看,到2023年底,這兩種指數基金的淨資產增長到了13.3萬億美元。指數基金的資產佔基金資產的比例在2023年底達到了48%,相比2010年底的19%有了顯著增長,主動管理型基金在2023年底佔據基金資產的52%。

從增量的視角看,金融危機後被動投資基金呈現爆發式增長,大量資金從主動管理共同基金流向被動基金(ETF和指數型共同基金),2014-2023年,大約有2.5萬億美元流入各類指數型共同基金和ETF(包括主動型ETF),與此同時,有2.6萬億美元流出主動管理的共同基金。

從佔比來看,自ETF首次出現以來,以美股大盤股爲底層資產的權益類ETF爲代表的產品,一直在ETF淨資產中佔據相當大的比例。截至2023年底,這類ETF的淨資產總額達到了2.7萬億美元,佔ETF淨資產的33%,而加上其他投資於美股的權益ETF,總規模超過6萬億美元。ETF二級市場的交易量(以交易份額的價值衡量)佔美國股市總交易量的很大一部分,2023年的日均佔比達到30%。

對於A股市場,日前發佈的新“國九條”指出,要“建立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快速審批通道,推動指數化投資發展”。ETF市場發展有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屆時自身規模也有望維持較高增長。此外,監管層推動產品創新、完善配套機制等措施也有望進一步提升ETF產品對於各類投資者的吸引力,國內ETF發展已經迎來機遇期。

截至2024年9月,中國指數基金市場目前總規模在2.3萬億元,滬深300指數基金規模超過9000億元,佔全市場指數基金的比例上升至63%;ETF佔比達到86.9%,在寬基指數方面,2023年以來寬基指數基金取得了巨大的發展,2014年全市場五大核心指數掛鉤的指數基金規模(含增強指數型和被動指數型)僅有3261億元,其中佔比最高的滬深300指數基金規模2586億元。在2023年,這兩個數字分別上升到8500億元和4345億元。2024年,伴隨着國家隊資金的流入,滬深300指數基金再度加速擴張,截至2024年9月,五大核心指數基金總規模是15313億元,滬深300指數基金的規模爲9590億元,佔比達到63%,是指數基金領域絕對的主力品種。

目前,指數化投資已成爲境內公募基金行業發展趨勢,截至2024年8月,境內交易所掛牌上市的權益類ETF數量達到785只,較2022年底(585只)增長34%,8月末淨值總規模達到2.06萬億元,較2022年底(1.07億元)增長92%。當前權益類ETF淨值佔全A自由流通市值的比例達到6.6%,佔總市值的比重接近2.6%。

從發展歷程來看,2019年以前中國的ETF市場處於發展初期,各類型ETF基金逐步完善,但整體規模擴張較爲緩慢,直到2020年10月ETF資產規模才突破1萬億元;但2020年以後ETF市場開啓狂飆模式,從1萬億元到2萬億元僅僅用了三年時間,在主動權益投資於2022年開始進入寒冬後,被動投資市場的發展卻在加速,除了蓬勃發展的寬基ETF外,各類行業主題ETF和跨境ETF也受到投資者追捧。

A股市場重器

大同證券稱,ETF規模增長迅猛,已成爲A股市場的“重器”。

根據東吳證券的統計,截至2024年9月,國內市場公募基金份額合計爲29.99萬億份,環比上升0.28%,同比上升15.32%,其中開放式基金份額爲29.94萬億份,環比上升0.31%,其中債券型基金份額爲9.76萬億份,環比上升0.49%,封閉式基金份額爲504.56億份,環比下降10.68%;權益基金份額爲6.25萬億份,環比上升0.63%,非貨幣基金份額爲16.80萬億份,環比上升0.51%。

在此背景下 ,ETF市場規模顯著上升。截至2024年9月,整體ETF市場規模33877.06億元,同比上升68.9%,環比上升22.7%。其中,2024年9月股票型ETF市場規模26509.84億元,環比上升29.0%;債券型ETF市場規模1373.18億元,環比上升5.1%;商品型ETF市場規模569.39億元,環比下降6.1%;跨境型ETF市場規模3919.83億元,環比上升16.9%;貨幣型ETF市場規模1504.82億元,環比下降19.3%。

從份額來看,2024年9月ETF基金份額較上月略有下降。9月ETF總份額23457.94億份,同比增長22.8%,環比下降1.0%。2024年9月股票型ETF基金份額17178.46億份,環比上升0.56%;債券型ETF基金份額56.61億份,環比上漲17.13%;商品型ETF基金份額110.01億份,環比上升3.97%;跨境型ETF基金份額4615.25億份,環比上升0.33%;貨幣型ETF基金份額1497.61億份,環比下降19.30%。

從新發基金規模來看,2024年9月新發公募基金規模上升。2024年9月新發公募基金份額共464.84億份,新發份額較上月上升35.50億份,同比下降47.2%,環比上升8.3%。2024年9月新發基金全部爲非貨幣基金,新發權益基金229.84億份,同比上升35%,環比上升176%;新發債券型基金227.00億份,同比下降66.77%,環比下降24.04%。其中,權益型基金佔全部新發基金規模比重爲49.44%,債券型基金佔全部新發基金規模比重爲48.83%。

2024年9月,新發ETF規模也隨之有所上升。新發ETF基金202.52億份,同比上升127.4%,環比上升306.7%。

從資金流向來看,2024年9月,股票型ETF基金資金淨流入1469.97億元,現存總規模16792.26億元。股票型ETF主要按照寬基ETF、行業與主題ETF、風格ETF分類分析。寬基ETF方面,淨流入1464.19億元,規模維持在11629.13億元;行業與主題ETF方面,淨流入19.83億元,規模維持在4888.09億元;風格ETF方面,淨流出14.05億元,規模維持275.04億元。

寬基ETF中淨流入較多的產品爲滬深300ETF(+412.37億元),淨流出最多的產品爲上證指數ETF(-4.26億元);行業與主題ETF中房地產ETF(+16.97億元)淨流入金額最多,證券ETF(-29.24億元)淨流出最多;風格ETF中紅利低波ETF基金(+1.00億元)淨流入金額最多,紅利100ETF(-10.68億元)淨流出最多。

金融板塊ETF呈現分化態勢。截至9月30日收盤,銀行ETF總市值達134.78億元,淨流入6.06億元;證券ETF總市值達875.14億元,淨流出33.12億元。

從成交額來看,2024年9月,基金整體成交額同比上升,環比上升。2024年9月全部基金日均成交額1553.09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37.3%,環比上升34.2%。2024年9月ETF基金日均成交額1539.49億元,同比上升39.8%,環比上升34.4%。2024年9月股票型ETF基金日均成交額598.59億元,環比上升66.07%,佔所有ETF基金成交額的38.88%;債券型ETF基金日均成交額309.78億元,環比下降6.03%,佔比20.12%;商品型ETF基金日均成交額24.74億元,環比上升9.66%,佔比1.61%;跨境型ETF基金日均成交額326.76億元,環比上升37.38%,佔比21.22%,貨幣型ETF基金日均成交279.62億元,環比上升43.74%,佔比18.16%。

重塑投資生態

根據國投證券的統計,從資金流向上看,2022年以來A股主動型基金淨流出規模接近1萬億元,同時,ETF淨流入規模達到1.1萬億元。

具體而言,2022年中開始,主動多頭的表現開始明顯走弱,市場資金也從此前的持續流入轉向流出,2019年到2021年,A股主動型基金獲得資金淨流入接近4萬億元,主動型基金的資產淨值也在2021年達到頂峰的6萬億元,而從2022年開始主動型基金和ETF此消彼長。

截至2024年9月,A股主動型基金淨值收縮至3.5萬億元,資金淨流出1萬億元,而ETF的淨流入規模卻達到1.1萬億元,兩者極爲接近。這意味着在2022年後的存量市場環境中,市場資金經歷了一輪從主動型基金向被動投資和ETF轉移的趨勢。

從存量規模上看,2022年以來A股主動型基金淨值規模回落到4.1萬億元,同時,ETF淨值規模達到2萬億元。

而被動多頭崛起對於投資生態的影響,可以在2024年二季度銀行大漲的行情中得到答案,在滬深300ETF大規模擴張的同時,國投證券發現,主動型基金對於滬深300中的部分行業是長期嚴重低配的,典型就是銀行,銀行在滬深300當中的權重達到13.16%,而在二季度主動型的重倉股中只佔比2.71%,低配幅度高達10.45個百分點。

在這種情況下,主動型公募基金事實上不具備銀行的定價權,因爲隨着滬深300ETF爲代表的被動權益資金作爲增量資金流入,銀行形成了有買盤但缺乏賣盤的特殊籌碼結構。這種被動多頭和主動多頭的偏好差異和倉位差異,會隨着兩者資金量的此消彼長,從而產生更多籌碼結構類似銀行的板塊,尤其對於機構長期低配的價值、央國企和紅利板塊。

回顧A股市場各類ETF的規模變化,2019年開始,A股市場走出了2018年的大熊市,風險偏好開始修復,而各類科技題材的活躍和成長風格的結構性行情也讓相關主題ETF應運而生,代表高新科技方向的華安創業板50ETF成爲爆款產品;政策導向意義明顯的央企結構調整ETF,獲行大量機構投資者資金配置,一經發行便成爲當年基金市場的“巨無霸”。

在2018年末,權益類ETF基金中寬基ETF是絕對主流,佔比在85%左右。而2019年開始主題指數ETF和行業指數ETF開始受到追捧,到2020年3月,主題指數ETF佔比達到峰值的38%,隨後在新能源等行業走牛的影響下,行業指數ETF的佔比也在2022年6月提升到18%,在這期間,寬基指數ETF的佔比維持在50%左右。2022年下半年開始,隨着機構抱團的瓦解和機構重倉賽道的下跌,寬基指數重回市場主流,至2024年9月,寬基ETF佔比再度提高到74%。

國投證券表示,展望未來,參考海外ETF市場的發展,中國ETF市場預計將成爲以寬基指數ETF爲主流,各類創新型ETF百花齊放的市場。

以2024年上半年爲例,2024年上半年市場新增87只產品上市,發行規模合計452億元。其中69只爲股票ETF,發行規模佔比80%;17只爲跨境ETF,發行規模佔比10%;債券ETF1只,發行規模佔比11%。

股票ETF中,25只爲寬基ETF,涵蓋了10只中證A50ETF、6只寬基指增ETF等重要產品;33只爲行業主題ETF,包括了科創芯片、科創生物醫藥、信創產業、軟件服務等市場熱點;11只爲風格策略ETF,除9只紅利ETF外,還包括了質量、成長的策略類型。跨境ETF中,港股通央企紅利、港股通高股息等產品陸續上市,有助於滿足廣大投資者境外資產配置需求。新上市的債券ETF爲博時上證30年期國債ETF,進一步豐富了場內債券指數基金品種。

除了在新增ETF產品中佔據主導地位外,當前市場上規模較大的ETF產品也幾乎清一色是寬基ETF。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寬基ETF如此受市場歡迎?公募人士在接受券商中國採訪時指出,寬基ETF的優勢體現在多個方面:

一是風險分散。寬基ETF通常跟蹤如滬深300等廣泛的市場指數,這些指數涵蓋了多個行業和大量公司。通過單一產品,投資者可以實現廣泛的市場敞口,有效降低個股波動帶來的風險。

二是費用低廉。相比主動管理型基金,寬基ETF的管理費用更爲低廉。作爲被動管理產品,寬基ETF僅需跟蹤特定指數,無需複雜的市場分析和頻繁交易,從而讓投資者以較低的成本獲得市場平均收益。

三是流動性強。寬基ETF在交易所上市,投資者可以像交易股票一樣實時買賣。與傳統基金相比,寬基ETF具有更高的流動性,使得投資者能夠根據市場變化隨時調整倉位,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四是透明度高。寬基ETF每日公開其投資組合,投資者可以隨時查看基金的持倉情況及各成分股的比例,從而幫助他們做出更加理性的投資決策。

五是便捷性高。寬基ETF的運作模式便於操作,尤其適合小資金投資者。通過購買寬基ETF,他們可以輕鬆實現投資組合的多樣化,而不必逐個購買個股。

興業證券也表示,長期來看,國內ETF市場有望持續呈現聚焦大市值股票、高集中度、持續擴容的特徵,推動國內龍頭估值重塑。從美股經驗來看,被動基金擴容是美股龍頭長期跑贏的重要原因。當前國內ETF市場同樣呈現聚焦大市值股票、高集中度、持續擴容的重要特徵。未來寬基類ETF大概率繼續維持主導,投資於滬深300、中證A50、上證50、科創50等龍頭個股的產品預計仍將是擴容主力軍,利好大市值龍頭。各類行業、風格ETF也秉承市值加權特性,利好各行業龍頭個股。長期來看,國內ETF擴容有望推動國內市場龍頭估值重塑。

業績風控兼備

大同證券從業績回報和風險控制兩個維度進行的研究顯示,ETF指數基金既擁有鋒利的“矛”,也擁有堅實的“盾”。

從指數業績表現維度來看,自“924”行情啓動,創業板指短短五個交易日區間(2024年9月24日-2024年9月30日)上漲42%,中證500指數區間上漲28%,跑贏A股中位數漲幅26%。

拉長時間看,創業板指、中證500、滬深300三隻核心寬基指數,2024年以來的漲幅分別爲15%、6%、17%,均跑贏A股中位數漲幅-10%。

從指數風險控制維度來看,三隻核心指數(創業板指、中證500、滬深300)2024年以來的年化波動率分別爲33%、28%,19%,遠低於同期A股中位數52%;最大回撤分別爲-21%、-20%、-14%,遠低於同期A股最大回撤中位數-42%。

即,從業績上看,ETF指數基金能夠跑贏個股投資回報,在趨勢性行情中,可以利用寬基ETF鋒利的“矛”來捕捉指數上漲的β行情;從風險控制上看,ETF指數基金年化波動率更低,最大回撤更小,投資者可以在震盪起伏的行情中,利用寬基ETF堅實的“盾”來規避追漲殺跌,獲得良好的投資體驗,增強持有信心。

國泰君安覆盤了2019年行情期間ETF產品的表現,認爲ETF的配置價值在於反彈初期相較個股更具配置價值。

2019年的A股行情受益於流動性寬鬆、政策持續支持、中美關係改善等因素,全年震盪上漲,扭轉了2018年以來的震盪下跌格局。期間上證指數上漲22.30%,萬得全A指數上漲33.02%。從走勢來看大致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19年1月4日至4月19日。期間貨幣政策持續寬鬆,如1月4日央行超預期降準100BP,疊加“春季躁動”因素,市場對於流動性的悲觀預期有所修復,指數出現快速拉昇,期間上證指數從年內低點2440點快速反彈至3288點附近,行業板塊出現普漲,尤以消費、金融、科技成長板塊漲幅居前,申萬一級農林牧漁、家用電器、非銀金融、食品飲料、計算機行業指數漲幅均超50%。

第二階段:2019年4月20日至8月7日。期間政治局會議表述引發市場熱議,疊加中美貿易摩擦再度升級,市場出現震盪調整,期間上證指數從3288點附近震盪回落至2733點左右,期間消費、金融板塊仍相對抗跌,前期領漲行業出現分化,食品飲料、農林牧漁行業跌幅較小,計算機、家用電器跌幅相對較大。

第三階段:2019年8月8日至12月31日。期間中美貿易摩擦悲觀預期有所消化,科創板開板以及年中政治局會議強調保持“房住不炒”基調,科技股迎來一波領漲行情,而在10月份之後,在地產竣工數據回暖和外資超預期持續流入等因素催化下低估值板塊開啓補漲行情,上證指數最終在年末站上3000點。期間科技成長攜手消費板塊漲幅居前,電子、傳媒、家用電器、計算機行業指數漲超20%,爲接下來2020年的結構性行情奠定了基調。

第二階段指數調整分化期所體現出的行業特徵往往對後市指示性意義較強。國泰君安統計了2020年各行業漲跌幅情況與2019年上述三個階段的相關性,發現相關性係數分別爲0.21、0.45和0.21,顯示第二階段的指數震盪回調期間各行業的表現對於“牛市”下一個上漲階段的指示性意義較強。

國泰君安研究顯示,2019年A股行情期間,寬基+行業ETF規模雙雙大幅提升。2019年全年市場觸底反彈,結構性行情特徵顯著,電子、食品飲料漲幅超70%,期間寬基類和行業類產品雙雙發力,其中行業類產品規模增長迅猛,全年增長671億元,同比增長302%,其中貼合行情的非銀、科技、軍工、5G等行業類產品規模增速靠前;寬基類增長913億元,同比增長36%。

國泰君安表示,當前市場處於見底回升期,對比2019年市場出現“牛市”行情跡象的初期,發現行情初期主要寬基指數普遍漲幅可觀,各行業也呈現普漲格局。

近期市場觸底反彈過程中,創業板指、深證成指、滬深300指數等主要寬基指數9月23日以來漲幅均超20%;申萬一級行業指數方面,食品飲料、美容護理、非銀金融等行業指數漲幅超過20%。截至2024年9月30日,國內市場共有約986只已成立的ETF,對於市場各主流寬基指數和行業層面已有較好的佈局,因此當前市場參與者普遍關注市場反彈初期的方向選擇問題,“選ETF或個股?”引發相關討論。

國泰君安選取當前主流寬基指數中ETF產品跟蹤規模相對靠前的兩個指數(滬深300和上證50)、申萬一級行業中ETF產品跟蹤規模相對靠前的5個行業(食品飲料、非銀金融、醫藥生物、電力設備、銀行)來進行分析,取2012年以來近12年的數據進行比較,進一步闡述在市場反彈階段購買股票和ETF的選擇差異。

爲方便測算,根據相關寬基和行業指數的波動形態,國泰君安劃定所選指數的上漲區域和非上漲區域,其中對上漲區域的定義爲:“所選指數自階段性底部反彈超20%且當前自階段性高點回調不超過10%”。

經過統計測算,國泰君安的研究顯示,對於寬基指數來說,近12年來市場上漲階段配置滬深300和上證50指數的收益率跑贏指數成分股的比例平均值接近六成(58%);對於行業指數來說,近12年來市場上漲階段配置電力設備、食品飲料、銀行等五個主流行業指數的收益率跑贏指數成份股比例平均值接近七成(67%)。

由此,國泰君安認爲,在市場反彈時期(尤其在趨勢相對較爲明確的初期階段),配置指數相對於配置股票平均收益率可能相對更高,特別是在對於主要行業的配置上,通過配置行業ETF來參與到反彈過程中往往比直接買行業內的個股平均漲幅更高。

究其原因,國泰君安認爲每一輪市場的企穩反彈往往受政策預期扭轉、宏觀環境轉暖、流動性改善、投資者情緒回升等多重積極因素疊加促成,但反彈的不同階段往往伴隨着相關成分股的輪動,而股票本身價格的波動不僅受其所屬行業板塊帶來的全局性影響,往往更受自身公司基本面、資金交易面等各方面的擾動,因此即使在普漲行情中個股也可能表現不及預期。另一方面,由於指數的編制方案中往往已將存在基本面瑕疵或流動性不足的公司剔除,因此在市場上漲階段的表現更具確定性。因而,在市場反彈初期,建議配置跟蹤寬基和行業指數的ETF產品。

ETF配置思路

近期A股市場迎來史詩級反彈,國泰君安策略團隊認爲,本輪股市行情邏輯重點並不在經濟預期大幅上修,而在於無風險利率下降推動增量資金流入,投資者對風險前景預期的改觀與風險偏好預期提升;交易特點體現爲樂觀者定價推高股價。短期拉昇後,對政策的樂觀期待依然會推高股市;參考2019年政策態度轉變的行情高度,上證估值仍有一定向上空間。權重股正在填平定價窪地,成交放大後權重搭臺成長唱戲,超額收益有望轉向成長股。

先拉昇後輪動,先藍籌後成長。當前在大國博弈與國內轉型背景下,經濟政策投向、財政紀律與金融監管或與歷史經驗大爲不同,而更聚集“長效機制”。國泰君安判斷,股市行情先拉昇後輪動,先藍籌後成長,行情決斷在年末,看實際政策落地能否推動預期上修。

映射到ETF配置的層面,國泰君安認爲,反彈初期,市場或將持續呈現市場交投情緒活躍、ETF產品普漲的狀態,因此可適當配置備受資金青睞的寬基指數產品(如滬深300、創業板指、科創50等產品)或受益於無風險利率下降與風偏提振的產品上,如非銀金融、計算機、傳媒、國防軍工、港股互聯網等板塊產品。

行情分化階段:指數進入調整期後行業表現將出現分化,建議關注政策受益確定性相對較高的板塊,如券商、地產、家電、電動車等板塊,以及2025預期盈利穩定且估值調整較多的成長板塊,如電子、汽車、通信、電力設備(電池)和醫藥板塊。具體行情的演繹路徑有待觀察,值得一提的是,分化階段相對錶現活躍的品種或將成爲下一階段配置的重點。

綜合考慮佈局方向、產品規模、流動性等因素,國泰君安列舉了相關代表性ETF產品如表2所示。

大同證券也對ETF投資策略提出了配置建議,寬基ETF:關注“大而美”的成長風格核心資產;策略ETF:關注適配於當下“低利率、低增速”市場環境的高股息資產;行業主題ETF:關注“牛市衝鋒號”之大金融、大消費和大科技;跨境ETF:關注美聯儲降息、人民幣匯率升值、外資偏好、估值低窪的港股資產。

本文刊於10月19日出版的《證券市場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