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熱搜榜丨碳足跡計算、認證、培訓……動力電池企業正在緊抓碳足跡管理!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盧陶然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德尚玉 北京報道
今年,《歐盟電池和廢電池法規》正式生效。根據歐盟新電池法,自2027年起,動力電池出口到歐洲必須持有符合要求的“電池護照”,記錄電池的製造商、材料成分、碳足跡、供應鏈等信息,這將對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出口歐洲帶來嚴峻挑戰。
目前,不少動力電池企業正逐步加強碳足跡管理,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應對歐盟碳關稅、歐盟新電池法等政策法規給中國企業出口帶來的挑戰。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提出“構建綠色低碳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探索建立重點產品全生命週期碳足跡標準”;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任務要求;今年6月,我國出臺了《關於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等相關政策。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生態環境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聯合發佈了《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關於開展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將優先聚焦市場需求迫切、外貿壓力嚴峻、減排貢獻突出、數據收集完整、產業鏈供應鏈帶動明顯的鋰電池、光伏產品、鋼鐵、紡織品、電子電器、輪胎、水泥、電解鋁、尿素、磷銨、木製品等產品開展相關工作。
北京道可特(上海)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王麗波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歐盟新電池法影響中國電池行業的整個供應鏈,出口企業合規難度大。歐盟新電池法要求電池全生命週期碳排放及循環利用可溯源,首當其衝的是下游的電動汽車出口企業,進而影響電池進出口企業,最後傳導至上游提供電池組件的基礎材料的供應鏈企業,例如銅業、石墨、有色礦業、炭黑等電池組件相關的行業。“出海企業不僅要做到自身碳足跡可查,碳數據合規,更要將範圍擴大至整個電池產業鏈的所有環節都要符合歐盟標準。”
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經理張雨薇建議,中國電池企業必須積極採取措施,如建立碳足跡監測和報告體系、提高生產效率、採用清潔能源、減少材料碳排放等,以滿足歐盟法規的要求。
產品碳足跡是碳足跡中應用最廣的概念,是指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包括從原材料的生產、運輸、分銷、使用到廢棄等流程所產生的碳排放量總和,是衡量生產企業和產品綠色低碳水平的重要指標。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10家動力電池企業2023年ESG報告後發現,各家都披露了產品碳足跡管理的相關手段。多家企業在報告期內製定了針對碳足跡管理的規定,對上下游供應鏈進行碳足跡專題培訓或碳足跡盤查,也有企業對其產品做了碳足跡認證。
寧德時代自主設計並開發了“時代碳鏈”系統,根據生命週期評價(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方法對產品進行碳足跡計算。
億緯鋰能和比亞迪則針對碳足跡制定了相關規定。億緯鋰能發佈了《產品碳足跡盤查管理規定》等,對9家公司主體組織溫室氣體排放和26款產品的碳足跡開展盤查,請第三方機構覈查數據;比亞迪制定《比亞迪公司產品碳足跡管理辦法》等。
欣旺達、天賜材料和德方納米正在開展碳足跡認證的相關工作。欣旺達開展了2項產品碳足跡認證項目,選擇10款典型產品進行認證,並獲得碳足跡證書及報告;天賜材料子公司九江天賜通過了ISO 14064-1:2018的溫室氣體覈查聲明體系認證;德方納米也連續三年開展了溫室氣體覈查與產品碳足跡認證工作。
國軒高科和孚能科技則是披露了範圍3碳排放量,其中孚能科技解釋稱,公司也在獲取部分供應商的實際產品碳足跡信息。
此外,瑞浦蘭鈞成立了環境、社會及治理(ESG)工作組,開展產品全生命週期碳足跡管理;中創新航在報告期內組織了上游供應商碳足跡專題培訓,共計近50家供應商參與,參訓覆蓋率爲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