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評級行業調查① | ESG評級成選股基礎門檻,部分基金公司自建評級體系
編者按
近年來,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標準在全球範圍內逐漸成爲衡量企業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的重要指標。作爲ESG生態鏈最爲核心的一環,ESG評級不僅是檢驗上市公司在ESG方面表現的重要工具,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二級市場投資決策。每日經濟新聞特推出“ESG評級行業調查”系列報道,深入探討ESG評級行業的核心運作機制,及其對市場的深入影響,旨在爲讀者提供一個全方位的視角,理解這一領域的複雜性和發展前景。第一篇推出“投資應用篇”,解讀ESG評級在下游投資機構中的應用及其影響。
隨着ESG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普及,ESG評級也越來越受到資本市場和上市公司的重視。投資機構通常優先參考哪些ESG評級數據?在建立投資組合時,基金經理如何使用ESG評級數據進行決策?
通過查閱ESG基金的招募說明書以及對國內知名基金公司進行訪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國內的基金公司在構建ESG主題投資組合的過程中,參考ESG評級標準通常採取三種模式:一是直接參考第三方機構的ESG評價體系;二是投資機構自行建立ESG評級體系;三是參考第三方評級結果的同時,建立自身的評級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ESG評級作爲相關基金選股基礎門檻,但並非選擇投資標的的唯一標準。博時基金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已將ESG表現納入投資管理流程,但並不會要求基金經理只挑選評級爲AAA或A+等高等級的公司,也不會直接禁止投資碳排放量目前相對比較高的行業,例如煤炭、鋼鐵等。公司在選取投資標的的時候,還會考察公司與同業相比做出的改進。
投資標的參考ESG評級:三方機構+自建評級體系
通常來說,投資機構在構建ESG主題投資組合時,將參考個股的ESG評級結果。據悉,目前在國內表現較爲活躍的評級機構不少,不僅有早早佈局的國外知名機構,如明晟(MSCI)、晨星(Morningstar)、標普(S&P)等;還有近年興起的本土機構,如中財大綠金院(IIGF)、萬得(Wind)、商道融綠、中誠信等。
由於當下沒有統一的ESG評價標準,因此各機構之間的評級機制和結果必然存在一定差異。對於投資機構而言,優先參考哪些機構的評級數據,將直接影響最終形成的投資組合。
記者瞭解到,國內的基金公司一般採用三種模式:一是直接參考第三方機構的ESG評價體系;二是投資機構自行建立ESG評級體系;三是參考第三方評級結果的同時,建立自身的評級體系。
中航瑞華應該屬於第一種。公司在此前發行某ESG產品的招募說明書中表示,“本基金將根據中債ESG評價體系及中證ESG評價體系篩選評分靠前的發行主體,從其發行的債券中進一步優選備選投資標的。”
嘉實基金則屬於第二種。嘉實ESG可持續投資基金經理蔡丞豐書面回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核心參考嘉實自己的ESG評價體系,該體系與國際通用ESG框架和標準接軌,在構建時結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研究成果,充分考慮和反映中國市場發展現狀和條件,增強了ESG評估的本土適用性,致力於識別中國上市公司所面臨的ESG風險與機遇。
博時基金和廣發基金則是參考第三方機構評級結果以及自建體系。博時基金境外投資部基金經理助理鄧灼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博時基金參考的評級機構包括MSCI、Sustainalytics、Wind、妙盈、鼎力等。她認爲,國際機構具有全球統一的ESG研究體系,擁有多年ESG數據積累及資深ESG專家意見;而國內機構數據更加本土化,A股數據覆蓋面廣,同時融入主動研究和輿情風險評價。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廣發基金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通常會參考多個ESG評級機構的評級結果,以確保決策的全面性和準確性,包括中證、中債、Wind、妙盈科技等。同時,廣發基金也結合ESG評分和量化評估委員會的建議及底層數據的質量和可得性,構建了成熟的權益ESG評級體系,以及較爲完善的債券ESG評價體系。
ESG評級結果對選股影響:評級是基礎門檻,但並非唯一標準
機構持股比例,是廣大投資者衡量一個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重要決策參考。機構持股比例較高的上市公司往往具有更高的投資價值,股票的抗風險能力也較強。
每經品牌價值研究院以每經—中財大“ESG行動派”數據平臺的評級結果,結合今年一季度末A股上市公司公佈的機構持股比例統計發現,A股上市公司的ESG評級與機構持股比例存在較強的正相關。
圖1和圖2顯示,機構持股比例與ESG評級結果呈正相關,隨着ESG評級的下降,上市公司的機構持股比例也在下降。
圖1數據來源:ESG行動派、同花順iFinD
圖2數據來源:ESG行動派、同花順iFinD
那麼,在構建ESG主題的投資組合時,ESG評級結果將對基金經理選股產生什麼影響?
廣發基金相關人士表示,公司將ESG評級納入投研工作中,並將ESG評級作爲重要的參考因素,但這並非唯一的標準。基金經理會綜合考慮多個因素,以制定最優的投資策略。
在他看來,ESG評級對選股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傳統投資方法重視商業價值的定量評估,往往採用DCF(現金流折現)模型來判斷是否值得投資,而ESG更重視定性評價,可用以判斷是否適合長期投資。第二,ESG也會影響傳統評估的參數設置,進而影響商業價值的評估結果。比如,以前做DCF模型,成長期只考慮五年,五年後就要考慮永續增長率。但對一些ESG評估突出的企業,成長期可能可以放寬到十年。第三,ESG對於傳統投資方法的風險控制也是一種補充。
蔡丞豐則表示:“在我的投資管理中,ESG評級結果是第一道篩選標準。簡單理解就是,ESG評級是選擇標的的一個基礎門檻,如果這家公司連第一道門檻都沒有通過,我們是不會考慮的。”
鄧灼介紹,在公司層面,博時已將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因素納入公司股票池的維護和管理流程,落實ESG禁投規則,動態維護ESG禁止投資池,控制ESG投資相關風險。同時,考慮到轉型資產的潛在投資機會,公司並不會要求基金經理只挑選評級爲AAA或A+等高等級的公司,也不會直接禁止投資碳排放量目前相對比較高的行業,例如煤炭、鋼鐵。公司在選取投資標的的時候,還會考察公司和同業相比做出的改進。
ESG評級與風險管理:形成新的防火牆,及時調整投資組合
ESG評級是基於企業非財務表現的總和得出的評價,這就意味着通過評估企業在不同維度的實踐和政策,可以提前發現一些可能影響企業聲譽、運營效率和長期財務表現的潛在風險。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ESG評級結果具有一定的預警作用。
對於基金公司而言,他們如何看待ESG評級與風險管理之間的關係?如果投資標的遇到突發的ESG輿情,將如何處理?
據廣發基金相關人士介紹,公司制定了ESG投資相關的風險管理制度,主要對ESG評級變化、負面事件提醒和個股ESG極值預警三個方面進行監控與提示。
具體來看,ESG評級變化方面,下滑至B及以下評級的證券將被重點提示;負面事件提醒方面,可能對公司ESG產生負面影響的單個案例或持續性事件將被預警提示;個股ESG極值預警方面,公司將根據個股所處行業的關鍵ESG指標,將ESG關鍵指標得分位於各行業後10%的證券納入ESG關鍵指標負面清單,對組合持有負面清單的證券進行預警。
蔡丞豐表示,前幾年有一些行業內比較受關注的公司,無論是報表質量還是企業商業模式都有一些亮點。但是經過ESG評分體系的深入分析,通過多個維度的評分數據來判斷公司的結果卻並沒有那麼光鮮。其中分析的數據維度,除了公開的日常信息,監管披露的公告等,還有一些另類指標以及專業的第三方ESG數據庫,如Truvalue Labs全球ESG輿情庫、Bloomberg ESG評級及碳數據等專業數據。通過ESG評級體系,幫助公司規避了一些風險,形成了投資的防火牆。
博時基金也採取了類似的策略和機制。鄧灼透露,當標的資產出現與ESG相關的問題時,研究團隊將結合ESG評分評級體系,分析相關問題對標的企業的影響。比如,對於重點持倉企業,基金經理、研究員或ESG專職團隊視具體情形,決定是否對特定企業開展針對核心議題的積極所有權行動,並通過書面留痕、內部總結匯報、更新ESG評分評級信息的方式,督促相關企業提高ESG表現。
此外,當重大風險事件發生時,博時將及時調整相關ESG評分,在觸及法律法規的時候可以直接進入ESG投資禁止池,基金經理將依據實際情況進行投資組合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