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S-2歐空局衛星以火球形態飛經太平洋上空返回地球
任務完成,歐空局的第二顆歐洲遙感(ERS-2)衛星在北太平洋上空重返地球大氣層。該衛星於2024年2月21日歐洲中部時間18:17(協調世界時17:17)在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之間返回。
ERS-2 於 1995 年 4 月 21 日發射升空,距今已在空間存在近 30 年。它與ERS-1一起提供了有關地球陸地表面、海洋溫度、臭氧層和極地冰層範圍的寶貴的長期數據,徹底改變了我們對地球系統的認識。
ERS-2 的重返是"自然"的,歐空局用完了最後的燃料,清空了電池,並將衛星從 785 千米的高度降至 573 千米。這降低了與其他衛星和空間碎片碰撞的風險。因此,ERS-2 在返回過程中的任何時候都不可能對其進行控制,推動其下降的唯一力量是不可預測的大氣阻力。
這項傑出的任務不僅留下了大量仍在繼續推動科學發展的數據,還爲今天的許多衛星和歐空局在地球觀測領域的前沿地位奠定了基礎。
歐洲航天局(ESA)的ERS-2衛星是歐洲第二個遙感航天器,它於2月21日返回地球大氣層,在北太平洋上空形成一個耀眼的火球。圖片來源:歐空局
ERS-2重返大氣層是歐空局確保空間活動長期可持續性的廣泛努力的一部分。這些努力包括歐空局的"清潔空間"倡議,該倡議與更廣泛的歐洲航天界合作,促進開發新技術,以實現更可持續的空間任務;還包括"零碎片方法",該方法將進一步減少未來任務在地球和月球軌道上留下的碎片。
歐洲遙感衛星 ERS-1 於 1991 年發射,載有一個綜合有效載荷,包括一個成像合成孔徑雷達、一個雷達測高計和其他測量海洋表面溫度和海上風力的強大儀器。1995 年發射的 ERS-2 號衛星與 ERS-1 號衛星重疊,增加了一個用於大氣臭氧研究的傳感器。
在發射時,這兩顆地球資源衛星是歐洲研製和發射的最先進的地球觀測航天器。這些非常成功的歐空局衛星收集了大量有關地球陸地表面、海洋和極冠的寶貴數據,並被要求監測世界偏遠地區的嚴重洪水或地震等自然災害。
ERS 衛星的核心有效載荷是兩個專用雷達和一個紅外成像傳感器。這兩顆衛星被設計成完全相同的雙胞胎,但有一個重要區別:ERS-2 包括一個額外的儀器,用於監測大氣中的臭氧水平。
1995 年 ERS-2 發射後不久,歐空局決定在首次"串聯"任務中將兩顆衛星連接起來,這次任務持續了九個月。在此期間,由於兩顆衛星在地球軌道上的運行時間僅相隔 24 小時,因此科學家可獲得的數據頻率和水平都有所提高,這爲觀測極短時間內的變化提供了獨特的機會。
2000 年 3 月,由於計算機和陀螺儀控制失靈,ERS-1 在遠遠超過其計劃壽命後最終結束了運行。
2011 年 7 月,歐空局決定讓 ERS-2 也退役,衛星離軌過程開始。
在其壽命期間,地球資源衛星的數據爲 5000 多個項目提供了支持,產生了約 4000 份科學出版物。存檔數據至今仍爲我們提供着豐富的信息,並在遺產空間計劃的框架內保持可訪問性和不斷改進,以便與包括環境衛星、歐空局地球探索者系列和哥白尼哨兵在內的後續任務一起建立長期的數據系列。
編譯來源: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