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我中心與玩具分享:從認知發展角度考慮的5步方法

家長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家庭教育指導師,心理諮詢師西柚媽媽,同時也是三個孩子的媽媽。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孩子不願分享玩具是自私嗎?

區別真假“自私”,不要矯枉過正

我小時候有一個非常不愉快的經歷,在我十歲左右的時候,我終於結束了“留守兒童”的生涯,回到父母身邊,有一次媽媽買了一件非常漂亮的連衣裙。

我以爲這件裙子是媽媽送給我的,媽媽甚至讓我試穿了那件裙子,我太喜歡那件裙子了,穿着裙子轉了很多圈。結果第二天,媽媽把那件裙子送給了她非常要好的閨蜜,她的閨蜜有一個和我一樣大的女兒。

我當時又嫉妒又氣憤又委屈,當着那位阿姨的面哭唧唧的。媽媽覺得十分難堪,怎麼哄都哄不好,最後給我貼了一個“自私”的標籤。

我小時候一想起這件事只覺得有滿肚的委屈,直到我變成了三個孩子的家長,才感受到了母親的無奈和難堪。

我一度也因爲“自私”這個標籤而內疚過,直到我能分得清什麼是“以自我爲中心”和“自私”。

家長們時常會發現,孩子到了某個年齡段,會開始特別在意自己的東西,尤其是自己的玩具,哪怕可能他已經不玩了,甚至很長時間都已經不喜歡了,只要有其他的小朋友來拿,他就會極力維護,大哭大鬧的不願意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家長們會因此感到很困惑,這是不是孩子太自私了,他從小就不願意和別人分享玩具,長大以後會不會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

實際上是不是孩子自私,我們要結合孩子的發展階段,正確的看待這個事情。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真正的自私行爲應該是一種長期、穩定的行爲模式,而不僅僅是在小孩子階段以自我爲中心的表現。

真正的自私行爲通常表現爲只關心自己的利益,不顧及他人的需求和感受,缺乏同情心和責任感,缺乏換位思考的能力,甚至可能會爲了自己的利益而傷害他人。

而以自我爲中心的行爲則是在特定情況下表現出來的,通常是小孩子的思維方式,他們還沒有完全發展出換位思考和同情他人的能力,因此會表現出以自我爲中心的行爲。這種行爲通常不是長期、穩定的行爲模式,而是受到特定情境和經驗的影響。

因此,辨別真正的自私行爲和以自我爲中心的行爲的關鍵是觀察行爲是否長期穩定,並考慮行爲背後的動機和原因。

如果孩子的行爲只是短暫的表現,通常可以認爲是孩子還處於以自我爲中心的階段;而如果孩子的行爲長期穩定,且表現爲只關心自己的利益,不顧及他人的需求和感受,那麼就可以認爲是真正的自私行爲。

家長應該關注孩子的行爲表現,瞭解其背後的原因和動機,並採取相應的教育措施,幫助孩子克服自私行爲,培養良好的品德和行爲習慣。

比如,有的孩子吃東西的時候,會按照自己的喜好進行挑選,不顧及別人,也很少見到他和別人分享。

也有的孩子對於自己不喜歡的,甚至已經送人的玩具,可能又會很想要再要回來。

類似的情況多見於3到4歲學齡前的孩子。在7到12歲兒童期的孩子也有,其實這些行爲都是孩子在特殊的年齡段表現出的一種心理特徵。

心理學上把它叫做自我中心現象。

自我中心常常表現爲孩子以自己爲主要出發點來與周圍的人互動。

言語和出發點大都是我,比如這是我的玩具,這是我媽媽,我也有這個等等。

這是一種品德問題嗎?不是!

自我中心,是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的。它指的是兒童不能區別自己和別人的觀點,不能區別自己的活動和對象的變化,把一切都看作與自己有關,是自己的一部分。

兒童自我中心的直觀表現是,他以自己的感知、動作、情緒、情感、主觀意願爲中心。從自己的觀點和立場來看待周圍世界的一切。

學會正確地區分“自私”和“以自我爲中心”纔不會盲目地給孩子貼標籤,矯枉過正。

如何引導孩子”去中心化“,遠離”自私“

60後的公公婆婆對於傳統的教育理念非常推崇,特別是執着於對“外人大方”這件事。在公公婆婆眼裡,把孩子的玩具大方地分享給客人是一件十分值得肯定的事情。

如果孩子哭鬧,那就是“不懂事”和“自私”。

作爲80後的父母,我們當然十分難以接受這樣的觀念,我覺得在孩子我意識還不成熟,不懂得分享,非但不是壞事,反而是保護自己的物品的慾望。

當然,老人家的觀點也並非錯誤,而是需要一個引導的過程,不能完全縱然孩子一直持續的“以自我爲中心”,罔顧老人的勸告,最後真可能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一個“自私自利的白眼狼”。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孩子自私的行爲可能源於多個因素。其中,競爭意識過強、自尊心過強、情緒控制能力差等心理因素都可能讓孩子表現出自私的行爲。此外,家庭環境、社會因素等也會對孩子產生影響,例如缺乏愛心、缺乏交流、缺乏教育以及社會價值觀偏差、同伴影響、媒體影響等,都可能讓孩子表現出自私的行爲。

從兒童的“以自我爲中心”心理階段,經過“去中心化”的成長,需要父母耐心而有智慧地引導。

兒童的自我中心是兒童發展變化的一種正常心理狀態。那麼,隨着孩子的生理成長和心理成熟,自我中心會被逐漸的轉化,表現爲兒童的去中心化。

家長可以通過以下的方法來幫助孩子順利過渡,走出自我中心。

第一,正確理解兒童的自我中心。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認識到,在孩子發展的過程中,心理學上的自我中心並非品德上的自私自利。

我們要正確的去理解“自我中心”指的是什麼。

針對孩子出現的單純從自己主觀意願出發的言行,家長一定要仔細的分析和判斷,避免無緣由的批評和指責孩子。

這會讓孩子感到沮喪和不知所措,覺得自己的行爲是不被爸爸媽媽甚至自己也是不被爸爸媽媽喜歡的。

家長們要嘗試爲孩子提供一個寬鬆的知識性環境,給孩子未來進行人際交往,建立規則意識打下基礎,這樣會更有利於孩子逐漸的從自我中心走向成熟。

第二,我們可以嘗試爲孩子營造豐富的認知環境。

孩子的認知水平是在和周圍世界的互動中逐漸成長和發展起來的。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觀察生活世界中的一草一木,感受豐富的外部環境,有利於孩子區分主觀和客觀認識到外部世界的客觀性存在。

爲孩子提供與人交流的機會,接觸多元的人際環境,使孩子理解到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想法,以幫助孩子形成感性經驗。

第三,我們可以有效的利用孩子的同伴關係。

孩子的許多行爲都會從父母、老師以及同伴這裡學習得來。

孩子的認知水平會通過同伴交往取得較爲快速的發展。

在與同齡人玩耍的過程中,他會逐漸體會到與自己不同的觀點,並在和同伴的比較中去發現自己的不足,同時也會在這個過程中學會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問題,理解別人的感受和需要,從而克服自我中心,養成與人平等相處、謙讓、合作等品質與能力。

第四,我們可以嘗試增加親子互動時間。

親子互動的時間是觀察和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狀況的最佳的時機。

父母可以在與孩子的互動中,及時的觀察和了解到孩子的身心發展狀態,並及時採取有針對性的反饋和教育措施,能幫助孩子較平穩的過渡,並且學會與人合作交流,分享。

父母立再以榜樣示範的作用來幫助孩子學習。

第五,採用角色扮演的互動方式,來幫助孩子深入體會。

我們可以嘗試在互動中讓孩子假扮動畫片或者繪本中的人物或角色,嘗試讓孩子體驗不同的角色,以及行爲發出後的感受和想法。

也可以讓孩子自己設計故事情節,父母注意不要評判孩子的創造和設計,主要是讓孩子去體驗角色的遷移以及角色的感受,幫助孩子擺脫自我體驗與想象,站在他人立場上的感受,以及該如何解決這類問題。

結語:認識“自私”是讓孩子不自私地第一步

我們首先要知曉自我中心這個概念,以及孩子的發展階段正確的認識自我中心並不等同於自私自利。

幫助孩子在豐富認知,在去中心化的同時,學會體驗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在與他人的互動中學習、合作、交流與分享。

各位家長們學會了嗎?最後請各位家長想一想:你曾經有過不願意和他人共享某物的時候嗎?你是怎麼做的?你家孩子出現類似情況時,你是如何迴應的呢?也歡迎給我們留言和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