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車險保費觀察:近九成機構車均保費環比微漲,保費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我去年的車險才4000多元,今年代理人居然給我報價8000元。”

“一家保司給我報的價格是7600元,比去年首保貴了1100元。”

“沒出過險,保費接近一萬,這是要瘋的節奏啊!”

今年二季度以來,關於新能源車險保費上漲的消息就不斷出現,究竟二季度車險業務的保費走向趨勢如何?隨着保司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發佈,這一數據的走勢也浮出了水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髮現,截至8月7日,已有約70家險企發佈了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除退出車險市場以及“不適用”的險企外,共有54家險企披露了第二季度車險車均保費數據。

從整體數據來看,近九成機構二季度車均保費較一季度上漲,上漲幅度多在百元區間;從數據分佈來看,各機構的車均保費中,相較於一季度,二季度車均保費的集中度提高,車均保費最高的僅爲6100元,較一季度最高值下降了3000元左右,最低的爲801.02元,較一季度最低值上漲超100元。

近六成險企二季度車均保費在1000元~2000元

車險作爲財險領域的第一大業務,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監管對於車險的態度也是“降價、增保、提質”。

自2015年開始,車險領域就進行了一系列的費用改革,一步步放開車險自主係數,讓財險公司有更大的自主定價權,讓車險保費實現差異化、個性化。從近兩年公佈的車均保費數據來看,車均保費也確實在沿着監管的思路發展,一直在圍繞“降價、增保、提質”這個主旋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二季度有31家機構的車均保費在1000元~2000元之間,佔比接近六成;車均保費低於1000元的險企有5家;其餘機構的車均保費也多在2000至3000元附近徘徊,僅有個別機構的車均保費超過5000元。

具體來看,二季度車均保費不到1000元的共有5家,分別是華農保險、都邦財險、富邦財險、中煤財險、鑫安汽車保險,車均保費分別爲998.61元、960元、900元、900元、801.02元。車均保費超過3000元的共有8家,分別是現代財險、日本財險、京東安聯財險、國泰財險、中銀保險、三井住友海上火災保險、東京海上日動火災保險、海峽金橋財險,車均保費分別爲6100元、6050.39元、5371元、4162元、3403.18元、3232.47元、3175.1元、3118元。

對比一季度數據,記者發現,近九成的保險機構車均保費在二季度出現了環比上漲的情況。

“車均保費微漲的原因可能有兩個,主要原因是二季度營運類車輛比二季度多,次要原因可能是商業險投保率增高、三責險限額上升等。”某機構車險業務從業者對記者表示,車均保費雖然有微漲,但這也跟各方面因素有關,不能“一刀切”地來看。

保司車均保費集中度逐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今年一季度車均保費,行業二季度車均保費的集中度有所上升。

具體來看,二季度車均保費最高的機構是現代財險,爲6100元,車均保費最低的是鑫安汽車保險,爲801.02元。而一季度,車均保費最高的是日本財險,爲9252.75元,車均保費最低的是富邦財險,爲640.73元。這意味着,車均保費的差距正在逐步減少,行業的車均保費越來越往1000元~2000元這一主流區間靠攏。

記者在跟財險業內人士交流時發現,保司在車險業務方面的定價模型和風險測算維度很相似,甚至一些數據來源的渠道都是一樣的,這也意味着保司的定價會越來越趨同。

而在綜合費用率方面,東方和訊《中國保險行業車險競爭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上半年車險綜合費用率爲23.38%,環比繼續下降。具體到單個機構來看,2024年一季度,有14家公司綜合費用率低於行業平均值,2024年二季度,則只有12家公司綜合費用率低於行業平均值。

“一刀切式的市場干預手段,雖然壓低了經營費用,實現了行業報表盈利,但客觀上加劇了馬太效應,對於擴大產業規模、增加就業機會、提升服務質量、創新研發產品起到了抑制作用。”《報告》指出。

從整個行業來看,東方和訊認爲,部分公司錯過了窗口期,現在中國車險轉型升級的難度在加大。

對於中國車險發展,國家發改委“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先導示範工程北斗數字化車險及保險產業應用首席專家白玉瑋認爲,面對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蓬勃發展,中國車險經營領域並沒有顯示出應有的承載能力,沒有跟上關聯產業發展匹配新質生產力的節奏要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指出要‘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制度,完善發展服務業體制機制’,對中國保險行業的發展指明瞭着力點和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