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開打 半導體供應鏈危險?臺廠多了1動作沒在怕

臺經院指出,臺灣半導體產業並未像美國高度依賴單一來源影響,實際上臺灣廠商現在多有6個月的安全庫存。(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臺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圖/陳碧芬)

俄羅斯對烏克蘭開火,從經濟暨策略專家眼中,這場戰事打得很「政治」,包括俄歐既有油管不在攻擊線上,保留俄歐天然能源的如常供應,國際所提的「將俄國踢除在SWIFT系統之外」,實際上都不會發生。

臺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25日表示,至今衝突地區並非重要供應鏈區域,不在東亞的日、韓、臺、中等地,也不是西歐或美國的重要需求市場,俄羅斯及烏克蘭的GDP在全球佔比分別爲1.8%和0.2%,國人對此事件需要真正關切,在於俄羅斯是全球重要的能源、關鍵礦物,及小麥產業,烏克蘭則有「歐洲糧倉」之稱。

「戰事將使能源、金屬及糧食價格上漲,進而推升全球物價」,孫明德並提醒,金融市場原本就有美國升息壓力,俄烏衝突成爲引發市場恐慌的新導火線,影響金融表現。

臺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分析,俄羅斯跟烏克蘭是全球氖、氮、氙的出口國家之一,這些氣體及金屬在半導體制程扮演關鍵角色,在晶片製造雷射應用、感測器、記憶體,甚至曝光、蝕刻製程,都是重要的關鍵材料。不過,美國半導體供應鏈當中,有90%的氖是烏克蘭進口,35%的鈀靠俄羅斯供應。

劉佩真指出,臺灣半導體產業並未像美國高度依賴單一來源影響,實際上臺灣廠商現在多有6個月的安全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