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給中國打了預防針,武器不能只圖先進,打硬仗還得看實用

俄烏戰爭剛剛爆發的時候,誰也沒料到會持續這麼久。

雖然戰爭對參戰國雙方的民衆來說,是莫大的不幸。

但這場戰爭,也成爲了二戰至今,各國軍事裝備發展現狀的考覈場。

對未來世界軍事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多的參考經驗。

世界各國武器裝備輪番上陣,讓人眼花繚亂。

有的表現不俗,有的卻徒有其名。

具體表現在,不少的軍事迷根據觀察發現,很多在平時看上去高大上的裝備,放到真正的戰場上,實則非常雞肋。

反而一些其貌不揚的傢伙,卻格外實用。

那他們所說的都有哪些武器裝備呢?

這些裝備的表現,又能給世界其他各國,尤其是我國軍備未來的發展,提供什麼方向?

首先備受詬病的,就是武裝直升機。

要知道,當年的武裝直升機,可被譽爲“步兵的天敵”,爲何在如今的戰場,卻備受冷落?

在俄烏戰爭之前的戰場上,步兵最害怕的,如果不是坦克,大概率就是武裝直升機。

畢竟作爲步兵,如果迎面而來的是坦克,他們可以隨機利用所處的地形。

暫且躲藏起來,避免和對方正面交鋒,大大增加了存活的概率。

但如果打擊力量來自上空,且配備了重武器,除非是鑽洞,否則幾乎就是人家的移動靶子。

在地面上來回亂竄,也全當給人家練槍法了。

更別說一個炸彈丟下來,輕則傷筋動骨,重則直接壯烈了。

所以很多參加過實戰的老兵都說,戰場上遇到武裝直升機,那就祈禱他們彈藥打完吧。

趁着人家補充彈藥的空隙,也許你能掙扎着換個地方,儘可能讓自己活下來。

否則流彈可能就直接要了你的命。

在這種情況下能活下來的,要麼人家覺得你就稀稀拉拉幾個人,不指的浪費子彈。

要麼就是你躲在堅固的工事下,他們只能展開拉鋸等待時機,不能把你逼出來。

因爲沒人傻到會自己走出工事送死。

武裝直升機之所以對步兵如此兇殘,就是掌握了在高空的視野優勢,能把步兵在地面所做的所有掙扎,盡收眼底。

就算躲進工事,給人惹急了,直接一發火箭彈竄下來,開車跑都來不及。

更別說還能一通掃射,把你的交通工具打爆炸。

但這些發生的實際情況,是當時交戰雙方的防空系統還不成熟。

要是現在再把武裝直升機拉到戰場上,不管你搭配多麼先進的雷達或者紅外系統。

再加上各種精準的瞄準和火控技術,在成熟的防空系統下。

都不值一提,根本就是個戰場活靶子。

還沒等你趕到預定的作戰位置,瞄準、裝彈。

對面防空系統已經偵察到你,並且把指令下達到各式防空火箭上,不等你反應過來就早已灰飛煙滅。畢竟哪有武裝直升機能快過導彈的。

更何況現代戰爭,要想贏得戰場的主動,不拿出點真傢伙是很難做到的。

所以一旦開戰,雙方拿的都是自己的看家武器,防空系統和攔截導彈也不例外。

比如俄烏戰場上,俄軍拿出了自己的道爾防空導彈。

如果你沒有聽過它的名字,那它的海軍版本你總該聽過,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匕首導彈"。

彈如其名,一經發射,就像一柄鋒利的匕首,頃刻刺中敵人的要害。

據悉,道爾導彈作爲世界上第一種專爲攔截而設計的導彈。

可對中低空各種直升機、無人機等,實行有效的打擊,並且進行全天候的攔截。

這種導彈,在前蘇聯時期,就已經開始研發,技術相當成熟,發揮也非常穩定。

而且它搭載了單室雙推力發動機,續航時間能夠達到12秒。

在此基礎上,飛行距離可達最長12千米,最快速度700米每秒。

根本不會給武裝直升機反應的時間。

還搭配了電視光學瞄準系統,在合適的天氣條件下,能夠檢測並且追蹤近21千米的空中目標。

跟蹤能力如此卓越,一旦被它盯上,肯定會被順勢擊落。

如果你想要繞圈子躲避,不好意思,它還被植入了轉彎自主指令。

能在燃氣舵的作用下實現彈體轉彎,目標怎麼飛它就怎麼跟,甩都甩不掉。

到時候你還哪有時間打擊地面目標,估計就光顧着逃命了。

正因爲它卓越的作戰性能,不僅俄自己在用,還允許其他國家下訂單。

暢銷埃及、希臘等國,目前共有九個國家在用,其中也包括我國。

而相對應的,烏方也拿出了美軍提供的“毒刺防空導彈”。

這是一款更加便攜的防空導彈,都能允許單兵攜帶。

早在1971年,它的前身"紅眼睛"I就被研發了出來,而後這款導彈又被進行了技術革新。

並且在1972年,被更名爲"毒刺"。

和名字一樣,經過改進之後,它也宛如新生。成爲美軍二代便攜防空導彈的典型代表之一。

1986年法國和其他國家的邊境衝突中,“毒刺導彈”就被小範圍試用過,表現不俗,成功擊中了不少利比亞的飛機。

在阿富汗戰爭期間,蘇方不少直升機,就是被這種導彈擊落的,引發了一次小轟動。

當時這批裝備還是美軍悄悄撥付給蘇方對手的。

看到他有如此能耐,瑞士直接大手一揮。

跟美軍下了一筆價值三億多美元的訂單,一次性購入了2500多枚“毒刺導彈”。

1989年第一批大批量生產的"毒刺",才被正式交付給了美方陸軍。

之後它就在各種大大小小的戰場上,嶄露頭角。

尤其是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毒刺”更被廣泛分配到美軍各個部隊。

眼看對手有如此強大的攔截武器,伊軍500多架直升飛機都未能派上用場,其中大部分都是武裝直升飛機。

畢竟這種單兵就能肩扛發射的防空導彈,靈活性太強。

一名士兵手持它就可以和低空的各種飛機對抗,這戰鬥成本也划算了。

畢竟你一個武裝直升機再靈活,也扛不住那麼多兵扛着防空導彈接連轟炸。

更何況,一架武裝直升機的造價,比一枚導彈可高太多了。

戰爭本來就燒錢,這種損耗能避免就避免。

這還只是舉例了兩種典型的防空導彈。

所以,武裝直升機看似優秀,在現代戰場各種防空設備的不斷改進之下,淘汰已經在所難免。

第二款備受詬病的裝備是:武裝無人機。

從本質上來說,它和目前武裝直升機的境遇,非常相似。

在各種防空導彈高速發展迭代的前提下,它已經失去了優勢。

一旦被敵人的防空系統發現,一個導彈發射過去,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和武裝直升機相比,少的可能就是人員損耗了。

畢竟這種裝備,不需要人工現場操作。

但它的造價也一點不比武裝直升機低啊。

長久看來,依舊是得不償失。

那麼,在防空導彈的威脅下,無人機真的不再適合現代戰爭嗎?

此前沙特在和對手較量之前,就先後從我國購買了彩虹4及翼龍2無人機。

其中彩虹4的最大航程可達數千公里,能在空中極限停止35小時。

而翼龍2也非常優秀,同時具備偵察和打擊兩個功能。

續航可達20個小時以上,機上和美軍的死神無人機差不多的性能,價格上卻更加低廉。

所以在國際上備受好評,非常搶手。

但沙特在使用這兩款武器之後,卻輕鬆被敵人用一種小型地空導彈擊落。

原因除了沙特方面操作人員培訓不完善,使用不順暢外。

就是因爲無人機在遇到完善的防空體系時,已經很難做到全身而退。

即使它的性能再優越,成功的可能性也在隨着敵方防空系統的升級,而大大降低。

這並不是我國的無人機不好,而是時代選擇的結果。

當然沙特窮的就剩錢了,這兩款無人機相比世界上其他無人機。

價格已經很低,被擊落幾架他們也沒放在心上。

可也足夠體現出武裝無人機,在現代戰場上的侷限性。

而現代戰場上,雙方對防空系統的重視程度,更遠勝沙特那個時期。

所以這種大型的武裝無人機,在未來戰場中所佔的比重,也會逐步減少,直至被徹底淘汰。

當然事無絕對,隨着我國無人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如今已成爲該領域的佼佼者。

翼龍系列也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升級,如今的翼龍系列,已經具備了極高的隱身性。

速度也能達到驚人的370公里每小時,高度也變得更高。

這樣帶來的便利就是,能增加敵人發現我方無人機的時間,給我們爭取到充足的準備時間。

一旦能夠開火,兩噸重的武器掛載能力,也必定能有效地打擊敵人。

在這種情況下,敵人的防空系統,真不一定能做到百分百攔截我國無人機的成績。

這個我們還得拭目以待。

而說完兩個在現代戰場比較雞肋的武器類型。

我們再來說說,在現代戰場被嚴重低估的武器裝備。

那就是,坦克。

很多人看現代戰場的視頻時候發現,很多重型坦克都東倒西歪地趴在馬路上,似乎已經歇菜。

就開始對其指指點點,說坦克不行了,放到現代戰場上根本不抗造。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坦克自誕生以來,一直都以“陸戰之王”的地位存在,號稱“戰場收割機”。

雖然現在反坦克導彈層出不窮,可坦克若是能搭配堅硬的裝甲。

依舊能頂起陸地作戰的半邊天。

關鍵是看你給坦克,搭配什麼樣的裝備。

以BMPT坦克爲例,一輛坦克瞬間就能打出常規戰車40倍的火力。

打擊範圍也超過了驚人的一千米。

可謂是所到之處,寸草不生。

尤其在俄烏戰爭期間,憑藉着強大的火力,讓西方大爲驚歎。

幫助俄軍拿下了不少難啃的陣地。

尤其是現代戰爭,很少有作戰雙方把火力拉到戈壁上去打的吧。

更多的戰火都集中在了城市地帶,而坦克在城市巷戰中。

實際作戰效果被成倍放大,十足的“鋼鐵猛獸”。

就算敵人看到坦克上場,迅速藏匿在了高樓或者工事裡。

只要坦克搭配了靈活的機槍和榴彈發射器,再強大的壁壘都得被轟出個窟窿。

當年BMPT戰車坦克首次在俄閱兵場上亮相,其他國家沒把它放在眼裡。

畢竟它的形制,已經超越了傳統坦克的模樣,嚴格來說有點“四不像”。

可就這麼個奇特的大傢伙,卻能以每小時70公里的速度,在城市中任意穿梭。

跨越一米多高的障礙,也輕輕鬆鬆,如履平地。

極大的滿足了俄方在此次戰爭中,對城市作戰的要求。

再加上戰鬥民族暴力美學的加持,給予了他非常高的火力配置。

搭載AP9反坦克導彈。

讓BMPG成爲了坦克中的“坦克剋星”,聽起來極爲夢幻。

而且這個大傢伙,還能搭載一種名氣很高的武器:溫壓彈。

這種武器發射出去,能夠在建築物四周輻射大量的熱量,產生高溫燃燒效果。

讓躲在堅固壁壘後的敵軍躲無可躲。

被稱爲陸軍噩夢。

你說如果是這種坦克配置,它能被現代戰場所淘汰嗎?

而除了這些,還有很多武器都被拉到了戰場上。

雖然現在交戰的是俄烏雙方,但在全球經濟合作的態勢下。

各國之間裝備買賣已成平常,各國武器也趁此機會。

在戰場上紛紛亮相,大家對他們的優劣也是有目共睹。

現如今更是有人歡喜有人憂。

而面對這種局面,我們又是否能從中找到,我國軍備未來的發展方向或者重點呢?

想必很多軍事專家和科研人才,已經在着手進行了。

在這裡,我們就不妄自揣測和點評了。

但能肯定的是,中華兒女向來一脈相傳,憑着我國先輩們當年流傳下來的。

自己研發原子彈、氫彈等的勇氣、魄力和毅力,現在的中華兒女。

也一定能夠傳承他們的精神,將我國軍備事業再發展上一個巔峰。

現代戰爭給我國軍工製造業,帶來的啓迪和經驗,也一定會在將來。

在我們更多的新式裝備上體現出來,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也祝願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