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仗快打完了,俄羅斯跟中國明算賬?緊急時刻,朔爾茨重磅發聲

據參考消息網援引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報道,俄羅斯已收復一半被烏克蘭佔領的庫爾斯克地區領土。報道稱,來自車臣的俄軍少將阿普季·阿勞季諾夫表示,估計有5萬名俄軍正在擊退烏克蘭軍隊,烏軍要麼不得不逃跑,要麼“最終被扔進大鍋裡”。阿勞季諾夫說:“大約一半被敵人佔領的領土已經解放。”報道稱,近日以來,人脈廣泛的俄羅斯和烏克蘭軍事博主一直報道說,俄軍已經突破烏克蘭在庫爾斯克的多處防線。

俄烏衝突的最新局勢表明,俄軍在庫爾斯克方向逐漸穩住了局面,尤其是在最近24小時內,俄方取得了顯著的軍事進展。消滅了超過250名烏軍士兵,摧毀5輛坦克,並且在幾個關鍵戰區展開了反攻。隨着俄軍逐步奪回庫爾斯克州的一半失地,烏克蘭的進攻勢頭被遏制,這對烏克蘭而言無疑是個警訊。俄軍不僅在庫爾斯克的反擊逐漸成功,在科列涅沃方向也有所推進,甚至佔據了重要的康斯坦丁諾夫卡檢查站,逐步向烏克蘭境內的蘇梅州施壓。

眼看俄烏的仗快打完了,據海外網援引路透社報道,今年9月份,中國對俄羅斯的出口同比增長15.7%,創9個月以來最快增速。據悉,中國和俄羅斯在今年8月發表了聯合公報。公報裡,雙方承諾將“繼續全面深化經貿、投資、能源、金融、科技、人文和地方等領域合作,共同努力提升務實合作的穩定性,協同推動兩國全方位互利合作邁上新臺階”。據報道,今年的前九個月,中俄貿易額同比增長2.7%,達到1.28萬億人民幣。

從俄烏衝突以來,中國汽車品牌迅速佔領了俄羅斯市場,“莫斯科天雅國際汽車中心”的紅色大字,佇立在大樓的頂端,是中國汽車品牌在俄羅斯的快速擴張的一個寫照。中國汽車在二十年前就進入了俄羅斯市場,直到2021年,在俄羅斯的市場份額只有9.1%,但一年後的2022年,迅速提升至19.5%,2023年已接近一半的市場份額,目前已接近60%的市場份額。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車出現在了俄羅斯街頭。

9月,俄羅斯乘用車市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展現出強勁的復甦勢頭,在這場汽車盛宴中,俄羅斯本土品牌的市場份額卻不足三成,僅爲4萬輛,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汽車品牌的強勢崛起。中國車企在俄羅斯市場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多年來深耕細作的結果,中國車企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推出了更符合俄羅斯消費者需求的車型,積極拓展銷售渠道,建立了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提升了品牌形象和用戶滿意度。

在關鍵時刻,朔爾茨緊急發聲。“我的訴求是,中國和歐盟應該(就電動汽車關稅)達成協議。”據環球時報報道,近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在議會發表講話時再次批評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加徵關稅的政策。當天,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發布關於中歐談判的最新進展時透露,歐委會在與中方磋商的同時,又單獨與部分企業進行價格承諾談判,稱此舉“將動搖談判的基礎和互信,給雙方磋商帶來干擾”。但對於歐盟的關稅措施,歐洲商界紛紛表示反對。

對於強加關稅這件事,歐盟自己給出的說法是“爲了保護本土企業”,大意就是說中國電動車享受了大量政府補貼,價格低得離譜,導致對歐洲本土車企太不公平。當然這話說出來並不太讓人信心,畢竟他們那些老牌車企,哪個沒享受過政府補貼?光靠價格來說事,屬實有有些雙標了。當然這對於許多歐洲國家來說顯然有些不太好接受了,畢竟自己曾經在中國市場賺得滿盆滿鍋,現在卻是中國電動車來和自己搶市場,那肯定是有些不太舒服的。

德國總理朔爾茨直言不諱地表達了異議,他擔憂對華電動汽車徵稅會反噬德國汽車業,阻礙國家經濟的前進腳步。身爲歐洲經濟的引領者及汽車工業的巨擘,德國於歐盟決策裡的立場舉足輕重,影響力不容小覷。面對外界重重壓力,馮德萊恩轉變了自身立場,宣稱歐盟在與中國就電動車關稅問題展開交涉之際,還將施行徵稅舉措。這一“談打結合”的策略,揭示了歐盟表面上與中國協商,實則採用關稅手段試圖削弱中國競爭力的矛盾態度。

中國電動車產業在全球電動車市場中佔據重要地位,其技術創新和成本優勢對推動全球電動車產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加徵關稅可能會影響中國電動車企業的出口和海外市場拓展,進而影響全球電動車產業的發展速度和創新步伐。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收關稅的舉措是一種短視的、保護主義的行爲,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滿足了部分歐盟成員國和本土產業的短期利益訴求,但從長遠來看,對歐盟自身、中歐關係以及全球貿易格局都將產生不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