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將從全球變暖中獲益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據俄羅斯科學院國民經濟預測研究所氣候政策和經濟中心發表的報告顯示,全球變暖將給俄羅斯經濟帶來積極影響:年平均氣溫每升高1°C,可使俄羅斯全年GDP增加1.2萬億盧布(1盧布約合0.076元人民幣)的淨效應。報告提到,推動這一增長的主要動力是農業發展和北極航道的利用。據《俄羅斯商業諮詢》報道,該報告在安德烈·梅爾尼琴科基金會的支持下完成,這一數字相當於俄羅斯統計局公佈的2023年俄羅斯全國GDP(不含4個新地區)的0.7%。報告作者之一、經濟預測研究所所長希羅夫表示,報告所作估算是基於不同部門和國際機構對氣候變化可能給農業、能源等不同經濟領域所帶來利弊的量化評估的綜合結果。

報告稱,鑑於過去十年俄羅斯氣溫上升了約0.5℃,預計在未來約20年後氣溫可能上升1°C,屆時俄羅斯全年GDP將比氣溫保持不變的情況時增加1.2萬億盧布,“根據當前觀測到的氣候變化趨勢,可以預計,俄羅斯全年GDP每十年將增加約6萬億盧布”。

建築業得益於氣候變暖

希羅夫強調說:“該估算結果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前提是我們必須採取適當措施,在減少氣候變暖所造成的損失的同時,從這些措施中獲取經濟效益。”

俄羅斯科學院國民經濟預測研究所認爲,建築業將是氣候變暖的主要受益者。報告稱:“建築行業能受益主要源於有機會實施技術難度不高的工程項目。”例如,氣候變暖可能導致洪水、永久凍土融化、山體滑坡、泥石流和強風等自然災害,造成建築物和構築物的損毀。然而,這也爲建築業帶來了業務增長機會,相應地,建築材料需求的增多也將給GDP帶來積極影響。

據2023年數據顯示,建築業產值佔俄羅斯GDP的5%。報告稱,建設新建築物和替代廢棄建築物的工程項目將使建築業每年增加4660億盧布產值,而商業部門所需的生產和物流等基礎設施項目預計可帶來約4080億盧布產值增長。

農林業和北極航道

報告估計,氣候變暖還將給俄羅斯農業和林業帶來大量利多,預計這些行業的生產潛力將增加5670億盧布。報告稱,氣溫上升將提升俄羅斯農業生產力,糧食收成預計增加4140億盧布。此外,氣候變化將導致世界糧食漲價,從而推動俄羅斯糧食出口收入增加1220億盧布。

報告還提到,北極航道是另一個具有巨大生產潛力的領域。由於氣候變暖引起冰層融化,航道的通航時間得以延長。北極航道因此獲得的經濟效益預計可達4920億盧布,其中包括建設船隊和港口、開發配套性鐵路設施、根據航道需要進行管理、設計和維護投資帶來的效益。

報告稱:“氣候變暖對其他行業的貢獻相對較小。”例如,供電供熱領域商品流和資金流的變化將帶來正面效益,預計增加830億盧布。隨着氣溫上升,供熱部門產量將因供熱需求下降而減少,但與此同時,發電量將因空調使用增加而增多,而供熱和水電站節省下來的煤炭可用於出口。此外,報告還考慮到物業支出降低帶動了家庭消費增長。

然而,氣候變暖的最大負面影響是高溫導致心血管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發病率上升,造成居民死亡率上升,預計將減少1.1萬億盧布的經濟效益。不過,報告分析稱,考慮到冬季寒冷造成的死亡率下降幅度將略高於夏季炎熱造成的死亡率上升幅度,氣候變暖的正面效益仍能抵消負面效益且略有剩餘,最終淨效應預計增加70億盧布。

俄羅斯科學院國民經濟預測研究所科學副所長波爾菲裡耶夫和沃耶伊科夫地球物理觀測總檯臺長卡佐夫在報告中提到,在全球變暖導致的乾旱、火災、農作物減產等不利影響下,俄羅斯可憑藉水、土壤、森林資源等自然環境資產升值而受益。資源型經濟產業及其產品,尤其是糧食、金屬等高耗水產業及“虛擬水”(即生產中需大量水的商品)出口前景,均有可能得到改善。

北極地區發展需要創新

俄羅斯“高等經濟學校”大學高等商學院教授阿吉姆表示,北極地區氣候變暖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區的兩倍。他認爲,北極永久凍土的融化引發了一個惡性循環:土壤中以固態形式儲存的碳會轉化爲二氧化碳和甲烷並釋放到大氣中,從而進一步加劇氣候變暖。阿吉姆強調稱:“北極地區需要創新的解決方案,特別是在建築領域。惡劣的氣候和偏遠的地理位置增加了建築成本和碳足跡,創新方法有助於解決人口問題和推動北極地區發展。”

阿吉姆還提到,在西方制裁的壓力下,北極航運和開發北極航道對俄羅斯具有重要戰略意義。開發北極航道不僅是保障北極地區採礦項目順利實施的必要條件,還在“北上運送”活動中發揮着重要作用,確保能向北極地區持續供應生活必需品。不過,他也直言,“考慮到複雜的地緣政治形勢和尚未完備的基礎設施”,北極航道的過境潛力至今仍未得到充分利用。阿吉姆補充道:“制裁壓力導致俄羅斯造船廠在船舶設備和零部件供應上遇到困難,進而導致用於北極項目的在建船舶的下水推遲。”

本文刊載自《環球時報》“透視俄羅斯”專刊,內容由《俄羅斯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