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TW/當「中國」二字在西方愈發成爲貶義詞

文/吳迪

中國似乎已經證明了自己。10月初「黃金週」的全民大出行之後,青島的羣體感染一度令人擔憂,最終也很快得到控制;中國經濟第三季實現了4.9%的成長,成爲首個前三季由負轉正的全球主要經濟體,今年或將佔據全球經濟增幅的30%。疫情帶來的挑戰和損傷固然很大,但對比全球窘況,突出的表現也得以在各地愈發樂觀的民情中體現。

回顧今年5月「兩會」期間,彼時中國剛走出最困難的疫情階段,外長王毅在回答中外記者問題時表示,「經此一役,中國的社會制度和治理能力禁受住了全面檢驗,國家綜合實力得到了充分彰顯,大國擔當作爲發揮了應有作用。疫情過後,中國經濟必將更加堅韌有力,中華兒女必將更加團結一心,中國人民必將更加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如今看來,在某種程度上確實如此。可是,海外尤其是已開發國家對中國的看法則是另一回事。

10月初,美國權威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公佈了一項於6月10日至8月3日對14個已開發國家14,276名成年受訪者進行的民調結果。綜合皮尤過往資料顯示,已開發國家對中國的印象愈趨負面。雖然這是今夏的調研,未必反映最新情況,但各已開發國家的北京印象無疑在這「疫情年」中加劇了不少。

日韓澳對華負面印象甚於歐美

14國受訪人對中國持「非常負面」或「相對負面」的比例,依次分別爲日本(52%/34%)、瑞典(36%/49%)、澳洲(45%/36%)、丹麥(32%/43%)、南韓(29%/46%)、英國(35%/39%)、美國(42%/31%)、加拿大(37%/36%)、荷蘭(29%/44%)、德國(23%/48%)、比利時(32%/39%)、法國(26%/44%)、西班牙(29%/34%)及義大利(26%/36%)。

參照皮尤過往民調,美國、加拿大、澳洲、英國、德國、西班牙、荷蘭、瑞典及南韓9國受訪者對中國負面印象比例,達到皮尤就此議題進行調查至少12年以來的新高。其中澳洲對中國持負面印象者增幅最大(24個百分點),瑞典、荷蘭、德國次之(15個百分點),美國再次(13個百分點)。此9國受訪人中對中國持「非常正面」或「相對正面」印象的比例,皆不到三成。

此次民調正值多國批評中國防疫過程、質疑中國抗疫手段,以至於61%的受訪者認爲中國應對疫情不當。相較之下,認爲美國、歐盟、受訪者母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應對疫情不當的比例分別爲84%、37%、27%和35%。

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澳洲及歐洲國家受訪者中,有更多人認爲中國是「世界第一的經濟強國」(相較於美國、歐盟、日本),只有美日韓三國的受訪者普遍認爲是美國領先。

西方菁英毒化公衆對華認知」

對於皮尤這次民調,《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隨後在微博發文,對此感到遺憾,並表示「中國人對美澳等西方國家的看法肯定也比過去更加負面了。這是美國政府採取一系列極端做法不斷分裂世界的結果」,「西方政治輿論菁英制造了攻擊中國的種種噱頭,不斷毒化西方公衆對中國的認識」,「摧毀不同大國之間民衆本應有的基本認同和好感」。

胡錫進亦表示,「那麼就由西方輿論去吧,那些西方菁英看不慣就讓他們看不慣好了。我們完全有權利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中國人民的幸福是這個國家的最高目標」,「最重要的是,西方的菁英們能夠誤導他們的社會輿論,卻奈何中國不得。中國將繼續前進,大多數西方國家也不得不與我們繼續做生意」。

胡錫進此言是有道理的。相對於外國尤其是發達國家如何看待中國,中國國民信心認同度纔是最重要的因素。而數月以來的抗疫成果、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政經亂象,以及其政客媒體對中國的輿論攻勢,都令得中國或至少大陸民衆愈發上下一心。

更何況,當下各已開發國家對中國負面的印象,也深受美國對中國地緣攻勢的影響。在美國政要一再高調批評中國的情況下,各國批評中國的聲音未必受到重視,褒讚中國的聲音卻一定會受到責難。近來多國學者被指曾參與中國「千人計劃」而受到國內指摘,便是很典型案例

因此,一方面當下各國社會飽受疫情及其連帶災難,選舉政治的政府也需要爲不滿的民意尋找疏導乃至發泄的管道,而中國這個疫情首發地正好又是一個「不民主的異類」。所以,與其說是「西方菁英毒化公衆對中國認知」,不如說是這些國家的知識分子也要爲自己的知識體系和價值觀辯護,認爲這不是西方政制的問題。

中西關係步入跌宕期

另一方面,這也本來就不全是政制的問題,而更多在於治理,在於施政,在於民心向背,在於對自身和社會之間關係的理解——中國也本來就是一個挑戰着已開發國家政經文化發展經驗的「異類」。

因此,中西關係正難以避免地步入跌宕期,諸如日本、南韓,乃至臺灣和香港,這些受西方秩序和價值觀影響頗深的社會,也正面臨強大的選邊壓力。在此趨勢下,各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態度,還會在潛移默化過程中繼續跌宕,未來數年,中國外交也會相當困苦。

對此,中國國民和施政者有必要嘗試改善自身國際形象。否則進一步惡化的各國民意只會爲主張「對抗中國」的政治人士提供更多政治動能,而他們所制定出的敵視政策,又會進一步鞏固民衆對中國負面的印象。華爲如是,疫情如是,香港、新疆等議題都是同理。任其發展,中國的貿易、外交、科技發展,都可能受到影響。

況且,按照世界銀行(WB)的定義,中國即將在數年內成爲「高收入經濟體」,但國民素質依舊參差不齊。一定程度上,中國需要在境內全體進行北京在2008年奧運前數年推動的「素質教育」——畢竟,如果說當年北京是世界認識中國的窗口,那麼如今中國國民走向全球,世界認識中國的窗口就已經從北京擴大爲全世界。

不是「爲了迎合而改變」

當然,凡事不能本末倒置。改善中國國際形象的方式不是「爲了迎合而做改變」,「素質教育」的核心也不該只是口號與橫幅,而是在基本解決國民溫飽問題的基礎上,繼續提升社會資源的調配效率,繼續完善社會保障,繼續落實「施政爲民」,令其變得更爲人性化。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人活得有尊嚴,自會不卑不亢不矜不伐

與此同時,也要認識到中國在繼續作爲「世界工廠」的同時,也正愈發成爲「最大消費市場」,其所帶來的虹吸效應並非朝夕即變的「北京印象」所能改變。只要中國繼續順勢鞏固多邊主義,繼續與國際規則對接,保持目前營商環境持續改善的趨勢,進一步加強法律法規的合理性及落實度,進一步讓中國國力的迸發,向世界外溢正面效益,那麼諸如義大利等西方國家對中國印象持續改善的案例,便會越來越多。

歸根結柢,中國的底氣是足夠大,大到只要自己不生亂,只要國民對國家現況和前景滿意而有信心,外國如何看,並不會激起本質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