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曠視CEO印奇:一文看盡他創業九年的思考
作者|丁廣勝
“我不經常出來講,不是因爲高冷,只是很懶又有社交恐懼”
開場曠視科技聯合創始人CEO印奇這樣調侃道,確實,時間久了大家對一家公司的認知就會失焦,印奇需要一次深度的分享讓大家再次認識曠視,這家中國最早成名的人工智能企業一直不缺少話題。
印奇這次反覆強調了“始於算法,成於價值”的企業願景,創業走到了第九年,印奇希望“概括”自己做的事兒,也希望給逐漸龐大的組織指明方向,曠視如今的規模達到了3000人。
曠視一口氣提出了“4 in 1組織陣型”、“1+3產業落地”、“CV+技術洞察”等多個戰略概念,讓我們從這些高度凝練的概念切入,一探曠視科技的背後思考。
談如何形成戰鬥力?
印奇認爲,帶領AI產業駛離深水區,實現真正產業落地的關鍵在於算法側供給提升、價值閉環跑通與“4 in 1”組織陣型形成。
目前各行各業對於算法的需求仍然是高度碎片化的,來自行業應用的算法需求大於算法供給能力。目前在算法訓練和部署的過程中,部署仍然耗費大量的時間成本,卻只能夠解決不到1%的算法供給需求。印奇認爲“在算法供給側,目前AI企業做得還遠遠不夠。解決算法供給不足問題的關鍵在於AI算法的可交付和規模化生產能力。”
價值閉環是AI產業落地的最大挑戰。在產品層面,AI產品需要實現AI算法-系統集成-軟件平臺-軟硬結合的三層演進。相比其他行業,人工智能從0-1需要走更長的路,成熟的AI產品必須經歷價值驗證-MVP產品(最小可行性產品)-規模應用三個階段。
“組織人才是創造一切價值的根本。”印奇認爲,AI產業落地最爲合理的組織陣型是“4 in 1”。 “4”是指每進入一個AI+行業,都需要配備CEO(產品經理)、CTO(產品開發)、CAIO(AI可行性)、CMO(行業洞察)四種角色,而“1”是指四位一體。人才的合理配比,組織文化的緊密融合,是形成組織戰鬥力的關鍵。
聚焦自身,印奇告訴記者,在過去曠視發展的9年時間裡,搭成了4:4:2結構,這些人背景不一樣,文化也很不一樣,靠客戶價值來牽引,越往後走,一個企業或一個新時代的企業往往自己構建了一個新的組織能力,纔有信心說我進入任何行業都有機會,比行業內任何AI公司做得好,就是因爲它已經構成了這樣的組織能力。
談曠視的落地戰略
能夠高度概括並且準確的傳達公司在幹什麼?是什麼?這不可謂不難。
印奇說,“很多企業沒有認知到自己的邊界,”對於曠視來說,“1+3”戰略簡單直接,1是Brain++AI生產力平臺提供算法規模化供給,3則是個人、城市、供應鏈三大物聯網持續聚焦與落地。
今年年初,曠視開放了AI生產力平臺Brain++,據介紹,其開放能力可以縮短80% 算法從需求到落地的時間,整體降低55%的算法生產成本。
在個人物聯網方面,曠視從面部識別做到計算攝影,再到軟硬一體。曠視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TO唐文斌披露,目前全球有10億部手機在使用曠視的產品。
在城市物聯網方面,曠視希望從超級應用做到操作系統,有效打通交通、城市管理等條行業應用和社區園區、公共建築等塊空間應用的數據壁壘,實現城市治理和居民生活的雙贏。
在供應鏈物聯網方面,曠視從局部的機器智能做到整倉智能優化,據介紹,今年下半年,曠視還將陸續推出多款自研機器人及人工智能物流裝備新品。
談對技術發展的思考
唐文斌認爲,計算機視覺在物體關聯度、感知維度和感知精度方面都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其中的關鍵,在於視覺算法的規模化程度,而目前已知的探索極限,將是全面的、城市級的數字孿生。
在計算攝影學層面,手機前置傳感系統正在歷經“超級演進”。屏下攝像、超級義眼等技術探索迫切的需要AI支持,傳統的光學感知系統彼此獨立,而AI可以將它們連接起來。
在視覺反饋控制層面,技術正在讓“眼、腦、手、腿”等全體設備可以實現配合與協同優化。通過場景的同構仿真,進而實現決策優化和效率提升。
諸如種種,唐文斌希望曠視不斷的進行綜合技術創新,這就是“CV+技術洞察”,並最終反哺於其三大物聯網業務板塊。
對於AI技術的發展,唐文斌認爲,技術遠遠沒有到那個狀態,技術處於而且將長期處於初期階段。對此,印奇談及自己的化解之道,他表示,“當具備務實者與領跑者的兩種特質之後,一個新時代的企業才能真正成長起來,最終我們是一家價值導向型的公司”。
談新基建、5G、IoT
“物聯網就像當年的互聯網一樣,AI更像當年的搜索引擎”印奇舉例。
他表示“AI小於IoT”,AI是物聯網裡一個核心技術能力,但短期內是延續很長一段時間技術創新的主軸,但不是產業落地的核心點。
在印奇看來,IoT是大時代的洪流,AI真正的商業價值變現,是真正能夠規模商業化落地的公司,而且大部分是面向線下實體的。
當本站科技問及新基建和5G的話題,印奇闡述了自己的思考,他指出目前關於5G的投入都指向了視頻應用方向,大家都在做,但是沒有形成好的分工,“曠視就是希望在端上出發,做好應用,在三個領域裡紮紮實實做好。”
他向記者回憶起微軟早年的情況,“微軟是因爲有Office纔有Windows,現在所有人都在講概念,但沒有人紮紮實實來回答說那個應用是什麼,我們就是想基於我們的能力回答那幾個應用在哪兒,相當於在打造Word。”
印奇坦言,這些打造完以後,慢慢就會有公司做出Windows,做出Intel。
換句話說,他們最關心自己能做什麼,什麼是自己能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