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範迪安丨以大美之筆寫時代之意

《雄踞邊關:遼寧錐子山長城》 範迪安作

最近一年來,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範迪安已經4次來到遼寧,可見緣分之深,情意之重。其中,貫穿2024年春天與秋天的行程,是“山海有情天遼地寧”萬里海疆——中國百名油畫家系列活動走進遼寧,4月在錦州、葫蘆島等地開展采風創作,9月底在瀋陽舉辦主題作品展。如何以一次高規格的系列活動帶動遼寧美術事業的發展?如何助力遼寧打造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示範地及對遼寧美術創作如何由“高原”邁向“高峰”?

——編者按

採訪者:劉臣君

藝術家:範迪安

以美術之彩描“醉美”遼寧

採訪者:“山海有情天遼地寧”的宣傳語與“萬里海疆”活動可以說十分契合。遼寧給您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這次活動會產生哪些重要的意義和深刻影響?

範迪安:“山海有情天遼地寧”非常形象地描述了遼寧的獨特自然風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蘊,體現出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和發展的精神氣象,在我們美術家眼中,這就是一個富有文化意涵和藝術意境的美麗畫面。我們參與“萬里海疆”活動的美術家有一個共識,那就是既要描繪出祖國海洋和海岸線的自然景觀,又要彰顯出新時代沿海地區從城市到鄉村的建設風貌和社會發展的蓬勃生機。

遼寧的自然風光秀美,海洋、河流、溼地、山川、森林、草原、冰雪等各種生態場景一應俱全,尤其是海域廣闊,遼東半島西臨渤海,東臨黃海,是祖國萬里海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值得一提的是,7月26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包含遼寧大連蛇島——老鐵山和遼寧丹東鴨綠江口在內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順利通過評審,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些都爲“萬里海疆”這個主題的油畫採風、寫生、創作提供了新題材新內容。今年春夏之交,來自全國油畫界的藝術名家到遼寧採風創作,雖然主要聚焦遼西,但讓我們直觀地感受到遼寧山海美麗的自然風光,領略長城雄關巍峨、萬畝梨花競放的盛景,更多地認識遼寧大地、渤海灣邊所擁有的豐厚的人文歷史遺存,特別是廣大人民羣衆以團結奮進的精神創造的遼寧故事、中國故事。

這次展覽,彙集了採風寫生的一批新作和遼寧油畫家的許多力作,讓觀衆從豐富的畫面中看到遼寧山海風光的多姿多彩,感受到當代中國油畫的藝術魅力,這有利於宣傳遼寧時代風貌、促進文旅事業發展。近年來,遼寧美術家和全國廣大美術家一樣,越來越主動地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在火熱的生產建設現場中,在人民羣衆建設家園的新場景裡去發現、感受、表現新的題材,從而形成了美術與時代相印證、與時代同向同行的發展態勢。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從城鄉建設到區域發展,美術創作的視野更加寬闊,表現風格也更加多樣,在凝聚精神力量和滿足人民羣衆高品質生活需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美術的創新也直接面向社會經濟發展,例如在鄉村古建築古村落的保護和利用上,在鄉村環境的美化上,在非遺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上,發揮重要作用,可以說以藝術的方式激活了許多傳統的鄉土資源,甚至把它變成羣衆特別喜歡的創意性產品,由此使美的文化結晶走進尋常百姓家。

採訪者:遼寧的山河湖海離不開藝術家們用自己的視角和語言描繪描述,在您看來,這次採風寫生有哪些亮點?對於美術家來說,深入現場把視覺、聽覺、嗅覺等所能感受到的都融入作品,是不是就是寫生的意義呢?您認爲採風寫生對美術創作有哪些啓示和影響?

範迪安:“寫生”是美術的基本表現形式,是以形象語言描繪和記錄時代生活的有效方式。寫生的“臨場”感受和“現場”表現使每一幅作品具有其他造型手法不可替代的直接性、生動性甚至唯一性。寫生也伴隨着學習和思考,以這次“油畫繪遼西”爲例,許多畫家是第一次踏訪,但思想上認識上的收穫是巨大的,例如通過參觀遼瀋戰役紀念館,再一次領略革命歷史;通過參觀義縣奉國寺、葫蘆島興城的寧遠古城等地文化遺產,感受到遼寧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與獨特,如此等等,在美術家的眼中,祖國秀美山川、宏闊海疆充滿了可資表現的資源,重要的是要真正到生活中去。

這些年,我們提倡主題性的寫生,就是爲了將“寫生”從一般的繪畫表現上升爲文化關切,注重表達自然風景的人文內涵和生活情景的時代內涵。一方面要將中國美術悠久歷史中所積累起來的優秀傳統作爲自己的學術根本,賡續歷史文脈,體現出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當代美術創作;另一方面,美術創造的源頭活水在時代與生活之中,要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抒發自己的藝術情懷,要到生活中去,到人民中去,在時代變遷、生活變化的現實感受中激發自己的創作熱情。

去年遼寧舉辦的“繪時代之意——第二屆遼寧油畫雙年展暨全國名家學術邀請展”,重點是以“寫意油畫”的形式描繪時代精神。今年的萬里海疆系列活動走進遼寧的主旨亦是如此,在寫生中感受遼寧全面振興發展的步伐,感受人民羣衆在時代發展中所呈現出來的精神風貌,表現遼寧從城市到鄉村各種生動的生活景象景觀,爲時代畫像,爲歷史存照。

以遼寧大美促融合發展

採訪者:您對遼寧美術事業非常關心和支持。最近一年,您4次來到遼寧,與遼寧美術界的同仁有着深入的溝通與交流。您對推動遼寧美術事業高質量發展有哪些期待?

範迪安:這些年我來東北很多次,我們許多油畫同仁們都喜歡和熱愛東北廣袤的黑土地,這片黑土地上的革命歷史、人文積澱、當代發展都值得我們用濃墨重彩去表現。

不論是去年的雙年展上看到的一大批遼寧青年油畫家的新作,還是在十四屆美展上看到遼寧的油畫作品,聯繫遼寧幾代油畫家薪火相傳的風尚和特徵鮮明的傳統,讓我們看到遼寧美術事業發展特別是油畫創作強勁的內蘊力量,能夠更紮實地實現用油畫的語言表現中國主題,繪出時代新意的藝術理想。

遼寧的美術事業在新時代十年取得了長足發展,圍繞着遼寧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文化建設,圍繞着新時代遼寧在東北全面振興中的新業績新輝煌,組織了大量的主題美術創作活動。遼寧的油畫家和東北的油畫家,特別是年輕油畫家們非常努力,形成了中國油畫的“東北現象”。這是在改革開放後開始的以魯美油畫羣體爲代表的這種精神的延續和拓展,更是遼寧油畫、東北油畫與全國油畫界形成更多交流的學術優勢。

採訪者:遼寧作爲一個擁有山海林田湖草等多種自然景觀的大省,同時也是一個重要的工業大省。從創作角度來看,您認爲如何爲藝術家賦能,才能夠推動遼寧文藝的高質量發展,使美術創作由“高原”邁向“高峰”?

範迪安:進入新時代新徵程,整個文藝創作都要更加突出時代意識,用文藝作品表達時代發展中最重要的精神屬性、時代氣息。社會生活的整體變化發展已經比我們藝術家的個體想象和體驗更加豐富,也就是說,現實生活中已經有豐富、新穎的“畫面”,值得我們美術工作者投身感受、敏銳捕捉並轉化爲藝術語言。

希望作爲美術大省的遼寧,美術家們能夠紮實立足生活實踐,以更多視角、更多方式進行藝術調研,收集生活中的鮮活素材,提煉出符合時代發展的主題,銳意創新藝術表達,塑造出足以銘記歷史變遷的藝術形象和意境,創作更多讓羣衆有共鳴、能共情的精品力作,在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作出積極的貢獻。

(來源:遼寧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