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快B紅,10年困局

「泛化」是幾乎所有平臺發展的必經之路。

最近發現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前段時間,小紅書十週年,創始人毛文超做了一次十週年的分享演講。在演講的結尾,他提到小紅書存在的意義是,以科技爲筆,以人文精神爲墨,勾畫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且不說這句話是不是有語病。就在他做完這次演講幾天之後,同樣在上海,快手創作者大會上,快手商業化負責人王劍偉也提到,描述快手最貼切的一句話,就是「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只能說,中文互聯網人確實應該多翻翻《唐詩三百首》了。

雖說大家都拿凡人來說事兒,但大家也肯定都認可,快手說的凡人,和小紅書說的凡人,肯定不是一種人。

而在「凡人論」背後,我們會發現,如今中文互聯網最主流的平臺,對自己的定義正在趨於一致。

從slogan就能看出來,快手是「擁抱每一種生活」,抖音則是「記錄美好生活」。看起來只是微微撞車,但你要知道,快手的上一個slogan,叫做「記錄生活,記錄你」。

這算是撞了個結結實實了。

而小紅書呢,海淘電商時代結束之後,小紅書換過3個slogan,分別是「全世界的好生活」、「標記我的生活」和「2億人的生活經驗,都在小紅書」。

這還沒完,別忘了還有個微信視頻號,人家slogan也很有特色,叫「記錄真實生活」。

合着就跟生活過不去了是吧?

還是咱們阿B最樸實:你感興趣的視頻,都在B站。除了句式被小紅書撞了,至少不是「你感興趣的生活都在B站」對吧。

這期內容,我就來聊聊,這些互聯網平臺與「凡人」之間的關係。

01

前幾年,我和北京幾個做互聯網的朋友聊天,那時正是抖音和快手爭奪市場份額,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聊着聊着,一位朋友用了6個字,精闢地總結了這兩家公司的定位:「宇宙條」、「人間手」。

「宇宙條」這個名號網上經常有人說,字節的早期核心產品今日頭條嘛,這家公司主要的辦公地點都在「宇宙中心」五道口附近,氣質又是牛皮哄哄和國內外所有互聯網大廠都要搶生意的樣子,發展又特別快。被叫做宇宙廠,也算是有點道理。

「人間手」這個說法就很有原創性了。

你會發現,快手這個公司在公關和營銷層面,總是喜歡強調自己的平臺上能看到真實的生活,能看到真實的人間,能看到每個人的衆生相。我翻了翻廣告案例網站,快手幾乎所有的廣告,畫風都很類似,我隨便挑幾個大家感受一下。

「你的小生活,都是值得記錄的大事件」

「快手的500個家鄉」

「在快手,看見每一種生活」

「快手十年,爲更好的生活」

當然,我不是說快手吹牛啊,只是快手的公關方式實在太有特色了,也太適合這個公司了。從2015年靠着一篇《底層殘酷物語》出圈以來,快手的標籤一直是「接地氣」、「土味」、「下沉」,「鐵鍋燉自己,鞭炮炸褲襠」,聽着就不那麼正面。

但是呢,同樣的話也可以換個方式說,「接地氣」叫「真實」,「下沉」叫「人間」,「土味」叫「生活」,聽起來是不是就好聽多了?甚至有點高大上,適合上央視了?

前兩年,快手還出了一本書,叫《快手人類學》,就是告訴你我們這邊有最真實最全面的人類樣本。

這就是一種比較厲害的品牌營銷小技巧了。

而這種技巧,後來也被抖音、小紅書,視頻號學了去,告訴你我們這邊有千千萬萬的用戶,每個人都在這裡記錄真實又美好的生活。

按理說,這些平臺DAU都有好幾億,每天生產的內容條數都以百萬計,這麼說是沒啥問題,但是合在一起看,就很奇怪了。

既然你們都是真實生活,都是世間百態,那何必有四個呢?一個不就夠了嗎?

02

這就要提到,如今大一點的平臺,尤其是算法驅動的視頻內容平臺,大家都越來越像了。

在我看來,無論是slogan的撞車,還是公關話術變得像復讀機一樣,都只是表象。當所有平臺都在逐步做大,走向泛化,結果就是平臺之間越來越缺少差異化了。

如今快手光是日活躍用戶就接近4億,月活躍用戶有6億多。這是什麼概念?中國網民數量不到11億,有一半左右的人,每個月至少會用一次快手,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天天用。而抖音月活超過7億,B站超過3億,小紅書也剛剛突破了3億。

這意味着從絕對量上來看,無論是哪一個平臺,都足以稱自家用戶爲中國網民的基本盤。

既然大家都是基本盤,那麼自然就會長得有點像。

從歷史來看,「泛化」是幾乎所有平臺發展的必經之路。而在未經泛化之前,它們更多被叫做「社區」。

什麼是社區?社會學家有上百種不同的定義,但大部分都包括一定的人口,一定的地域,一定特徵的文化,一定類型的組織,由這些要素構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

而在互聯網上社區的定義也是類似的,只不過地域變成了賽博空間,可能是一個網站、一個app,或者是一個聊天羣組。

綜合來說,互聯網社區有三個核心要素:人羣,共同文化,以及一定的互動方式。

在早年PC互聯網時代,曾經出現過非常之多的社區,從大而全的論壇,到聚焦某一興趣的貼吧,甚至不同的城市都會有基於本地人的網絡社區。

在這個時代,人羣規模是次要的,共同文化是最重要的。

甚至可以說,在那個互聯網還不普及的時代,只要能上網,成爲網民,大概率就具備了一定的文化共識。因此,社區是非常容易建立的。

而網絡社區的互動方式,則是協作。

網絡社區發起的初期,幾乎都帶有很強的協作性質。例如在早期,許多論壇和社區,一般都會建立類似資料庫一樣的存在,數碼論壇有各種數碼產品的機型資料庫,體育論壇有球員和球隊的資料信息,這些都是社區成員協作搭建的。

此外,通過協作和內容創建,社區彌補了大衆傳媒領域裡許多無法取得的信息,例如遊戲、動漫等等。最終,許多網絡社區成爲互聯網上的信息富礦。

當然,社區的管理,類似論壇版主建立社區制度,管理髮帖刪帖,也是一種協作。

哪怕是如今主流的平臺,如B站、知乎、大衆點評,早年間都有很強的協作性質。大家在這裡分享資源、沉澱知識。可以說,社區是一種真正具備烏托邦屬性的東西。

03

關於社區泛化這個話題,我在網絡上看過不少分析,大部分都在集中討論人羣擴大,導致社區文化被稀釋。

這個事情是沒錯的,但是這樣的論述,缺少了一個關鍵的節點,就是互動方式的變遷,也就是人們不再協作了。

我們常常低估了協作的重要性。協作的本質是一種創造,而創造,尤其是在無經濟利益驅動下,自我驅動去進行創造,是非常困難的。

即使協作是一個社區的核心互動方式,能參與協作,產出正面價值的成員也是很少的。而隨着社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非協作人羣參與了進來,更加會增添協作者的壓力。

這個屬性在論壇時代非常明顯。隨着用戶越來越多,版主不得不花更多時間用在管理論壇,刪除水帖,維持秩序上。甚至不得不專門設置水區,擴大管理團隊。

此時,以協作爲互動方式維繫的社區,就會達到它能力的上限。

接下來的路徑,無非是三種,也就是在人羣、共同文化、協作這三者裡,放棄其中一種。

放棄人羣,意味着不再接納新的成員,守住原先的寫作方式和文化認同。短期能讓社區成爲一個小而美的存在,但長期來看,也意味着不再有新陳代謝,最終必然走向消亡,這是個自殺選項。

放棄協作,意味着不再追求社區成員的價值產出,也不追求成員之間的社交連接,最終喪失社區的屬性,成爲一個非用戶主導的產品,最典型的就是優酷,從可能成爲中國YouTube的網站,變成了一家電視臺。

最後,是放棄共同文化,這意味着不再追求共同的價值觀念和審美偏好,逐步走向多元化。但是一旦放棄了文化,就等於喪失了一個社區最爲倚賴的「標籤」。沒有共同文化,大家爲什麼還要聚在一起協作呢?

知乎當年的開放註冊,b站的去二次元,都是比較典型的案例。

那麼社區的泛化註定無解嗎?

這裡我們引入一個新概念,叫平臺。

04

關於平臺的誕生,要從互動方式講起。

在社區中,能參與協作,產出價值的,如果永遠是少數人,那麼這些人就會和普通的社區成員區別開來,成爲兩個物種,彼此之間產生新的,不對等的關係。

於是新的社區形態就產生了,這兩個物種可以簡單將其稱爲「kol」和粉絲。

在這個形態裡,kol負責創造價值,而粉絲負責消費價值,協作,不再是唯一的互動方式,甚至不再主流。雙方變成了供需交易的關係。

而平臺,就是供需交易發生的場域。

如今,我們發現一切都是平臺。但有些平臺是原生的,比如淘寶、滴滴,本來就是用來做生意的。但還有一種是由社區轉化過來的,主要是內容平臺,比如B站、知乎。

像抖音、小紅書,雖然它們作爲社區的歷史很短,但如果我們回到2017年看抖音,回到2018年看小紅書,依然可以從它們身上找到社區的影子。也可以歸於這一類。

當社區轉換成平臺,互動方式從協作變成了交易,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比如人羣泛化的問題。能參與協作的人少,但能消費內容,消費價值的人很多啊。如果只是來消費,那麼再多用戶,平臺都能吃得下。

再比如文化的問題,以前你覺得人多了,社區文化就稀釋了。但是在平臺階段,你只需要kol羣體守住共同的文化和價值觀,那麼整個平臺就能維持一個基本的「標籤」。

於是,無論是創業者還是投資人,都發現,平臺這東西好啊,比社區先進多了,於是紛紛從社區轉型平臺。

但是呢,事情不是這麼簡單的,平臺也不是你說轉就能轉的。

中間有很多門檻要跨過。

比如消費模型。在我們普遍沒有內容付費習慣的大環境裡如何設計消費模型,讓人們有足夠動力繼續創造,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

這中間,廣告商的引入,在線支付的普及,4G的興起和風投的介入,都扮演了重要作用。當然,有很多平臺直到現在也沒搞定這個事情。

另外還有產品形態的門檻,過去的互動形式都是發帖回帖,還是保留了大量的「協作」印記,這些都要拿掉,改成點贊、收藏、轉發、打賞這些更具備「消費」屬性的互動方式。

也有不少平臺一直沒有設計好產品形態,最終影響了發展模式。

總之,從社區到平臺的轉化,並不是那麼容易,反而是九死一生。

這裡要補充一句,社區和平臺並非涇渭分明的兩個東西,相反,即使在如今的抖快紅B,依舊保留了許多協作共創的屬性,而哪怕是最早期的社區,也有kol和粉絲的存在。

05

那麼,平臺之間爲什麼越來越相似了呢?

就在過去的社區大量轉型平臺的同時,另一個趨勢也在悄然發生,那就是智能手機的普及和風投資本大量涌入中國的互聯網行業。

這兩件事合在一起,結果就是大量新網民涌入互聯網,行業進入了跑馬圈地,擴張用戶的奔騰年代。而社區轉平臺本身就需要擴充用戶,尤其是擴充消費者,於是用戶數過億,月活過億甚至日活過億的平臺陸續出現,直到現在,大家手上都握着幾億用戶,都算得上是網民基本盤。

既然都是基本盤,那麼需求也必然越來越趨近。

很多人對這些平臺有個誤解,提到小紅書就是手握咖啡整天啥也不幹就是citywalk,提到快手就是鐵鍋燉自己鞭炮炸褲襠,提到B站就是二次元宅男宅女。

這些個刻板印象不能算錯,但絕對不是什麼負責任的說法。

首先,平臺上kol的表達,和大部分粉絲的狀態,完全是兩件事。一個平臺上能穩定輸出價值的人,和普通消費者的數量之比,可能是99比1。不能拿1%的內容來套99%的人的狀態,這是個最簡單的數學問題。

再想想看,大家都幾億用戶,不太可能出現某個平臺的用戶與另一個平臺的用戶完全處於「有我沒你」,完全互斥的情況,也不可能出現某幾億人的品位完全高於另外幾億人,價值取向與另外幾億人完全不同的情況。

事實上,大部分人可能會同時使用2-3個軟件。

既然大家的用戶都是基本盤,而在供需交易的模型下,創作者必然要討好消費者才能賺到人氣和錢,那結果就是平臺內容越來越相似,輿論環境也越來越相似。

這就回到了我們開頭的結論。

所謂的「生活」、「煙火氣」、「凡人心」之類的概念,只是因爲這些詞兒最大,屬於萬能的片湯話,啥都能包得下。我追星看劇也是生活,打飛盤玩槳板也是生活,捕魚種地也是生活,每天在會議室和領導吵架也是生活。

啥不是生活呢?什麼不是煙火氣呢?誰又不是個凡人呢?

06

但是真正值得我們警惕的,還在這些詞之外。

這裡我簡單說三個點。

隨着社區逐漸淡化,平臺越來越強勢,也變得越來越相似,我們會發現,主流的賽博空間開始變得越來越無聊。加上算法的精確投喂,我們會發現,所有的平臺,刷起來都沒啥區別。你喜歡體育,快手也給你推體育,小紅書也給你推體育,博主也都是那麼幾個人,大家都搞一處水源供全球,一條視頻來回發。

但是呢,這些內容又都聊不深講不透,形式也大同小異。

就像很多城市,雖然大家天南地北,叫不同的名字,有不同的地理位置風物特徵,但走進去一看,都是差不多的鋼筋水泥,寬馬路大高架,公建化立面配封閉式小區。小區外面也都是差不多的蜜雪冰城和正新雞排。也不是不好,就是沒勁。

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就是所謂的「生活」、「凡人」,看似美好,但背後也存在着某種霸權,也就是所謂「平凡」的霸權,它要求你接地氣,但不可以土,不可以奇葩。它要求你表現出美好,但不能懸浮,不能昂貴,不能做作。

像我這種熱衷於在各個平臺圍觀吵架的人,如今也總結出一個結論。今日的互聯網爭吵,大部分最後會演變爲「凡人」之爭。即我的生活才代表大衆,而你的不是。

關於互聯網罵戰的歷史以及今日的罵戰是如何形成的,大家感興趣的話,我會專門做一期聊聊。

這也是爲什麼互聯網平臺們都熱衷於標榜「生活」,並且要寫進自己slogan的原因。

最後,也是我最想說的一點。

「生活」很好,「煙火氣」也很好,但透過手機,你永遠只是生活的觀賞者。任何一個平臺,越是鼓吹「這裡有真實的生活」,越是把一個生活包裹起來給你看,你只能看到一個切面,你走不進去,也體驗不到。

前幾天看《鹽鎮》,作者易小荷在後記裡寫道:鹽鎮和我生長的自貢市區相距不過十幾公里,很難想象,此前數十年,它是我對中國一無所知的那部分。

手機裡的煙火氣,不能真正撫慰任何人的凡人心。平臺上那幾百萬種生活,也都不是真正屬於你。你能擁有的,只有放下手機後,唯一屬於你的生活。

參考資料:

《重新認識社區、社羣及社區社羣電商》——白樹shu

《在線社區的死與生》——Yourseeker

《小紅書是當下時代精神的樣本嗎?》——T中文版

小紅書十週年內部分享

關注IC實驗室視頻號

B站:IC實驗室

微博:IC實驗室

公衆號:IC實驗室

全網同名,歡迎來撩?

商業世界的有趣就在這裡。

關注大衆消費,互聯網商業和流行文化,分享拙見與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