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洋攻微脂體新藥 國際追捧
東洋製劑研發中心資深副總經理胡宇方(左)、臺灣經濟研究院所長孫智麗(右)。圖/杜蕙蓉
東洋微脂體、長效微球藥品
新冠疫情爆發,mRNA+微脂體技術成趨勢,東洋製劑研發中心資深副總經理胡宇方5日表示,現在兩個取得緊急授權使用覈准的mRNA疫苗,便是採用Lipid-Nano-Particle(LNP)載體包覆的劑型,在未來可望延伸至抗癌藥物發展下,公司目前有兩個跨國合作案正在洽談。
胡宇方說,疫情爆發,讓LNP技術「彎道超車」,這次如果沒有LNP,mRNA疫苗也不會有,這項製程十分龐大,複雜度、困難度和開發一種新藥來說相差無幾。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資深基金經理人廖昌亮指出,微脂體技術很困難,如何把成分包進去,又能夠緩慢釋出是難點之一,另一難點就在量產,不像口服或針劑很容易混合,且隨着產量大小不同,也需要調整參數,但調整後,並不代表能生產出成功的藥品。他說,mRNA如何運用微脂體技術將會成爲未來趨勢之一。
胡宇方指出,微脂體平臺近年蓬勃發展,原本只能包小分子,現在已經發展出能夠包大分子,未來微脂體的產品將會更爲豐富。東洋有完整的微脂體技術平臺,從開發、量產能力和國際代工經驗,加上握有可降低副作用、控制藥物緩慢釋放的微球劑型藥物傳輸技術(DDS),成爲國際藥廠爭相與東洋合作的原因。
目前東洋鎖定開發的微脂體與微球體技術平臺,已有八項藥品開發中,微脂體產品包括治卵巢癌、乳癌及多發性骨髓瘤的Lipo-Dox、全身性黴菌感染AmBisome、轉移性胰腺癌Onivyde和治多發性硬化症的ENX-201;微球體藥物則有治前列腺癌Lupron、精神疾Risperdal、用於鴉片類或酒精成癮患者Vivitrol和肢端肥大症的Sandostatin,這些成果陸續將在未來一到三年陸續顯現。
胡宇方還透露,已有兩個治療癌症的LNP劑型藥物術正在洽談,可望爲未來營運添加動能。
臺灣經濟研究院所長孫智麗認爲,除了新藥外,一些專利過期的特殊劑型藥品,其生產技術門檻高,國際上能提供與原廠品質相同的藥廠屈指可數、市場競爭程度相對低,深具藍海特質的開發價值及市場潛力。因此,爲增加藥品價值、提升製藥競爭力,應將「創新技術平臺」納入《生技醫藥發展條例》,鼓勵廠商透過創新技術平臺或創新制劑技術進行藥物開發與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