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冷知識】古早捕魚方式大公開!牠一神技「遇誰吸誰」成漁民心頭好
哈囉大家好!我是帽帽!
你知道嗎?在古代沒有現代化捕魚器具時,漁民會訓練其他鳥類或魚類幫忙捕魚唷!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人類與動物們捕魚的冷知識吧!
日本瀨戶內海生產章魚,約在2500年前日本沒有任何高科技捕魚器具,但漁民發現章魚有藏在洞穴裡的習性,就利用燒製而成的陶壺,在壺內放置螃蟹、貝類或小魚爲餌,放進水裡藉此捕獲章魚。 當陶壺被漁民從水裡撈起時,章魚受到驚嚇會想往壺內更深處鑽而不是從洞口逃脫,讓漁民手到擒來!
要用力將章魚從罐里拉出來也是非常困難,但只要撒一點鹽或濃鹽水,章魚就會自己從陶罐裡爬出來了!
這也是寶可夢裡的鐵炮魚進化後會變成章魚桶的原因,其實鐵炮魚是被吃掉了吧🥲
鮣魚又稱吸盤魚,因爲他們背上有個吸盤,是成長過程中由背鰭長成的,有遇到什麼吸什麼的習慣,吸附後會隨着宿主四處吃吃喝喝。
鮣魚沒有特別喜好的吸附生存,但真要做比較的話,吸附在鯊魚身上是最合適的,因爲鯊魚遊速快且食量大,吸到鯊魚直接變成鮣生贏家!
在西印度洋的肯尼亞海域Kiwayu島、東非桑給巴爾島與古巴漁民等,會將魚線穿過鮣魚的尾巴,然後投入大海,利用鮣魚這種遇誰吸誰的特性來捕魚。
鸕鶿捕魚是一種傳統的捕魚法,根據史料紀錄,5世紀秘魯原始居民就使用鸕鶿捕魚。960年,鸕鶿捕魚已經被中國與日本使用,這種捕魚法也有被其他國家使用。
鸕鶿是一種很會游泳的水鳥,可以潛入水中捕魚。漁民訓練鸕鶿捕魚,並將鸕鶿的脖頸繫上草繩,防止鸕鶿捕到魚後馬上吞掉,這種捕魚方法對鸕鶿是極爲不友善的,所以現代已經漸漸減少使用,大多不使用繫繩,僅作爲表演供觀賞者欣賞。
參考連結: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