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石私房釣點 30分鐘15只烏魚上鉤
嘉義縣東石鄉港墘排水堤岸釣況極佳,是釣客之間流傳的私房釣點。(張毓翎攝)
嘉義縣東石鄉港墘排水堤岸近來從清晨到下午聚集數十位民衆,且人手1支釣竿,來自彰化縣的黃姓釣客分享說,近日這裡釣況極佳,很有機會釣到野生烏魚、蝨目魚等魚種,是釣客們流傳的私房釣點,前天退潮時,光30分鐘內就釣到15只烏魚,其中最大尾還達3臺斤多。
黃姓釣客表示,29日一早原本打算到東石一處溝渠釣黑公(土種吳郭魚),經過港墘抽水站時,發現超過數十人在附近堤岸釣魚,有人說這一帶近日烏魚大咬,蝨目魚也蠢蠢欲動,於是當時決定留下來小試身手。
黃姓釣客興奮地說,那天上午釣況平平,因此下午他換到另一處,當時正逢海水退潮,30分鐘內居然就可釣到15只烏魚,令他大吃一驚,返家之後取出母魚魚卵,準備製成烏魚子分給親友。
有些釣客指出,這裡出現的野生烏魚是從沿海洄游至內陸產卵。不過,嘉義縣養殖漁業生產發展協會執行長陳泓碩推測,這些釣起來的烏魚,比起漁民從外海抓的野生烏魚,更像是養殖池裡的,可能是過去有養殖戶把生病的烏魚丟到大排,後來這些魚奇蹟似地活下來並繁衍後代。
嘉義縣政府農業處漁業科長張建成也對釣客說法抱持存疑態度,他說,抱卵的烏魚在每年冬至前後約1個月,纔會隨大陸冷高壓南移,洄游至臺灣西南部海域產卵;烏魚、蝨目魚、鱸魚、黑鯛等本來就是海里的魚,只是養殖業發達,可馴化在魚塭養殖,所以海域或感潮河段有這些魚羣是正常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