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卵留下一條「生路」? 超前部署效益有限

現代人晚婚,連帶晚孕,興起一波凍卵潮,但專家認爲實際解凍卵子的使用效益有限。本報資料照片

現代人晚婚,生育年齡也延後,有些女性因短期內無生育計劃,或是身邊沒有理想對象,爲了怕留下遺憾,因此選擇凍卵的方式,保留未來生育的可能性,等待日後適合的人出現。醫界專家、政府單位表示,凍卵可以讓女性依自己的節奏決定什麼時候當媽媽,但也可能因太晚懷孕而增加母嬰健康危害的風險。

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副部長黃泓淵表示,近十年來,凍卵技術大幅提升,進行凍卵的女性約有八成未婚,但實際解凍的使用率平均約百分之八,效益似乎不大,但凍卵是讓拚事業的女性保留一些機會,爭取生育的主動權。從使用率來看,大部分的人凍卵後,還是會先以自然懷孕爲主,並不會在婚後立刻採用試管嬰兒的方法懷孕。

凍卵,是爲自己存一個生育機會,黃泓淵說,這是目前保存生殖能力最有效的一個方法,但是凍卵並非百分之百能成功受孕,且太早或太晚凍卵效益都不高,到了一定的年齡,會嚴重降低生育功能,女性應把握三十五歲前的黃金生育期。

臺大醫院在二十多年前就開始提供凍卵保存的服務,是臺灣第一個開始凍卵的醫療院所,婦產科團隊於二○二二年八月在「生殖生物學與內分泌」期刊發表成果,院內二○○二到二○二○年的社會性凍卵的平均使用率僅百分之八點四,成功受孕且順利產下孩子只佔百分之三十一點五。

臺大醫院生殖內分泌科主治醫師楊乙真分析,過去有六四五位女性凍卵,五十四位解凍,部分民衆前來凍卵不只一次,希望多爭取日後成功懷孕的機會。

楊乙真表示,二○二一迄今,解凍人數三十一人,目前有三人追蹤活產生產、六人懷孕中,年齡以三十五至四十歲爲主。凍卵技術的問世,讓考慮生育計劃多一份保障,但她呼籲,女性應釐清凍卵的目的,考慮未來生育需求、是否會失去積極找對象的動力,畢竟這是屬於侵入性醫療,仍有感染風險。

凍卵是女性個人的選擇,但是太晚生育對孕婦有流產、早產、妊娠糖尿病等風險,胎兒發生先天缺陷的機率也隨之提升。國健署婦幼健康組副組長蔡維誼表示,生育有「年齡保鮮期」,建議有生育規劃的民衆最好還是趁年輕時生育,降低母嬰健康危害的風險。

行政院對於少子化議題,着重在優化養育,近來有部分縣市祭出凍卵補助的獎勵措施,但仍不得不考慮高齡生育的健康風險。從國內外的統計報告,冷凍卵子使用率不到一成,可以讓大家思考,雖然給單身未婚者帶來希望,但冷凍卵子到底是否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