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和爸有何區別?把兩字拆開才明白,怪不得古人稱父親爲爹爹

他或許從來不說愛你

卻總是默默守護

他是童年時的超人

是一生的鎧甲

那些說不出口的愛

都藏在他日復一日的陪伴裡

父愛如山又如傘

能爲你遮風擋雨

爹、達、

阿爸、爸爸...

關於“父親”有不同的稱呼

“爸”與“爹”有什麼區別?

兩者雖然都是父親的意思

還是有所區別

一起來了解——

反正不管“爸”還是“爹”,皆是“父”,因此想要搞清楚“爸”與“爹”,還得先從“父”這個字着手。

1

“父”讀音及其字形的由來

1. “父”字讀音的由來

《說文》曰:父,矩也;家長率叫者。

意思即:父親是家庭規矩的制定者,教育權利的執掌者,通常只要父親一出現,便都是板着臉,站在旁邊拿着棍子“撲撲”敲打的那個人,久而久之,棍子敲打發出的“撲撲”聲,便就成了“父”字的讀音,後來又因爲父親覺得不好聽,或者覺得叫“撲”有損形象,便又對“撲”音進行了改良,變成了“fù”。

2. “父”字形的由來

“父”其實在甲骨文中的意思即:拿着木棍或者石斧的人,因此“斧”與“父”的讀音很像。

“父”是負責保衛家園,打獵(在原始社會初期皆是以打獵獲得食物)的人,是力量與依靠的象徵。

2

“爸”讀音及其字形的由來

1. “爸”字讀音的由來

既然有了父親,爲何還要叫“爸爸”?

因爲在遠古時代,對於以家庭爲單位的個體來說,父親作用是非常明顯的,食物的來源,安全問題等等,都要依賴於強壯的父親。

所以,出於本能驅使,生存需要,子女們往往都要去“巴結”父親,以求得更多的食物與庇護,再加上相對於“父”,“爸”的讀音要簡單許多,對於剛出生不久,只會“咿、呀、啊、吧”幾個讀音的嬰兒來說,很容易上口,久而久之,“爸”便就成了父親的首選稱呼。

2. “爸”字字形的由來

瞭解了“父”,再來看“爸”,便就簡單多了,“父”下面加一個“巴”。

巴,甲骨文的寫法是:

像不像一個人長着一隻不成比例,又大又長的手,引申意思即:善於攀爬的長臂人。

大約在五千到三千年前,蜀地(今天四川地區)生活着一些瘦高的長臂人,他們在深山叢林中攀爬跳躍,身手十分靈活,由於他們能夠長時間“巴”(攀附)在樹上或者巖壁上,故又被稱作“巴人”,這就是蜀地也叫“巴蜀”的原因。

也就是說“巴”實際上就是攀附,附着的意思。“父”下面加一個“巴”,意思即:持石斧的父親,值得依靠,攀附;很符合父親在家庭中的“身份”與“地位”。

就這樣,父親的第一個稱呼“爸”字便產生了,至於爲何讀成“bà”,是取“父”的調與“巴”的音組合而成。

3

“爹”字的由來

與爸字不同,爹雖然也是指父親,但準確地說不是每一個父親都能被稱爲爹的,原因很簡單,與爹字中的“多”有關。

甲骨文中的多字,字形採用“重夕”會意。從甲骨文到楷書,都是兩個“夕”相重,就是“重夕爲多”。清代國學大師王國維認爲,“多從二肉,會意”,就是商朝人祭祀之後要分胙(祭祀用的肉)肉,得到多塊肉的即爲“多”。通常來說,古人以“三”或以上爲“多”。

父與多合一,顯然不是說多個父親,而是父親有多個子女,即“有三個以上子女的父親”。如果父親一輩子只生育了一個或二個孩子,這種父親不算“爹”。因此,準確地說被稱爲“爹”的父親,往往都是生育了三個以上的孩子。

同時,爹字還有另一種解釋,與奢侈之侈字有關。“侈”字由單人旁與多字組成,“人”指“主人”,“多”指“一羣隨從”,“人”與“多”聯合起來表示“主人外出時帶有多個隨從”。因此,將“人”換成“父”,就是指一位父親外出時帶有多個子女隨行。

不過,在鄂皖蘇贛等地,一般是稱呼祖父爲爹,大概是取爹字之多的“多重父輩”之意吧。

可見,無論爹字如何解釋,有一點可以肯定,當爹代表父親時,就是有多個子女的父親才爲爹。

綜上,爸字取巴意,含有巴望、盼望之意,而爹字取多意,更多地體現了多個子女之意。

在古代社會,中國人追求多子多福,爹字恰好契合這種心態。因此,嚴謹地說,雖然爸與爹都表示父親,但內涵卻有不小的差別。

其實,無論是甲骨文、金文,還是竹簡木簡,書寫材料的珍貴,刻寫文字的繁瑣,都讓古人極爲重視每一個漢字,讓每一筆一劃都具有深刻的含義,爸與爹字的下部截然不同,顯然大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