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業人才荒!50年代中製招考素人演員 比演技更比魅力

1955年中國電影製片廠招考演員進入複試,圖爲通過複試考驗的準女星們合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55-08-21 陳明輝)

1951年,中國電影製片廠遷至北投復興崗(原日軍賽馬場),並着手開始搭建攝影棚、錄音室、行政大樓、資料庫等建設,最早主要拍軍教片、紀錄片,到80年代也有連續劇、歌仔戲等製作服務。

由國防部管理的中國電影製片廠,與省政府的臺灣電影製片廠,以及黨部成立的中央電影公司,同爲臺灣早期的三大電影製片廠。雖說有三大製片廠,但臺灣早期的電影產業卻曾經面臨人才的問題。就黑白片的技術來說,從洗印、攝影、佈景、配音等項目,很少人能對歐美電影技術的進步有所瞭解,再說到劇本、演員等方面,也同樣有着人才培育的問題。當年的報紙影評,就曾表示國內電影雖不斷力求進步,但相較其他國家在電影發展的躍進,略顯得保守、緩慢。

1955年中國電影製片廠招考演員進入複試,圖爲通過複試考驗的準女星們合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55-08-21 陳明輝)

1951年,中國電影製片廠在北投的新廠落成,推了臺灣電影一大把。新廠落成後,便招考演員拍攝《洛神》,從聲音表情、姿態表情等各種演技考驗作爲評選,當時的中制積極尋找本土演員,也讓不少憧憬銀幕舞臺,卻沒有演戲經歷的男女都有逐夢的機會。當年在報紙上,也曾登報招考的情形,介紹當時入選演員的家世、經歷,輿論關注度不亞於中國小姐。

到了1955年,更可看出臺灣電影業的轉變與發展,中國電影製片廠在1955這年內,已完成與即將完成的新電影已有10部以上,開創了當時電影事業的最高紀錄。在培養新人方面,除了招考演員,其他人才的培育,教育部也開辦藝術學校,其他電影公司也紛紛成立劇團,對於早期的臺灣電影產業,這說明製片事業日益成熟,漸漸反映民衆對電影娛樂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