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國產劇看到衛生巾,《山花爛漫時》讓多少大製作“臉紅”

文案 |天天

編輯 |南楓

好演員的格局到底在哪裡?

看到宋佳對同行的祝福,我才真正看透中生代女演員之間的惺惺相惜。

到底什麼才叫“大女主”?

活動頻頻缺席,從不在乎外界的嘲諷,再次亮相直接拿下飛天獎榮升視後的趙麗穎,是大女主。

演戲30年,歸來仍是配角。

卻依舊能爆款頻出,爲每部劇增添自己最大的光彩,讓人物鮮活到個個出圈。

看到合作的青年演員獲獎,滿臉欣慰的劉琳是大女主。

明明在口碑王者作品中是女主,看着女二拿遍榮譽,只覺得是對方的實力。

儘管連入圍的資格都沒有,依舊大大方方發送祝福的宋佳,也是大女主。

畢竟斤斤計較從不是姐的風格。

當下,宋佳正有一部大女主劇在熱播之中——

《山花爛漫時》

該劇已經迎來了爆棚的口碑,只不過上星央一排播有些複雜,同時還有其他衛視的聯播。

當下最新也才播到16集。

然而,該劇幾乎每集的劇情都能讓觀衆眼前一亮。

要我說,《山花爛漫時》真的是人物傳記改編的標杆——

思想超前、三觀正確,拒絕“衛生巾羞恥”

連生活中都總是被用“姨媽巾”代替的“衛生巾”,竟然就這麼大大方方地在電視劇中講出來了。

學生寧華(楊顏嘉飾)從小就被當男孩養,在這個重男輕女嚴重的大山中,寧華甚至以自己是個“假小子”爲傲。

結果,忽然有一天,她發現自己生理期到了。

無法接受事實的寧華,躲到了山頭上不願意見人。

誰都找不到寧華,結果張桂梅一看她褲子上的血漬,瞬間懂了。

接下來張桂梅爬到山頭,對寧華說的話,個人覺得,算是可以在學校給學生們反覆播放教育的水平。

她先是從布兜子裡掏出一個小冊子,翻開來給寧華看。

本以爲得了絕症的寧華,總算釋然了一些:

月經。

隨後,張桂梅又從布袋裡,掏出了兩包衛生巾,讓孩子拿着用。

這衛生巾在寧華這就像燙手似的,她條件反射般,將這個東西塞回到張桂梅懷裡。

在張桂梅詢問後,寧華才一臉嫌棄地表示“好丟人”。

張桂梅氣不打一處來,又將這兩包衛生巾,直接懟回到寧華的手裡。

“女的都來,都一樣!”

話糙理不糙,可這些話似乎並不能安慰寧華。

張桂梅看出來,是大山裡重男輕女的思想影響了寧華。

在她清清楚楚感受到自己是女孩時,覺得丟人又羞愧,一時之間難以接受這種事實。

她留着短頭髮,長得又高又壯,說話粗聲粗氣,就以爲這樣纔是男孩子的樣子。

實際上,沒有人規定男孩該什麼樣,也沒人規定女孩子該是什麼樣的。

“只要你不危害社會、影響他人,這是你自己說了算的。”

看到這我真是感慨萬千。

有多少孩子就在這一步上,對性別的認知發生了錯誤。

月經不是什麼髒東西,胸部的發育也只是人體構造不同。

我想,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這種彆扭的時候,只有這種正確不迴避的引導,才能讓孩子正常看待這些問題,也爲後面對“性”的正確認知打好基礎。

就這麼正常地拍了出來,堂堂正正播了,這樣反而不會讓人感到彆扭。

人民日報點名表揚,這纔是女性題材該有的樣子

從宣傳期間不被看好,到逐漸口碑回溫,再到各大官媒下場表揚。

在我看來,《山花爛漫時》讓觀衆看到了正劇的光,那不是刻意追求正確、強調旋律,而是用真真實實的小事,一步步帶領觀衆入戲。

劇中有太多情節和臺詞,讓人記憶猶新了。

比如穀雨被騙到洗腳城打工,因被揩油發生了衝突,當警察嫌棄地責怪她時,張桂梅直接回懟:

“洗腳城上班咋的了?那是她的自由,不是她被欺負的理由。”

隨後,她扭過頭問陰陽怪氣的男人,男人心虛地表示“只招女的不招男的很奇怪”。

張桂梅舉起手臂指向“風采榜”,輕而易舉地用“男性優先”懟的別人啞口無言。

看得我都忍不住在心裡直喊“太爽了”。

再比如,面對女學生早戀。

編劇沒有刻意指責學生的不對,所有教師都沒有采用“說教”的方式。

張桂梅也沒說什麼,聽到倆人說要高中畢業,直接去縣城打工掙錢。

她腦瓜子一轉,竟然給男孩介紹了一個搬磚的工作,讓他提前體驗一下人生。

沒有任何一個人,明着表示“拒絕早戀”,而是理解孩子的叛逆和青春懵懂,用合適的方式進行引導教育。

別看這是一部大女主劇,可其他男性角色也是非常鮮亮的。

副縣長看起來油嘴滑舌,也會得過且過,面對大山裡的陋習從未想過要改變。

在飯桌上倒是挺使勁。

但,要真有事了,這老哥絕對不會含糊。

當領導來話裡話外表示工作不到位,副縣長首先站起來,開口就是攬責。

站在後面的教育局局長也是一樣,這哥倆貢獻了大多數笑點,工作上也是盡心盡力,不僅對張桂梅十分尊敬,而且還給予了很多幫助。

還有斯斯文文的陳四海老師。

一打眼就是個書呆子,但,爲了女高也付出了全部。

當得知上面要撥款八百萬時,他情不自禁地拉住了張桂梅的雙手,激動到淚流滿面、說話都變了聲調。

在這部劇裡,我們能看到所有人對張桂梅校長的敬仰。

劇中的各種細節,以及其他人物性格的設定,都在向觀衆展現製作班底的用心。

怪不得劇版能有如此高的呼聲。

結語

總有人問既然有紀錄片,還要改編成電視劇的意義究竟在哪裡。

《山花爛漫時》已經做出了足夠詳細的解釋。

張桂梅校長的事蹟人盡皆知,但,真正看完紀錄片的又有幾個人呢?

劇版做出了一些改編,保留了幾乎所有的小事,能讓更多觀衆瞭解,並深入感受張桂梅的精神,這,就是意義。

副縣長和局長對經費的來源,一句“張桂梅化緣化來的”,遠遠沒有記賬本上豆花店貢獻的30元錢來得更加震撼。

學習好又要強的孩子,選擇去洗腳城打工掙錢,張桂梅沒有責備,而是淡然的一句“你自己選擇的,不後悔就好”。

都覺得00年後時代已經發展起來了,咱們中國感動人物張桂梅校長,究竟做到了何種地步,才改變了衆多大山女子的命運?

教育的正確方式又是什麼?

說來說去都比不過那麼一句:

好好吃飯,別總吃虧。

南楓娛樂圈

有品質的娛樂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