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如何尋找新增長?劉守英等學者:推動以地謀發展模式轉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洪曉文 廣州報道

10月26日,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地方政府與高質量發展”論壇在中山大學嶺南堂舉辦。本次論壇由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中山大學嶺南學院、中山大學中觀經濟學研究院、中山大學中觀經濟學與區域產業協同發展重點實驗室承辦。

面對國外複雜嚴峻的風險和國內多重因素交織疊加帶來的增長挑戰,尤其是房地產下行對地方經濟的衝擊和影響,自今年初起,中國各地方相繼釋放各種政策“大招”,全力拼經濟,尋找新增長。論壇上,多位知名經濟學者圍繞地方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進行探討。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原院長劉守英提出“以地謀發展模式的轉型”,並認爲土地制度是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重要的制度安排,以地謀發展模式包含土地推動的經濟增長、土地推動的工業化、土地推動的城市化和土地資本化與土地融資四個方面。

劉守英指出,現階段,工業用地的需求下降與結構變化,低價供地問題凸顯,以地謀發展模式需要進行轉型。因此,他建議,“要想實現以地謀發展模式成功轉型,就要堅定做好土地功能轉變、地方政府債務化解與銀行金融風險防範、土地融資制度改革和土地市場化改革。”

對於地方經濟動能轉換的路徑,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原秘書長張燕生則進一步指出,地方競爭是推動制度型開放和改革的重要因素,地方競爭在推動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全球新產業政策、新保護主義、新政府幹預形勢下,中國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其中,地方競爭如何創新轉型發展是新問題。

張燕生強調,新形勢下地方發展轉型需要擴大內需,不僅要支撐中國現代化發展,而且要爲世界增長做貢獻;同時要把握新能源革命、綠色革命、數字革命創新發展的新賽道新風口。張燕生進一步指出,國企、民企、外企都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地方經濟動能轉換是關鍵環節。他認爲,在地方發展轉型過程中,“新質生產力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爲核心標誌,要以此爲契機在粵港澳大灣區形成高質量發展合力。”

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經濟增長研究院院長沈坤榮分析到,隨着中國經濟總量增長的不斷擴大,技術結構、產業結構、金融結構、人口結構、區域結構、社會結構都在不斷變化,使得經濟增長的約束條件與傳導機制發生了變化,一方面,宏觀經濟政策進行適應性調整,另一方面,以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推進高質量發展。

從地方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背景來看,沈坤榮認爲,全球經濟運行不確定性增強,而國內經濟正在轉型,具體表現爲產業形態、經濟形態和社會形態的轉型,因此,宏觀治理應根據經濟發展階段演變進行適應性調整,即“需要推進治理體系現代化與治理能力提升,重中之重是要統籌做好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

廈門大學王亞南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海強從地方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視角,談及面對國有大行的競爭,區域性銀行應當探索如何在數字化轉型中保持自身特色和優勢,主動尋求通過技術創新提升服務效率和客戶體驗,並探索與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他建議,“國有大型銀行可以利用其金融科技和數據資源優勢,賦能中小銀行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質量,優化普惠金融市場環境”。

據瞭解,此次會議還頒發了第一屆“中觀經濟學青年學者獎”。中山大學經管學部主任李善民指出,中觀經濟學致力於探索區域政府經濟行爲,推動中國自主經濟學知識體系的建設和發展。爲促進區域政府經濟行爲領域的青年學者成長,併產生未來30年有較強國內外影響力的理論創新成果,中山大學於2024年設立“中觀經濟學青年學者獎”,以表彰該領域青年學者的理論貢獻。該獎項每年評選一次,每次1-2名,每位獲獎者在評選當年一次性獲資助金額10萬元人民幣,其指導的博士生團隊次年獲資助金額5萬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