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層下陷減緩一半 水利署防治現成果
水利署出動地層下陷監測儀,現場講解如何透過儀器監測得知地盤變化,民衆聽得很專注。(許素惠攝)
雲嘉彰地層下陷嚴重,並危及高鐵行車安全,水利署多年努力防治,已由年均下陷最巨7公分餘,減緩至今年只有3公分,下陷面積也從1000多平方公里,大幅縮減至375平方公里,最危險的高鐵和臺78線交會處因減重亦獲得控制。
水利署下午在雲林布袋戲館發表地層下陷防治成果,搬出大型地盤下陷監測儀器,並設計摩天輪等各種闖關遊戲,寓教於樂認識地層下陷及防治方法等。
雲林副縣長張皇珍指出,雲林沿海地區曾下陷達200公分,而內陸也有160公分,十分嚴重,謝謝中央協助搶救消失的地平線。立委張麗善強調防治的重要性,但反對以良田種電。
水利署水文技術組長簡昭羣特地感謝雲林、彰化縣府、水利會等共同防治。他表示,雲彰原本總水井量多達31萬口,換算彰化平均8人就有1口井,雲林共16萬口井,平均每4人就有1口,經縣府和水利會清查控管1000多口高出水量深井,同時啓用湖山水庫,下陷顯著趨緩。
簡昭羣說,雲彰嚴重下陷區面積,已從20年前的1000平方公里,減少到今年375平方公里,每年總平均下陷深度也從原本7公分下降到3公分,成效良好。
執行監測下陷情形的綠環公司總經理洪偉嘉說明監測方法,系以GPS與雷達干涉及監測井系統,從空中、地表、地下同步監控地表與地下地層和地形變化,1990年至2000年間是雲林下陷最嚴重年代,下陷量深達15公分,2003年間褒忠仍有12.2公分,經過地表高耗水水井控管,高鐵沿線兩側3公里黃金廊道旱作獎勵,與高鐵土庫段減重,今年測得下陷量只有5.6公分,改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