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趨勢雖降 公衛專家:臺南這2區疫情「微升溫」

臺大公衛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表示,雖然登革熱疫情出現下降趨勢,但仍有關廟、新化2個區域疫情「微升溫」,應在個案數較少、能以公衛措施介入時儘快控制病情,以免持續擴散。記者季相儒/攝影

爲防止登革熱疫情升溫,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帶領工作隊至臺南坐鎮。羅一鈞本週表示,疫情已經連續三週下降,有信心達到10月底病例數降至每週新增1100例左右的目標。但專家表示,雖然登革熱疫情出現下降趨勢,但仍有關廟、新化2個區域疫情「微升溫」,應在個案數較少、能以公衛措施介入時儘快控制病情,以免持續擴散。

臺大公衛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今表示,根據研究團隊監測,臺灣登革熱疫情最近二、三週出現下降趨勢。原因除氣溫下降以外,也與臺南登革熱疫情受到控制有關。不過,雖然整體趨勢下降,但針對臺南疫區的登革熱動態監視,仍應持續進行。

陳秀熙進一步說明,臺南登革熱疫情降低,主要是因爲仁德區、永康區、安南區,這3個最多感染個案的地區,登革熱確診人數逐漸下降。若以疫情發展曲線,分爲「小流行/新疫情」、「擴散區」、「持續區」、「趨緩區」,可發現仁德區、永康區、安南區已變爲趨緩區,仁德區個案數低於50,疫情收斂良好;永康區雖仍有200案例,但疫情受到控制;安南區感染人數則約170人。

不過,陳秀熙表示,臺南仍有2個區域屬於疫情趨勢正在上升的擴散區,分別是關廟區、新化區,均由小流行區域,進入擴散區,但目前個案數仍少,有機會提前部署防疫措施,應儘快將該區從擴散區將至持續區或小流行區,以避免疫情蔓延至其他地區。此外,個案數量在100人以上的區域,也應該儘快設法下降,將其控制爲趨緩區。

「臺南防疫成功的原因,雲端關懷平臺是一大功臣。」陳秀熙表示,從9月22日上路以來,該平臺服務1935人次,平均每人關懷3.8次。團隊分析,平臺關懷對象明顯女多於男,女性當中又以40至49歲接受關懷者明顯較多。至於確診民衆反映的症狀,男女無明顯區別,但多以嗜睡爲主,且10至29歲比例高,是否與數位使用技能有關,需要進一步鑑別診斷。不過疾病通報仍可作爲評估重症影響時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