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專家:印度尚難成爲“全球工作臺”
參考消息網10月28日報道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網站10月23日刊發題爲《下一個世界工作臺仍在吱吱作響》的文章,作者是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外貿和發展經濟學家、基爾大學名譽教授羅爾夫·朗哈默。全文摘編如下:
印度政府雄心勃勃的“印度製造”計劃已推出十週年。自2014年以來,該計劃一直致力於使印度成爲25個選定的工業產品部門的全球工作臺,進而成爲整個製造業的全球工作臺。
與2014年的初始狀態相比,該計劃無疑取得了成功。總理納倫德拉·莫迪領導下的政府成功破除了聯邦制國家印度充滿阿諛逢迎且往往反市場的官僚主義,放開了勞動力和資本市場的限制,爲外國投資者進入印度市場提供便利,投資改造破舊的基礎設施,並促進了國內外市場的技術轉讓。
在世界銀行現已停止發佈的全球營商成本排名中,印度從2014年的第142位上升到2020年的第63位,但仍遠遠落後於中國(第31位)。印度龐大的國內市場如今對進口的開放程度(2022年進口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2%)遠高於幾十年前(1970年佔5%)。
但時至今日,印度仍遠未擺脫尼赫魯·甘地家族時代經濟成本高昂的進口替代政策。相比小市場,印度龐大的國內市場可以將進口替代政策的成本推向更遠的未來,印度也可以成爲在工業領域對國內外投資者更具吸引力的內部市場,但卻無法成爲世界的工作臺。不僅如此,從印度進口關稅的水平和結構可以清楚地看出,該國仍在推行進口替代政策,爲出口設置了障礙,因此成爲世界工作臺的目標仍任重道遠。
在這方面,與中國的比較再次對印度不利。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數據,印度對工業產品徵收的最惠國關稅平均爲13.5%,而中國爲6%。進口關稅結構也不利於使“印度製造”成爲一種工作臺模式。在某些行業,前期投入品的關稅高於終端產品關稅,從而降低了對終端生產的保護,但總體而言,加工過程中關稅增加帶來的升級效應更爲顯著。這意味着印度無法像中國一樣在所有加工階段都成爲世界的工作臺,而仍只是醫療產品等少數特定行業具有競爭力的供應商。
印度近一半的勞動力仍在農業部門工作。由於技能要求不同,將他們轉移到工業部門以實現“印度製造”的目標,比將印度從業者從受保護的工業部門轉移到具有出口潛力的新產業所需的時間要長得多。因此,即使莫迪政府敢於讓農業部門參與國際競爭,“印度製造”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政治阻力將是巨大的。
印度並不缺乏具有國際能力的企業家。塔塔或米塔爾等工業家族就證明了這一點。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在國外比在印度更成功。“印度企業家制造”可與“印度製造”不同。
除了“印度製造”面臨的內部障礙,還存在外部障礙。印度試圖在地緣經濟新興貿易集團之間周旋,並保持自身獨立性。世貿組織的許多經驗表明,印度是一個非常難纏的貿易政策談判對手。與歐盟的雙邊自貿協定談判已持續多年並一再陷入僵局,印度也退出了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談判。
在美國人取消了印度的普惠制待遇後,印度也還沒有着手與美國展開新協議的談判。印度人傾向於雙邊協議,拒絕加入區域性協議。然而,後者將是印度無法繞過的。(編譯/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