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基水庫瀕臨「失能」 再不下雨只能撐10天
德基水庫水位早低於發電取水口,改由2號PRO永久河道放水道出水。(民衆提供/王文吉臺中傳真)
大甲溪上游河道乾涸見底,兩岸巖壁、河牀黃沙裸露。(民衆提供/王文吉臺中傳真)
中部蓄水量最大的德基水庫,面臨啓用47年來見底危機,今日水位降到1322.60公尺,蓄水率僅1.36%。根據水利署即時水情資料顯示,德基水庫目前有效蓄水量253.37萬噸,依照每日進水約25萬噸、出水約50萬噸估算,僅剩10天存量,因淤積9公尺,距最低放水位不到3公尺。
大甲溪源於中央山脈,水流充沛,從德基水庫到石岡壩距離約70公里、落差達1000公尺,適合水力發電。大甲溪「1水多用」,從最上游德基水庫,流經青山壩、谷關壩、天輪壩及馬鞍壩,供5座水力電廠慣常發電,餘水最後在石岡壩調配民生、工業、灌溉使用。
大甲溪發電廠副廠長林日生表示,德基水庫2月3日水位低於1350公尺發電取水口高程,即停止發電,改由2號PRO永久河道放水道出水,其餘4座水力電廠不受影響。德基最低放水位是1310公尺,泥沙淤積約9公尺,估算降到1320公尺,原水即會夾帶高量泥沙而無法繼續放水。
林日生坦言,中部嚴重乾旱,德基水庫水位持續下降,近半年來調控大甲溪水非常艱難。下午將視天候狀況,依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示,於德基水庫、谷關壩、天輪壩實施人工增雨,但從目前雲層看來「不是很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