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要贏,押寶東方!

德國人,一直都想贏。

一戰,挑戰失敗,二戰,再次失敗,但這沒妨礙它依舊成爲歐洲經濟的火車頭。

默大媽執政的那16年,德國人過的無比滋潤。

她給德國打造了一個經濟生態鏈:德國的精工製造,加上俄國等國的廉價能源、原材料,加上歐盟、俄國、東方的廣闊市場和配套,這使得德國的製造業傲視藍星。

那些年,德國經濟領跑歐洲,增長迅速,長期都是藍星第一貿易順差國(最近幾年才被我們大幅反超)。

但時不往昔,這2年歐洲被美國收割了一茬又一茬,還得賠着笑臉給老大點頭哈腰。

日子艱難,穩健的德國人沉不住氣了,一大羣人忙不迭地往中國這裡跑了。

01

這2年德國人的日子很不好過。

要怪還是怪自己緊跟老大,老大幹啥跟着幹啥,最後把自己整成了經濟殘疾。

能源管道沒了,廉價的原材料缺了,上億人口的俄國市場沒了,和東方的經濟聯繫也上下波動,大量對能源需求較大的製造業搬離德國。

2003年的GDP相較2022年下降了,連續幾個季度陷入負增長,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德國常年對外貿易順差都維持在千億美元以上,這是德國經濟強悍的基礎。

不過最近2年,德國有些月份開始出現逆差,順差更是雪崩。

加之大量企業出走北美、亞太,資本大量外流,德國搞不好也要和“歐豬五國”一起組隊吃果果了。

這2年德國政府幾乎掏空家底穩住企業的基本盤,但是管不住企業們要跑路的腿。

畢竟能源價格是以前的好多倍,你再補貼,企業還是受不了、

以前德國號稱歐洲經濟發動機,但現在看來轉不動了。

德國的總理當然要急了,德國的政客們、專家們、企業家們當然要急了。

前些年,德國人一直在力推工業4.0,但照現在這個鬼樣子,4.0還沒到,德國工業怕是就退回2.0了。

相對於英法的隨遇而安,德國人還是比較珍視自家的工業體系的。

雖然一些政客還是緊跟着老大作妖,但德國大部分人還是思路比較正常的。

現在誰都指望不上,能指望的只有東方那個超級工業巨人。

而且,現在這個巨人已經把自家的汽車等工業品也逐漸打進歐洲市場了。

德國人賴以爲豪的核心工業大概就是汽車了,德國汽車那真是享譽百年了。

奔馳、大衆、寶馬、奧迪、保時捷等等,那一個個都是頂級的存在。

但現在東方起來了,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對歐洲汽車產業形成了某種程度的降維優勢。

汽車是德國工業的核心和驕傲,但新能源是他們的軟肋,不是造不出來,是生產成本太高了,成熟的供應鏈主要掌控在中國那邊。

汽車產業的方向,必然是油車要被替代,也別聽這陣子西方車企在那叫什麼繼續研發油車,他們政府的戰略方針還是新能源、新材料,這是百年大計,最多往後延而已。

在這方面,自己關起門來鑽研肯定趕不過東方了,蘋果最近放棄電動汽車研發就是案例。

那既然打不過,那就加入好了。

02

這一次,舒爾茨把整個德國的工業核心企業都一塊帶來了。

他有多笑容可掬、熱情似火,他的心裡就有多急。

國際交往是講究實力的,現在的德國,是最近20年最虛弱的時候。

去年還跟着老大搞“去中國化”,現在喊不動了,下定決心,要來這邊求合作了。

這已經不是“要不要”合作的問題,而是怎麼合作(化緣姿態)的問題。

德國人再怎麼心高氣傲,但面對東方的工業巨龍,打又打不過,那就好好加入嘛。

不過,德國人應該會很慶幸,中國一直都是與人和善,不會像他們老大那樣朝令夕改、瘋瘋癲癲。

爲了表示誠意,舒老闆把家裡幾個喜歡搞事的部門經理放家裡看家了,帶了對華友好的精英、老闆們來了。

這次的誠意是不錯的。

德國車企的主動“轉型”也是迫不及待了。

比如寶馬,在中國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研發網絡(德國以外),涵蓋中國四大城市,並準備在2025年面向全球推出全新電子電氣架構的全新車型,這些車型將在瀋陽工廠進行本地生產。

比如大衆,斥資25億歐,拓展在合肥的生產研發中心,還與小鵬深入合作,進行電動汽車的研發、生產。

至於奔馳,前兩大股東分別是北汽、吉利,誠意滿滿。

而在汽車軟件應用方面,寶馬、奔馳、奧迪等車企也紛紛採用華爲的自動駕駛技術或者智慧駕駛方案。

德國車企用腳投票,給未來的品牌發展買好了保險的車票。

算是保險,算是投資,算是安身立命。

只要格局打開,那一下子就感覺路寬了、天亮了,希望更多了。

03

美利堅正在衰弱,這是明擺着的事,作爲美帝陣營的重要一員,德國總要做一些準備。

美利堅現在於歐洲而言,真沒多少好的,要麼拿俄軍嚇唬歐洲,要麼拿金融收割歐洲。

若不是美軍在歐洲鎮守,代理人充斥着各國政界,媒體話語被美國控制,歐洲人真要掀桌子了。

不過可以等大哥自己衰退下去。

但老大一旦衰弱,世界必然陷入亂局,這個德國也要做好萬全之策,多和東方打好關係,總是利大於弊。

畢竟德國人還是懂歷史的,不談上下5千年,就說近來三千年,西方的歷史神話傳說,在東方,總是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

雖然在過去100多年時間裡落後了,但從歷史長河來看,我們一直是主角。

和這樣的歷史主角合作,纔有更好的出路,也是唯一的出路。

再多的正治的正確,再多的價值觀,再多的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都抵不過現實經濟的考量,最終還要爲自己的未來謀定而動。

當國際秩序進入巨大變局之後,從德國,到歐洲,總要自己尋找一些出路了。

當然,要好好合作,除了誠意,更要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