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電價面臨上漲壓力 或推升物價影響產業競爭力

參考消息網6月7日報道 據臺灣《中國時報》6月6日報道,能源結構扭曲,導致臺電連年虧損。臺當局經濟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郭智輝6月5日稱,未來不支持當局以預算補貼臺電,成爲第一位表態反對補助的經濟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

面對發電成本攀升,臺當局經濟事務主管部門表示,現行農漁、社福、學校、軌道等電價吸收,應迴歸各部門編列預算處理,民生用電則儘量維持現行費率,由工商業用電大戶多負擔。但學者認爲,漲工商業電價,勢必會轉嫁至終端產品,推升物價,影響產業競爭力。

臺灣管理學學者樑啓源說:“躁進的能源政策不改,明年漲電價壓力更不得了!”核三兩部機組分別在今明年停機,每度1.09元新臺幣(1元新臺幣約合0.22元人民幣——本網注)的便宜電力不見,而臺電外購離岸風電每度要7元,光電是5元,燃氣發電是3.06元。三座核電廠不用,綠電燃氣各替代一半,就等於電價一年多1200億元支出,電價必漲。

報道稱,企業界出身的郭智輝5日到臺當局立法機構經濟委員會進行上任來首場業務報告,國民黨民代張嘉郡、楊瓊瓔都關心,當局近年累計撥補4001億元,但臺電仍大虧,財務黑洞如何解決?楊瓊瓔進一步質問,如果臺電繼續虧損,還要用預算支持嗎?

郭智輝明確迴應:“個人不支持這樣的補助方式。”

郭智輝會後說明,臺電一定要如實反映電價成本。但他會主張民生、小店家電價努力維持穩定,剩下的成本由用電大戶反映。他直言:“用電大戶與用電小戶如果電價一樣,公平嗎?”

報道稱,值得注意的是,電價連三年調漲,累計漲幅超過三成,但這已是當局四度補助壓低的結果。官方總計撥補臺電4001億元,可是去年臺電仍累虧3820億元,算到今年前4個月,淨損高達4399億元。

今年4月電價原本要調漲35%以上,最後平均調到11%,今年如果沒有當局撥補千億,以及臺灣中油吸收,恐再漲24%,漲幅驚人!

報道稱,樑啓源分析,即使如郭智輝所說,只漲工商大戶,可是成本增幅全壓在它們上面,漲幅一定更高,勢將衝擊兩個部分,一是在商品上轉嫁,推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衝擊民生;二是影響產業出口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