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留學遇見疫情,是什麼讓我堅持了下來?

本期訪談人物:LuLu

本科畢業於英國謝菲爾德大學,主修商務管理;結束本科學習後,她繼續於該校升讀研究生,跨專業主修教育學(MA Education)專業。

LuLu在高中畢業後就出國留學了,至於爲什麼會在本科選擇出國,用她自己的話來說,還是因爲希望能在世界的另一頭,看看不同的“風景”,感受不同國家的教育方式。帶着這樣的好奇和心願,她開始了之後幾年的留學生涯,期間經歷疫情,一直到最後順利畢業回國。

而對於在研究生階段選擇跨專業學習的初衷,LuLu說,那或許是她這輩子最後的校園生活了,很想趁這段有限的時間,去接收更多的新知識,嘗試跳脫自己的舒適圈,也算是對即將邁入的社會生活所做的一種準備吧!

01

我一直覺得,國內教育也好,國外教育也罷,終究都是幫助你在其各自社會立足的培養基。當我在英國生活了幾年,異國的文化讓我更加深知,在哪裡生活就要切換成哪裡的文化模式,在國外生活使用國內價值觀,在很多時候是不合適的。不管是生活、工作,或是創業,接地氣都是頭等大事。

初到英國時還沒有疫情,我趁着空閒時間去參觀了很多有名的藝術博物館,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大英博物館和國家畫廊。我想這是瞭解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和途徑。

當遊覽大英博物館時,由於口語和聽力方面還比較薄弱,所以我租賃了語音導遊器,也請工作人員幫助講解。說實話,雖然曾經在中學課本上了解過這段歷史,但當你有幸親眼見證館內成千上萬的各國瑰寶文物,我還是一時語塞了......

尤其當你看到很多中國的文物被展列其中時,心裡是五味雜陳的。

講解員很客觀地描述了這些文物都是如何被掠奪而來,整個大英帝國的發展和興衰史彷彿完整地展現在我眼前。有傳言,一個人從出生到80歲死亡,每天觀看八小時的展品,窮盡這一生也無法看完大英博物館的所有藏品。

但不可否認的是,大英博物館的確是一個在殖民時代迅速發展起來的博物館,其藏品收集大多是發生在認爲殖民和掠奪是殖民國家理所應當的歷史時期。這大概是大英博物館評價多元性的根源。

但如果不考慮獲取藏品的正義性,大英博物館確實有着詮釋世界文化體系的能力,藏品之廣泛以及博物館技術之發達使得它無論在哪種科學的評價體系下,都是世界最先進的博物館之一。

歷史已經成爲過去,雖無法抹滅但仍將繼續,與其憎恨謾罵,我們或許可以換個角度,從中獲得更多的激勵和正能量,學習他人的強處,延續併發揚我們的文化。

當我試着繼續深度探究這個國家的文化時,藝術畫廊亦是不可錯過的選擇。

位於倫敦的國家畫廊是英國的藝術寶庫。雖然我不太懂得鑑賞藝術繪畫作品的技巧,但只要你一走進國家畫廊的大廳,藝術的氣息便瀰漫在你的周圍。巨大的展廳內懸掛着一幅幅讓人驚歎的繪畫作品,曾經只在雜誌或者書本上見到過的世界名畫佳作,此刻卻如此真實、近距離地展現在眼前,讓我有種奇妙的恍惚感!

當我參觀完後,看到附近的廣場還有很多的街頭藝術家在當場作畫,或者彈吉他歌唱,人們駐足觀看演繹者的表演。這種濃厚的藝術氛圍,瞬間讓我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浪漫魅力,以及人們熱衷的生活方式。

雖然我住在謝菲爾德,但我喜歡時不時跑一趟倫敦,因爲它總是能給我一種古老而靜謐的時代交錯感,令人迷戀。

這座古城夾雜着當年“日不落”的威嚴和現代藝術氣息,但卻一點兒也不會產生違和感,反而能感受到獨有的歷史文化底蘊。

那幾天的博物館之旅,正式開啓了我的英國留學之旅。

02

在我即將開始研究生學業前,遭遇了史無前例的全球新冠疫情。疫情肆虐下,是否要繼續出國留學應該是很多留學黨最糾結的問題,畢竟這個病毒的可怕大家有目共睹。其次,國外政府對疫情的防控和民衆的態度在我們看來也是比較不理想的情況。另一方面,疫情期間很多學校把課程調整爲線上授課,這又再次加深了大家的內心矛盾。

我也和很多人一樣,在拿到本科成績單後,對要不要在英國繼續升學舉棋不定。但最後,我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留在英國攻讀研究生,儘管是以網上授課的學習方式。

父母也是支持我這一決定的,他們認爲一鼓作氣完成研究生學業是最優選擇,而非等到疫情結束再繼續跟進學業。也因爲這樣的決定,我體驗到了疫情下前所未有的留學生活,以及全新的學習模式。

03

疫情期間的留學生活,確實與我原本經歷的正常模式大不相同。

首先是線上課程改變了曾經的學習模式。

面對英國連綿不絕的陰雨天,我不再需要淋着雨飛奔去學校,省去了不少麻煩和時間。原以爲這將會是個漫長又枯燥無味的網課生涯,卻沒想反倒是大大提升了我的學習效率。

尤其是在網課期間可以實時打字提問教授這一點,對於“社恐”的我簡直如獲至寶。導師也會時刻關注着交流版的文字信息,並及時解答大家的疑問。上課期間,如果因爲語速太快或者思路沒辦法跟上,課後還可以反覆地觀看導師錄製上傳的課程視頻,這樣就可以彌補漏掉的知識點。

另外,我還可以更靈活地調配學習時間和課外生活。除了每天按時上網課外,小組成員一起完成team work的效率和配合度都提高了不少,組員們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線上的學習討論。而在以前,線下安排團隊會面時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不可控因素影響小組學習進度。

其次就是生活上的諸多變化。

在學習安排上節省出來的時間,使得我現在有更多的機會去參加一些課外娛樂活動,前提當然是要做好個人防護,保持社交距離。

疫情必備物資

在“謝村”待過的很多同學應該知道,幾乎一半的謝菲爾德都掩隱在匹克峰國家公園之中,再加上公園是比較空曠的地方,因而在疫情肆虐的情況下還是相對比較安全的。我和朋友偶爾會相約去公園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鮮空氣,釋放因疫情封閉帶來的壓抑感。

還有哦,宅家的日子我開始慢慢學着做飯,空餘時間研究了不少美食食譜。直到那會兒我才發現,偶爾放慢生活的步調,下下廚,嘗試做不同美食佳餚竟可以爲生活帶來那麼多的樂趣!感謝那段時間,我變得更願意花時間和精力注重生活中一些美好的細節,並且學會享受生活。

因疫情而倒閉的超市門口,人們寫鼓勵的話貼在門上

疫情下的這一年留學故事很長,寥寥數語,難以一言概括,一些夾縫中的小插曲都足以譜寫另一篇完整的樂章。

比如,讀研這一年恰好趕上四年一度的歐洲盃。就算病毒蔓延在這個國家的每個角落,也絲毫沒有減退英國人民對足球的激情和狂熱,當然還包括我這個湊熱鬧的“僞球迷”,哈哈!我還記得總決賽那天晚上,大街小巷的店鋪都坐滿了人,無論是平時清閒的甜品店,還是喧囂的酒吧;無論是年輕人,還是年邁的老人,大家身披米字旗,高唱英國國歌,氛圍堪比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

其中最有意思的是英格蘭和蘇格蘭這兩支球隊,明明同屬於一個國家,偏還掐得“你死我活”。就拿決賽來說,最終是英格蘭和意大利的對決。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說,如果英格蘭奪冠,隔天全國放假一天;而蘇格蘭這裡則表示,如果英格蘭輸球,那麼蘇格蘭將會在次日獲得一天公休假期......

雖然,這則消息最後經覈查爲一家惡搞諷刺網站(The Daily Mash)散播的謠言,但也可窺見這個國家背後隱藏的 “硝煙”(因爲歷史原因,英格蘭和蘇格蘭總是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分歧甚至對立)。對於我這個異鄉人來說,是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這種氛圍。

05

決定到英國留學,對我來說是一個正確的選擇,這幾年的留學經歷讓我蛻變成了一個全新的自己。

關於眼界,我體驗到了不同的文化和風土人情。這段特別的日子,似乎也讓我有了更多的包容心。因爲在許多事情上,我開始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我只想說,多元化是多麼美好,多麼吸引人!因爲見識過,你懂得尊重;因爲學習過,你知道理解;因爲經歷過,你願意寬懷。

關於生活,我獲得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和以及對陌生環境的適應能力,也改變了我過去不太成熟的爲人處事風格。這段時間,家人離我的生活環境太遙遠了,對於生活的管理,對於人際關係搭建,對於未來的安排,最終都要靠自己。學會如何做選擇的過程和獨立生活,對我來說是很寶貴的一筆財富。

很多人說,疫情下留學之路有啥意思,這其中的不完美當然是有,人這一輩子誰還沒有點遺憾的事情呢!可是,有失總有得嘛,我能做的就是儘量在有限的條件下享受當下的生活,抓住當下擁有的機會,這總比因爲沒有去實踐行動,而在將來感到後悔來的更有意義吧。

說來也神奇,這次的留學經歷給我另一個感觸就是,來了想走,走了又念念不忘。回想初到英國時,各種各樣的不適應,加上陰雨的天氣,讓我一度想掉頭回國。後來又碰上疫情,留學生活似乎一下子失去了該有的色彩。對此,我確實有過艱難掙扎的時候,好在後來我還是堅持下來了。可現在回頭看這一切,都顯得甜蜜又美好!因爲有美好,便有期待,有了期待,就會有未來,也會有關於詩與遠方的可能性。

畢業之後,我仍然選擇了回國就業,而過去的這一切就像電影回放一樣時不時閃過腦海。我堅信,等到疫情的霧霾散盡,終有一天我還會再回去看一看,走一走學時的路!

▌聲明:本文由留學咖啡館原創編輯,轉載請註明

▌來源:留學咖啡館

▌關於版權:留學咖啡館尊重版權,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