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新物種:河蚌青年

7月已至,又一批青年向學生時代作別。四年前,他們懷揣希望與憧憬,從全國各地來到了超然於世的象牙塔;四年後,他們由象牙塔走向全國各地,帶着迷茫投入了真正的挑戰。在現實的浪潮的推動下,一批批年輕人不由自主地躍入了社會的海洋,彷彿南下的鯽魚成羣遊過長江。

江河中有不少急流暗礁,人世間也不乏困難與挫折。有人醉心於摯愛之物,卻因爲“沒用”被貶低的一無是處;有人從天亮捲到天亮,但剛到家就被要求12點前交方案;有人努力翻越着障礙,可一次失手就疼得頓感世界毀滅。

這樣的青年並不罕見,他們在寫字樓的辦公桌前,在工廠的工位上,他們是被生活不斷磨礪的奇石,是被現實重拳出擊的你我。

社會的困難如雨點般落下,被雨打成落湯雞的青年心態欠佳,順勢開發出了許多地道兒的表達方式:

還能撐一撐的,會說卷;快撐不住的,會說苟;不打算撐的,會說躺;打算愛誰誰撐的,會說擺。千言萬語匯聚成一句話:我累了,想歇息一會兒,沒人能要求我一直保持積極與活力,我將誓死捍衛我自閉和emo的權利。

當代青年的中場休息模式多種多樣:沒條件的往往上班摸魚,帶薪蹲坑;有條件的喜歡下班就走,天大的事兒等上了班再說。更有條件的就舒服多了,嫌累就先不就業,幹捲了就先辭職,一年歇上它十幾個月,或遊山玩水,或出國留學,過一個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gap year。

但休息終歸有個頭。當精神充滿電,身體滿血復活後,我們該往何處去呢?

一個很受歡迎的選擇是繼續躺,一直躺平一直爽,可人終究不是爲躺而躺的。大多數青年的躺平並不是因爲怕累,他們其實不怕辛苦,只怕累的不值得。

世俗的眼光中,回報的定義十分狹隘,通常侷限於職位和金錢。然而,並非所有人都眼羨盛名與紅利,人生的成績也從來不止有一種定義:做高薪工作是成功,把愛好玩出花也是成功;去一線城市感受前沿是成功,在山水之間發掘內心也是成功。

沒人能強求所有青年有相同的理想,他們熱愛的每一件事,希求的每一種人生,全力以赴的每一個夢想,都是追尋獨特的成功,都是爲了實現獨特的自我價值。

就在實現自我價值的路上,不少當代青年慢慢發育出了一種獨特的狀態。

他們不再選擇躺平或卷王這兩個極端,而是在積極與沉寂的狀態間自由切換:感到累了就靜心一陣,養精蓄銳,將身體調整至舒服的狀態;想奮鬥了就拼搏一波,火力全開,讓生命迸發出華麗的色彩。正是在這一切一換之間,當代青年們打磨出了閃閃發光的珠華,驚豔了曾將他們等閒視之的世界。

這些青年的狀態像極了一種生物:河蚌。

河蚌生活在河流、湖泊與池塘,它們常常受水流驅動,隨着潮漲潮落而浮浮沉沉。河中有很多泥沙,常常會鑽入河蚌的殼。

當泥沙進入殼時,它的外套膜就會加速分泌珍珠質,將泥沙包住,一開一合地吞吐泥沙。經過無數次的開合,河蚌終於讓泥沙發生了質變,將這一黯然無光的雜質砥礪成了熠熠生輝的寶珠。相似的是,當代青年們也在一次次地自閉與想開、蟄伏與爆發中沿着自我實現的道路一路向前,蛻變成了更理想的自己。

近日,比亞迪與bilibili聯合推出的青年態度片《河蚌青年》,就致敬了這羣像河蚌一樣很棒的年輕人。

(河蚌青年視頻)

如同片子中演繹的一樣。河蚌青年們始終處於矛盾的狀態下:一會“自閉了”,一會“想開了”。但他們沒有在情緒拉扯中自暴自棄,反而通過一開一合,在積極與外界互動和潛心打磨自我之間靈活交替,並始終走在自我實現的道路上。

河蚌青年或許開合頻繁,或許走得很慢,但決不隨波逐流;他們一面接受着生活的歷練,一面沉下心耕耘自己的夢想,在無數次開閤中把經歷的痛打磨成光芒,最終孕育出了那顆很棒的珍珠,讓自我的獨特價值閃閃發光。

這些“河蚌青年”中,有高中畢業後成爲一名隱士,通過研讀古詩詞取得斐然成績的up主;有拒絕按部就班的工作,選擇旅行,通過步行、騎行發現更廣闊天地的流浪客;有從海外奔赴中國偏遠山區,爲扶貧而紮根大山十幾年的國際主義者。

在旁人的誤解和輕視中,河蚌青年們堅定的選擇了認同的目標和意義。在踽踽獨行的路途中,在無數次開開合合的過程裡,這些”河蚌青年“不僅變成了更優秀的自己,也給世界創造了更多的美好。

對如今的青年來說,無論是即將步入社會,還是已在職場揹負責任;無論是剛進入陌生的環境,還是已身處特定的位置,只要你勇敢做出選擇,並在選好的路上堅定自我,無論走的有多慢,無論要經歷過多少次開開合合,你終將變成一個閃閃發光的自己,成爲那隻真的很棒的“河蚌”。

總有人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總有人說,這是最壞的時代。

每個人的境遇迥異,對生活的看法也各不相同。面對紛繁複雜的世界,我們或許可以選擇一開一合,在火力全開與深潛蓄力之間發掘內心,肯定真實的自我,在見識廣大的宇宙後孕育好自己的小天地,在人生的長河中做一隻開開合合的河蚌,當一名切換自如的”河蚌青年“。

世界如一條大河,濤濤向前,奔涌不息。

但是,一個個年輕的河蚌,完全可以讓河水泛出熠熠的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