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孫子逛超市,孫子把一筐葡萄全捏爆,爺爺的迴應讓店員氣到流淚

01

三歲的洋洋平時由爺爺奶奶照顧,因爲父母工作繁忙。爺爺奶奶對洋洋非常疼愛,洋洋想買什麼,他們都滿足;即使洋洋做錯了事,也捨不得責罰,最多隻是輕輕訓斥幾句。偶爾洋洋的爸爸媽媽會輕拍幾下教訓,爺爺奶奶也總是護着不讓打。

有一天,爺爺帶洋洋去超市,把洋洋放在購物車裡,推到水果攤前。爺爺忙着挑選其他水果,洋洋就坐在購物車裡,伸手夠到了旁邊的葡萄。當爺爺快挑完水果時,店員突然喊道:“小朋友,不要動!”

爺爺擡頭一看,原來洋洋已經捏爆了好幾串葡萄,手上全是葡萄汁。爺爺連忙掏出紙巾給洋洋擦手,卻沒有責罵洋洋,只是唸叨着孩子又淘氣了。

然後,他繼續挑選水果,洋洋再次伸手去抓葡萄。這次店員看到後非常生氣,過來阻止,大聲呵斥:“小朋友,不要再動了!”

洋洋被嚇得收回手,隨即大哭起來。爺爺心疼得不得了,趕緊過來安慰洋洋,還怒斥店員:“不就是捏了幾串葡萄嗎?孩子這麼小,不懂事,你至於這樣嗎?嚇壞了孩子,你賠得起嗎?”

店員聽了爺爺的話,氣得眼淚都快出來了,說道:“葡萄再便宜,也不是你家的。這麼大的人,怎麼就不知道管管孩子呢?”

爺爺聽了,更是氣憤:“我管孩子,用得着你插手嗎?就幾個葡萄,你一個年輕人這麼不尊重老人,行,我全買了。”

店員不再爭執,把所有葡萄打包給爺爺。爺爺氣沖沖地拿去稱重,然後把葡萄給了洋洋,讓他繼續捏爆,彷彿在挑戰一樣。

一旁的顧客看見這場景,紛紛議論,覺得這老人實在沒有公德心,但爺爺置若罔聞,就自認自己是對的,昂首挺胸地走出了超市。

爺爺奶奶疼愛孫子本無可厚非,但如果沒有原則和尺度,只會寵壞孩子。

孩子在這種溺愛下,不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長大後可能會變得蠻橫。然而,有些父母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教育方式實際上是在溺愛孩子。

02

生活中,溺愛孩子通常有這三種表現

滿足孩子的每一個要求

有些家長認爲孩子應該被寵愛,孩子想做什麼就讓他們去做,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即使孩子的要求超出了父母的實際承受能力,父母一旦看到孩子哭鬧,往往立馬妥協。

這樣久而久之,孩子會認爲只要自己哭鬧就能得到一切,甚至在父母無法滿足他們的願望時,會惡言相向。

孩子對家長的責罵不恐懼

過度溺愛的孩子在犯錯時,對父母的責罵毫無畏懼。他們認爲父母的責罵不痛不癢,反而在心裡覺得自己是對的。這種缺乏敬畏的心理,會讓孩子在做事時沒有分寸,容易做出有違常理的事情。

面對孩子的哭鬧,束手無策

有些家長面對孩子哭鬧時,特別容易心軟。一兩次的妥協尚可,但如果經常性地妥協,孩子會習得這種方法來威脅父母。最終,父母不得不事事順從,導致孩子越來越難以管教。

03

那麼,如何避免對孩子的溺愛呢?

設立明確的規矩

家庭中應該有明確的規矩,讓孩子明白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這些規矩可以包括作息時間、作業完成情況、家務分工等方面。

當孩子違反規矩時,家長應該給予適當的懲罰,如減少玩耍時間或者暫時收回電子設備,而不是一味地放縱。通過這樣的方式,孩子能夠逐漸理解規矩的重要性,並學會自我約束,養成良好的習慣。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家長應該鼓勵孩子自己做事情,培養他們的獨立性。可以從小事做起,如讓孩子自己穿衣服、整理書包,逐漸增加難度,比如讓他們獨立完成家庭作業、學會做簡單的家務。

通過這樣的過程,孩子在生活中學會承擔責任,面對困難時也會更加有信心。這樣不僅提高了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還爲將來獨立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適度滿足孩子的需求

對於孩子的需求,家長應該適度滿足。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給予適當的關愛和支持,比如在學習方面提供必要的輔導,或在娛樂方面給予適度的陪伴。

過分的滿足會讓孩子變得貪婪,而不加滿足則會讓孩子失去信心。因此,家長需要掌握好度,在滿足孩子基本需求的同時,也讓他們學會珍惜和感恩。

以身作則

家長應該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在日常生活中,家長的行爲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家長如果在公共場合講禮貌、遵守交通規則,孩子也會模仿這樣的行爲。

因此,家長應該注重自身行爲的規範,以正面的形象影響孩子。通過言傳身教,孩子會在不知不覺中養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爲習慣。

果媽寄語

溺愛孩子不僅會影響他們的性格發展,還會對他們的未來產生不利影響。家長應該正確認識到溺愛的危害,採取科學的育兒方法,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該設立明確的規矩,並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愛孩子,而不是溺愛孩子。

©圖源網絡|侵刪

作者簡介:果媽,家庭教育指導師,專注分享育兒知識、親子教育經驗、婚姻家庭感悟,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