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矩陣式生態,浦發銀行上海分行打造全生命週期科技企業金融服務樣板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吳霜 上海報道

在科技創新日益成爲經濟發展核心驅動力的當下,金融機構正加速佈局科技金融賽道,不斷提升服務能力,爲科技企業持續澆灌金融活水,助力其茁壯成長。

今年以來,引導支持性政策不斷出臺,具體要求不斷細化,爲科技金融的發展指明瞭路線。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局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

其中明確指出,“爲各類創新主體的科技創新活動提供全鏈條全生命週期金融服務,精準支持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科技型企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未來產業佈局、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和基礎再造、國家和區域科技創新高地建設等重點領域”。

在科技金融領域,金融服務需要與實體技術一樣與時俱進,某種程度上,金融機構的創新能力也成爲做好科技金融的核心要素之一。對此,浦發銀行上海分行緊緊圍繞堅持模式創新、產品創新、體系創新。從發現市場到培育客戶,從傳統商業銀行服務到商行+投行+生態的一體化綜合服務,紮實推進科技金融專業化經營,提升數字化能力,着力構建廣渠道、多層次、全覆蓋、可持續的科技金融專業化服務體系。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半年末,浦發銀行上海分行科技貸款規模超1100億元,服務科技企業超12000戶,上海地區科創板企業服務佔比超九成。

縱橫交錯,打造矩陣式生態

在科技金融業務中,“打造生態”是浦發銀行上海分行推動業務發展的關鍵詞。記者瞭解到,浦發銀行上海分行構建了全生命週期的科創企業服務模式,通過將企業分爲“高大喬木”類、 “重點苗木”類和“茂密灌木”類的創新實踐,爲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提供量身定製的金融支持,爲科技企業全生命週期金融服務打造了創新樣板。

根據不同的類別和規模,浦發銀行上海分行鍼對擬上市企業推出“上市貸”產品;針對科技“小巨人”企業首創“科技小巨人信用貸”;針對專精特新企業,推出“專精特新企業服務方案”;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深化與上海市科委合作,打造“科技履約貸”和“科創助力貸”;針對初創期科技企業,推出“創客貸”產品等。截至目前,對於上海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服務覆蓋率近70%。

此外,浦發銀行上海分行積極搭建市區兩級渠道,推進矩陣式合作。市級渠道層面,由分行總體牽頭,對接上海市科委、市經信委、工商聯等市級主管部門,堅持做名單內企業,包括科委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經信委認定的專精特新企業等。

在區級層面,分行大力推動並輔導各支行對接區級主管部門,包括區科經委、金融局、街鎮協會等渠道,推動各經營機構深入園區、社區、樓宇、鄉鎮以及各商會、行業協會,組織各類線上線下普惠金融知識講座、金融知識普及活動、銀企對接活動等。當前已實現超過250條科創渠道觸達,涵蓋園區類渠道、投資機構類渠道、政府類渠道、其他行業類渠道。

由於科技企業大部分處於初創期和成長期,“輕資產、無抵押、高投入、長週期”是科技型企業的特點,也是其融資的難點。對此,浦發銀行上海分行突破了傳統的貸款邏輯,更加看重企業的增長、客戶和模式,技術和人才這類無形資產也成爲貸款評估的關鍵要素,同時提供更高的授信額度和期限。

2024年,正值上海全球科創中心建設啓動十週年,浦發銀行上海創新中心落地張江,並推出首個孵化器“張江創孵基地”。

在服務一家專注於研發毫米波雷達芯片的企業——瓴鈦科技時,浦發銀行上海分行的業務負責人表示,雖然從財務報表來看,瓴鈦科技並不是銀行傳統意義上的優質客戶,但其優質的技術和成熟的人才,以及未來廣泛的應用前景成爲了銀行眼中寶貴的資產。

瓴鈦科技專注於面向4D成像雷達的高性能MMIC芯片,是毫米波雷達產業鏈的上游供應商,下游客戶主要爲雷達生產企業。目前,MMIC芯片主要依賴進口,國產佔比相對較低。

前期,浦發銀行上海張江科技支行與中芯聚源合作,通過市場調研、排摸,選定了包括瓴鈦科技在內的多家科技企業進行孵化。在深入研究企業研發能力及市場前沿情況後,浦發銀行將“瓴鈦科技”作爲浦發銀行創孵中心首批入孵企業,並給予企業綜合授信150萬元。

綜合化產品配套,數字化風控預警

浦發銀行上海分行科技金融部總經理鍾泉對記者表示,中小企業的困難主要在於融資難、融資貴,因此萌發了專屬化服務需求,比如企業知識產權資產多、成長性強,就以此爲基礎進行貸款。

“但後來發現這樣對企業來說也不解渴,他們在信貸需求外也有其他困難,比如技術突破、管理能力缺乏,就此銀行需要服務進入第二階段——綜合化產品配套,包括結算、跨境等,還要提供銀行體系之外的幫助,比如外部融資,外資客戶資源、政府資源、園區資源、券商、會所、律所聯合服務等泛金融、非金融服務”,他表示。

鍾泉介紹,因此,在服務模式方面,浦發銀行採用科技金融“商行+投行+生態”一體化服務模式,深化“股、債、貸、保、租、孵、撮、聯”業務打法,構築包括產品、技術、合作伙伴等多元同心的服務模式,進入浦發銀行科技金融生態系統,就可獲得長週期、立體化、多元化的綜合服務。

科創企業由於其前期投入多,企業規模小,一度被認爲是高風險的信貸對象;而實際上,藉助數字化的風控模式,科創企業的貸款質量可以被維持在較高水平。截至2024年6月末,浦發銀行上海分行的科技貸款不良率僅0.3%,較上年末進一步降低。

低不良的背後是專門針對科創企業的風控體系模型。近年來,浦發銀行上海分行持續加強數智化賦能,搭建科技企業風控模型體系,覆蓋底線篩查策略、准入評分模型、科技創新力評價模型、反欺詐策略、償債能力模型、額度因子、智能貸後預警等全方位風險管控內容,支持從客戶洞察、精準營銷、識別評價、授信審批到貸後管理的端到端流程風險把控。

此外浦發銀行上海分行還引入了外部數據庫,開發小微企業在線融資系統,積極聯動稅務數據平臺、大數據中心等多個數據庫,實現貸前、貸中、貸後全流程在線操作,極大提升了貸款的便利程度和對企業的服務效率。

線上化一方面便利了貸款流程,另一方面也使得數字化風控更加可行。針對獲貸企業,浦發銀行上海分行多年來堅持監測貸後迴流情況並形成預警機制,有效掌握企業經營情況波動,助力經營機構做好貸後管理。

未來,浦發銀行上海分行將繼續深化與各方合作伙伴的合作關係,共同推動科技金融生態體系的不斷完善和發展。此外,繼續加大科技金融產品的研發力度,不斷推出符合市場需求、具有競爭力的新產品和服務。通過數字化、智能化的手段,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和質量;通過數據分析和風險評估技術的運用,降低科創企業的融資成本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