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師比上升 趕上美國要20年

依教育部規定,大專校院日間學制生師比不能超過23。教育部近日公佈,大專校院生師比105學年是23.3,之後逐年下降,109學年是21.7,但110學年又上升至21.9。國內大專校院生師比不符規定者,將作爲教育部覈定招生名額的參據。

若以2019年(108學年)做國際比較,我國大專校院生師比22.0,分別比美國的13.6及OECD國家平均15.1高8.4人及6.9人。以我國大專校院過去5年來生師比僅減1.4人的速度來看,要追上美國及OECD國家的水準,要花2、30年。

教育部表示,高教深耕經費中,學校得運用20%補助經費增補師資,以逐年下降生師比;國立大學也得利用基本需求補助款及校務基金自籌收入增聘專任師資,逐年改善師資結構;而私立大學得以私校獎補助經費的20%支應當年度專任教師薪資,也可用於新聘及現職優秀教研人員的彈性薪資,改善生師比。

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說,生師比增加,每個老師要帶更多學生,對教學品質有負面影響;而少子化造成學生數減少,若生師比未下降,代表大學也跟着砍教師,削減了年輕博士進入高教體系任教的機會。過去10年來,臺灣大專校院的專任教師從5萬人減少到4.4萬人。

如何改善生師比?林柏儀建議,教育部投入更多高教資源,鼓勵大專校院增聘專任教師;同時教育部也應規範學校聘兼任教師取代專任教師,及教學大班化的現象。

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表示,學生數少了,許多學校財務困難,所以就減少聘任專任教師,進一步形成惡性循環。辦學成績不佳的大學,必須挹注資源聘更多好教師來改善教學品質,纔有起死回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