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掌握人流 預測疫情重熱區

疫情爆發迄今,保持個人基礎衛生、社交與人流管制與接種疫苗,同爲重要防疫戰略。(中研院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疫情爆發迄今,社交與人流管制與接種疫苗同爲重要防疫戰略,但保持社交距離如何防控疫情?三級警戒是否有效降低人潮?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詹大千透過Google及電信數據分析人流慣性模式,觀察疫情變化,並提前預測重熱區,幫助地方政府即時擬定防疫政策。

詹大千首先利用Google數據檢視工作場所、交通樞紐及購物商場。由於臺灣未強制停班,工作場所人流僅減少2成,但在雙北實施三級警戒後的第一個上班日,即5月17日,公共運輸站人流驟減5成,5月底降幅更超過7成,車流也大幅減少5成,已趨近義大利的封城結果。購物商場與休閒設施也在三級警戒之下,減少5至6成的人潮。

詹大千也點出人流與疾病傳播的正相關性,並以電信數據作爲研究基礎,觀察人潮數據及移動路徑,判斷高風險傳播節點,預測可能的熱區,藉以規畫管制方式及強度。

詹大千指出,舉例來說,數據中發現,某些居住在萬華或在萬華工作的人,可能時常來往三峽,藉由電信數據人流分析,地方政府便可在疫情剛由萬華擴散時,至三峽地區進行重點快篩,迅速截斷可能的隱形傳播鏈。

掌握了人流,接下來的問題是社交管制該鬆還是該緊?詹大千提到,臺灣一開始僅採最低度的邊境管制,直到今年5月本土疫情爆發實施三級警戒,瞬間成爲全球管制政策嚴格程度前5分之1的國家。

即便如此,臺灣靠着民衆的防疫警覺,在未施行封城或大規模停班停課的狀態下,就成功降低人流及確診數。因此,詹大千認爲,面對來勢洶洶且不斷變種的病毒,除了廣泛施打疫苗,更提醒落實社交距離、做好個人防護等「非藥物介入措施」(英文簡稱NPI),始終是根本的防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