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襲,豐田賣了靈魂給華爲!

真的是大逆襲了。上汽不願意出賣的靈魂,豐田賣掉了,還賣給了上汽不願意賣的華爲。可豐田賣掉的不只是靈魂,連軀殼都賣掉了。因爲豐田推出的BZ3電動汽車,配備的是比亞迪刀片電池。大衆中國CEO也親口承認,在新能源汽車時代,大衆已經落後了,能保持10%以上的市佔率,已經十分成功了,不能對自己再抱有太高的期待。

回想4年前,整個中國汽車市場都還是合資統治的時代。日系車,德系車,美系車,韓系車,全面碾壓國產車。可如今,不只是市佔率逆轉了,就連核心技術也徹底逆轉了。豐田已經確認,將搭載華爲智能駕駛方案。這是華爲拿下的第一家日系大車廠,還是全球銷量第一的豐田汽車。這是華爲的一小步,卻是中國汽車的一大步。

要知道,在智能汽車時代,智駕技術就是絕對的核心技術,被譽爲“智能汽車的靈魂”。國內外的大車廠普遍不願意把自己的靈魂交出去,像特斯拉就選擇了自研,小米、蔚來、理想、小鵬以及比亞迪等,均選擇與英偉達合作,基於Orin-X自動駕駛平臺,打造自己的智駕方案。全球真正能夠獨立研發智駕系統的公司,只有四家,分別是美國英偉達、特斯拉、英特爾以及中國的華爲。

除了這四家以外,就再也沒有分店了。其中,英特爾還是靠收購了以色列的Mobileeye智駕公司,才獲得了智駕技術的門票。在中國,華爲則是唯一打通智駕全技術鏈條的廠商,採用自研的MDC810輔助駕駛芯片,座艙系統也是搭載自研的海思麒麟芯片。

對全球汽車廠而言,想要打造智駕系統,除了這四家,根本就沒得選。爲什麼豐田不選英偉達,或者英特爾,而要選擇華爲呢?嚴格來說,這是對中國市場的一種討好。它的核心原因就在於,海外市場的電動汽車滲透率不到10%,基本停留在個位數。因此,在海外市場,豐田能夠狂賣800萬輛以上的燃油車。燃油車和電動汽車最大的差距就在於,它無法做到精確的智能駕駛。

原因很簡單,電機驅動能夠精準地控制電機轉速,從而實現高階自動駕駛。可燃油車以內燃機驅動,無法精準控制車速,在智駕技術上存在天然缺陷。燃油車可以通過“48伏輕混”系統,搭載一個智能座艙,豐富它的娛樂性,但做不到與電動汽車一樣的駕駛技術。豐田可以依靠傳統燃油車的優勢,繼續守住海外市場,銷量穩居全球第一。可是,中國市場也不能被完全放棄。

爲此,豐田主動將靈魂交給華爲,就能以最低成本,迅速搭上華爲智駕技術的快車。也就是說,豐田已經放棄在電動汽車領域,反超中國車企了。它就是想借助華爲的智駕技術,在中國市場上苟住,不掉隊。

從銷量上來說,被比亞迪衝擊最大的就是日系車了。在剛剛過去的3月份,日系車銷量遭遇暴跌。廣汽豐田狂降32%,僅賣了5.5萬輛,而去年同期的銷量是8.1萬輛。廣汽本田加上東風本田,才賣了6萬輛,東風日產是唯一逆勢增長的日系車,賣了5.9萬輛,同比微增4%。其中,主銷車型軒逸在1-3月份賣了7萬輛。可這種銷量卻是賺吆喝,而不賺利潤。

2023年,東風集團預虧近40個億,而2022年,還盈利了102個億。這一賺一虧,就差了140個億。拖累東風集團利潤暴跌,轉盈爲虧的主要就是合資車賣不動了,而自主品牌的孵化又需要鉅額資金投入。到目前爲止,東風集團最成功的新能源品牌不是自己做的嵐圖,也不是東風納米,而是東風投資入股的賽力斯,也就是原來的東風小康。

東風集團持有賽力斯21.72%的股權,這筆投資大概率會成爲未來東風集團的一個重要現金奶牛。真正把賽力斯問界品牌做起來的,也不是東風,而是華爲。

對華爲而言,開了豐田這個口子,就能進一步打通更多的合資車企,成爲合資大車廠的重要智駕方案供應商。

在電動時代,智能時代,豐田是真的落後了。這種落後不能全怪豐田,更多的是,日本的電子芯片產業跟不上了。電池巨頭還有一家日本松下,可智駕技術頭部研發廠,日本是一家都沒有。全球能做智駕技術的國家,也就中美兩國而已。

接下來,我們就看大衆、日產、本田以及馬自達等是否會牽手華爲了?豐田聯合華爲,帶來的最大改變是,華爲智駕技術可能真的要進入15萬級別的價格區間了。這也是豐田對抗比亞迪最後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