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賣電裝,大衆賣斯柯達?

導語

Introduction

豐田賣了電裝股權,大衆就要賣斯柯達?電動化過於燒錢,但賣斯柯達是謠言。

作者丨Barosaurus

責編丨李思佳

編輯丨靳鵬輝

當電動化浪潮席捲全球,“賣賣賣”的聲音響徹天際:頭部企業賣新能源車,急於發展電動化的公司賣資產,陷入困境的新勢力賣自己的股權。

大衆和豐田果然是一對好基友,就在豐田宣佈將出售電裝部分股權後,有傳聞表示,大衆將拋售斯柯達所有股權。而轉手資產的理由,在文章裡都被描述爲“籌集資金用於電動化轉型”。

然而汽車公社去核查信息來源,卻發現“大衆拋售全部斯柯達股權”爲無稽之談,和“豐田出售部分電裝股權”的官方蓋戳形成反差。

只是豐田的拋售動作,和大衆的相關謠言,都指向了一個癥結:電動化燒錢太猛。而這也值得中國新能源企業去防微杜漸。

大衆賣斯柯達?No!

新近有自媒體言之鑿鑿稱,大衆汽車集團日前宣佈,計劃出售其旗下汽車品牌斯柯達的全部股份,以換取約337億元人民幣現金。

理由看起來非常合理:電動化轉型所帶來的資金壓力。當汽車行業推進變革,傳統汽車製造商不得不面對轉型電動化所需的鉅額投資。

汽車公社旋即查詢了大衆汽車國內外官方媒體宣傳渠道,並未發現有出售斯柯達股份的聲明。海外權威媒體也未有報道,甚至搜索“Volkswagen Skoda”關鍵詞也並無相關信息。從信源而論,“大衆賣掉斯柯達”屬於無源之水。

此外,該傳聞如果仔細推敲,也會發現不合理之處。按其所言,斯柯達全部股權作價337億元人民幣,約合43.5億歐元。

斯柯達整個板塊值多少錢?參考2022年業績,在全球交付汽車73.13萬輛,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8.5%,達210億歐元(2021年177億歐元),實現利潤6.28億歐元(2021年10.83億歐元,減少42%)。通常製造業公司市盈率在40倍左右,因此斯柯達市值合理範圍應該在200到400億歐元區間內。

故而傳聞中給出的報價過低。

如果仔細剖析斯柯達當前的狀況,大衆也並不適合拋售。

首先是斯柯達全球業績狀況良好,並不適合用斯柯達在中國單一市場的表現去推測。2023年上半年,斯柯達全球銷量同比大增20%至432,200輛,主要是西歐和中歐市場拉動上行;營業收入同比躍升34.5%至137.5億歐元,營業利潤9.11億歐元。

這意味着斯柯達每年可以爲大衆汽車集團貢獻80萬輛以上銷量,佔比接近10%,並且盈利狀況良好。

諸如通用汽車拋售歐洲業務(歐寶和沃克斯豪爾品牌),是由於長期虧損失血;而大衆的確脫手了部分佈加迪股權給Rimac公司,則是因爲布加迪在體量和利潤貢獻方面對整個集團影響不大。

其次是斯柯達對整個大衆汽車集團電動化戰略起到了關鍵作用。

行業衆所周知,德國是歐洲汽車產業的火車頭,大衆也宣佈過ALL-IN純電動。那麼德國哪款電動汽車最暢銷呢?可能讓許多人大跌眼鏡,2023年10月,斯柯達Enyaq以2,579輛銷量排在第一,奧迪Q4 e-tron(參數丨圖片)則以1,867輛摘銀,特斯拉雙子星Model Y和Model 3都是1,600輛左右,前五名左右徘徊。

甚至,連斯柯達在中國的業務,迄今都沒有大撤退計劃。按照斯柯達全球CEO Klaus Zellmer去年年底的說法,斯柯達將和上汽商討對策,被媒體解讀爲“有可能撤出中國市場,但或許至少保留進口車”。

電動化燒錢,巨頭怕了

儘管“大衆爲了電動化籌集資金而拋售斯柯達”是謠言,但電動化轉型需要“巨量輸血”,卻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汽車公社所收集的信息,燃油車時代,大衆汽車集團耗資500億歐元打造MQB模塊化平臺,被視爲天價項目;而MEB電動平臺的成本則有過之而無不及,更爲高端的PPE電動平臺進展緩慢,首款車型奧迪Q6 e-tron今年才正式公開。

電動平臺、電池、新能源車型雖然需要耗費天價成本去開發,但也只是電動化轉型燒錢的一部分,更讓傳統車企頭大的是,新能源2.0階段的智能網聯,堪稱燒錢不見底。

電動汽車,比燃油汽車更適合作爲智能化技術的載體。根據上海交通大學張建武教授在《汽車公社-星途星紀元-高端起底,重新定E》論壇上的發言,傳統車走向現代化智能汽車,離不開線控技術和底盤一體化,將硬連接變成軟連接,實現軟件定義汽車SDV,其中核心點就是電氣化和電動化。

正因爲電動汽車在電氣一致性方面響應速度更快,在底盤平臺和電子電氣架構上更適應集中化趨勢,因此高度智能化功能主要集成於純電動車型。

爲此,車企巨頭紛紛考慮如何應對新能源業務帶來的資金壓力,抱團攤薄成本,和拋售部分資產,便成爲主要解決方案,甚至大衆和豐田這樣的行業領頭羊都不能例外。

11月29日,豐田汽車宣佈已敲定出售電裝股份,持股比例由目前的24.2%降至20%左右,作價約3,000億日元。該聲明部分印證了此前媒體報道,當時消息指出,豐田及其兩家關聯公司計劃在年底前出售其在電裝約10%的股份,價值可能約爲4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36.22億元)。

作爲全球第二大汽車零部件製造商,以及唯一曾經擊敗博世躍居全球第一的巨頭,電裝堪稱豐田的一張供應鏈王牌,另一張則是傳動龍頭愛信。電裝成立於1949年,原先是豐田旗下的電裝工廠,剝離後成爲獨立公司。

除了零部件子公司,今年7月豐田還宣佈將出售其在日本電信運營商KDDI的20%股份,作價約2,500億日元。KDDI的前身之一是日本移動通信公司(IDO),目前豐田是KDDI的主要股東。

在汽車領域,豐田是絕對的“總利潤之王”,2024財年(2023年4月-2024年3月)第二季度銷售收入11.43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560億元),同比增長24%;營業利潤1.44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00億元),同比增長156%,營業利潤率從同期的6.1%翻番至12.6%;淨利潤1.28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22億元),同比增加194%。

而這樣的利潤之王在公佈出售KDDI股權意向時明確表示,籌集的資金將用於電動汽車等電氣化轉型。

電動化有多少錢?僅僅上個月豐田美國北卡羅來納州電池製造廠,就被追加投資80億美元,將兩條BEV/PHEV電池生產線擴大爲10條。到2030年,工廠還將有4條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電池生產線投產,年總產量將超過30GWh。

中國電動化輝煌也需要冷靜

海外巨頭害怕電動化燒錢,那麼中國車企呢?

利潤並不是中國車企的長板。近日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汽車公社-星途星紀元-高端起底,重新定E》論壇上指出,中國汽車產業提升巨大,不過在提升過程當中,面臨最大的課題和難題,就是整個世界發生巨大的變化,中國車企面臨最大的艱難就是利潤相對偏低。

在世界500強中,中國幾家車企平均利潤率在2%左右,而德國車企平均利潤率在10%,美國車企11%,像福特、通用2019年之前利潤得到大幅增長,所以美國纔有了工人10月份大罷工的增長,要求增長25%的工資。而日本車企的利潤也獲得了較強增長。

新能源汽車業務爲何絕大多數都處於虧損或者低利潤狀態?

流於表面的答案是,電動車不賺錢。稍微深入一點的答案是,電池貴,相關材料貴。再深入的答案是:所有的製造業,都需要擴大規模而攤薄成本,電動化汽車目前總保有量纔到千萬量級,燃油車已經突破2億輛。在電動汽車規模增長到燃油車水平之前,實際成本必然居高。

電動汽車和智能汽車,對多數消費者屬於較爲陌生的產品,需要用遠高於燃油車的產品力,以及至少接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去擊穿消費者的認知障礙和心理堅壁,同時還需要“油電同價”來推廣普及。而“油電同價”意味着在成本居高的前提下,電動汽車業務勢必虧本。

因此,業界經常將“蔚來汽車累計虧損700多億元”掛在嘴邊,一部分觀點認爲這證明電動汽車業務不足取,只是政策推動的產物。但實際上是由於汽車電動化處於發展前期,尚未通過擴大規模實現成本高度攤薄。

許多批評新勢力虧損的觀察人士忽略了一點:特斯拉迄今累計虧損額,實際上高於蔚來。但由於特斯拉已經擴大產銷規模,將成本有效攤薄,因此實現了年度盈利,並且後續會逐步縮小累計虧損額。那麼中國新能源汽車,勢必也會沿着特斯拉的路徑,頂着電動化與智能化轉型燒錢的巨大壓力,在荊棘和坎坷中殺出一條血路。

而屆時的中國汽車產業,經過淘汰機制的滌盪和篩選,也會更爲壯大和強盛。

|Barosaurus|

汽車公社神秘的恐龍軍團

THE END

微信號|iAUTO2010

當豐田也說“軟件定義汽車”

別急着給合資汽車“判死刑”

新時代的“整零關係”怎麼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