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學炒股8人微信羣被騙2150萬 牽出43人電信詐騙引流集團

大陸學炒股8人微信羣被騙2150萬,牽出43人電信詐騙引流集團。(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10日報導,微信羣「學炒股」實爲詐騙,大學生寒假「兼職」成幫兇,集團之外還有集團,一起詐騙案牽出了多個電信犯罪鏈條,40餘人的2個電信詐騙「引流」集團終落網。9日至10日,這起非法利用資訊網路案經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在虹口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

2021年1月,上海市民徐先生接到一個自稱「證券公司客服人員」的電話,對方邀請他進入股票交流微信羣,稱羣裡有專業股票分析師指導。徐先生加入後,聽從羣內指導,下載了一款股票投資軟體,向其中投資了19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但不久後,提現通道被關閉,App也無法打開,徐先生遂報警。

警方很快鎖定了打電話邀請徐先生進羣的「客服」小邵,而通過微信聊天記錄和轉帳記錄,一個運作成熟、利益分配和分工明確的多人集團浮出水面。

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楊某在成都租賃多個辦公地點,招募多人擔任小組長,並僱傭多名業務員,工作內容便是打電話邀人組建微信羣。

經過培訓,業務員們拿着小組長分發的「客戶」手機號碼和微信羣二維碼,用上固定話術,冒充證券公司客服撥打電話,邀人進微信羣,再推薦其添加「羣助理」微信。等微信羣滿員後,小組長們便要求業務員們退羣離場,按各自所邀人數分發報酬,然後打電話組建新的羣聊。

在兩個月裡,8名被害人被拉進這些微信羣,共被騙取500多萬元(約合新臺幣2150多萬元)。

楊某到案後交代,「客戶」手機號碼是從網路非法管道購買,微信羣二維碼則是從上家「李小姐」處購得,建成的微信羣會賣回給上家,他們從中抽取「中間費用」。

時隔不久,「李小姐」到案。之後,「李小姐」的上家「熊先生」也到案,檢察官發現,「熊先生」背後,還有上家。

而業務員們做的只是最基礎、最初的「引流」工作。他們並不知道,由他們組建的微信羣會通過無數上家一層層售賣出去,最終成爲詐騙犯的「養豬場」。

1月以後,楊某集團便拆夥分散。警方鎖定一名業務員時,發現他在離開原「團隊」後,又加入了張某的「團隊」。

由此,一個犯罪模式一模一樣的集團也被鎖定。5月13日,上海警方遠赴成都,在一天內抓獲上述兩個集團43人。

經審查,張某集團以「薦股」投資爲名,騙取5名被害人90餘萬元。2個集團中,43名犯罪嫌疑人各自參與設立微信羣組10餘個至30餘個不等,非法獲利1000餘元至20餘萬元不等。

這些「業務員」大多是「95後」,由於法治意識欠缺,成爲了詐騙分子的幫兇。虹口區檢察院認爲,上述兩個電信犯罪引流集團,爲從事股票投資類電信網路詐騙的人員設立用於實施詐騙的通訊羣組,其行爲均觸犯刑法,應當分別以非法利用資訊網路罪追究其刑事責任,遂提起公訴。

同時,犯罪嫌疑人小邵被做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小邵尚不滿20歲,是在寒假中「兼職」的大一學生。檢察官考慮到其尚在接受教育,要求小邵父母和學校後續對其做出教育懲戒和在校觀察,並以此爲前提,經過公開聽證和審查,最終作出不起訴決定。

澎湃新聞報導,9日至10日,該案在虹口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從庭審獲悉,目前,法院一審判決:該案被告犯非法利用資訊網路罪,主犯楊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張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九個月,並分別處罰金2萬元;其餘業務員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至一年三個月不等,並處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