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積極鼓勵臺灣人「用腳投票」

10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在廣州率先上市,首批啓動10個線下銷售點計劃未來3年內拓展400個,還會進入各大超市、農貿市場生鮮店和電商平臺等。(中新社

掃描QR code 參與線上討論

大陸上週有兩項活動,與兩岸經濟融合發展有關,值得臺灣重視。一是國臺辦與發改委、科技部等舉行聯合記者會,介紹惠臺《26條》執行成果,二是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完成未來一年大陸經濟方針的擘畫。將兩項內容對比解讀,可作爲臺商投資與發展計劃的指標。

首先,「完善制度配套,引導臺資企業參與大陸經濟高質量發展」,意味臺商有機會深度參與大陸經濟轉型進程。今年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大陸將支持戰略產業發展,支持加大設備更新和技改投入,推進傳統制造業優化升級。《26條》明確規定,臺資企業可同等參與重大技術裝備研發創新建設,與上述大陸戰略部署相銜接

其次,善用臺企在地根基,強化臺商在大陸區域協同發展戰略中的角色,應是未來臺商大有可爲的領域。今年經濟工作會議繼續強調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三大戰略,首次提出要「打造世界級創新平臺和增長極」。臺資企業在長三角、珠三角超過30年的耕耘和根基,應轉化爲在地優勢,深層次參與到當地官產學研的協同創新進程。本月初兩岸企業在上海達成400多億元人民幣的投資意向,大陸金融機構提供500億元綜合授信額度給長三角臺商,就是大陸高度重視臺商角色的例證。

大陸對兩岸經濟關係已制定出中長期規畫:第一,不受制於臺灣內部政黨輪替帶來的大陸政策變化與兩岸協商進程影響,完全向臺灣打開大陸市場和產業生態圈。第二,大陸已爲因兩岸關係波折而造成臺灣內部經濟停滯備有預案,若民進黨繼續執政,會更加凸顯出「大陸是臺灣民衆發展的歸宿」vs.「內耗封閉的臺灣陷入窮苦」的對比。第三,真正重視和珍惜臺灣的技術、人才資金生產要素,期待這些要素能夠與大陸發展戰略融爲一體,將臺灣核心競爭力內化爲整個中國的國際競爭優勢。

大陸對兩岸經濟關係的中長期規畫,並非政治掛帥的「統戰」,而是符合客觀經濟規律的科學決策,亦符合中國與世界經濟的深層次關係調整。麥肯錫最新報告《中國與世界:理解變化中的經濟聯繫》指出,近年來大陸對世界經濟的依賴度在降低,世界對大陸經濟的依賴度反而在上升。這充分說明:第一,大陸經濟轉型已經「行百里者半九十」,內需市場潛力已得到釋放,消費躍升至經濟「三駕馬車」首位,自給自足的工業體系和市場規模足以應對各類外部危機。第二,大陸已全面融入全球技術價值鏈,參與國際標準制定,但在電動汽車機器人半導體等領域,仍有技術盲點受制於人。

這兩項特徵,都與臺灣參與大陸經濟崛起進程息息相關。過去30年,臺商在大陸各個區域板塊及產業版圖,都佔據重要位置,是鑲嵌在大陸經濟中的一顆顆寶石,讓大陸經濟熠熠生輝。隨着大陸經濟的崛起、兩岸實力對比的變化,及大陸與世界經濟關係的逆轉,原有的鑲嵌關係已經不能適應新情勢和新要求,臺商甚至成爲被輔導轉型的對象。臺灣仍然領先全球的技術,如半導體,大陸已經通過企業兼併、人才吸引等方式爭取了3000名臺灣精英人才,兩岸經濟關係正在加速「融合」。

相較於「鑲嵌」,「融合」的主體是全部生產要素,歸根到底是「人」的融合。有別於過去臺企鑲嵌於大陸,隨着兩岸體量的日益懸殊和主導權的轉移,臺灣的資金、技術和人才會以「化整爲零」的方式進入大陸,與大陸產業鏈與市場融爲一體。在兩岸經濟關係從鑲嵌到融合的過程中,大陸應徹底打開市場,讓臺灣各行各業毫無門檻、同等待遇地參與發展與競爭,而臺灣的優勢產業可與大陸共同組高科技中華隊」,在國際競爭中共同開創屬於中國人的黃金時代。

臺灣門關得愈緊,大陸經濟繁榮、社會愈安定,愈多臺灣人會「用腳投票」加入融合發展大潮流,大陸顯得更有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