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金三期設置“超長待機” 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呼籲耐心資本

日前,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基金三期”)註冊成立,以超預期的注資規模,超過往常規的經營年限,超級豪華的股東陣容,彰顯國家對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視和支持力度,再度激發了產業和資本市場的信心。在此背景下,近期相對沉寂的半導體概念股活躍度陡增。

本次成立的大基金三期,註冊資本達到3440億元,創歷史記錄。股東結構中,除了財政部、國開金融等“老面孔”外,新增了六大國有銀行,出資合計1140億元,佔比約1/3,地方國資股東隊伍則集中在北京、上海以及廣東(含深圳市),對應國內三大集成電路聚集區,而產業投資者規模相對減少。

相比前兩期,大基金三期更爲顯著的特色在於“耐心”,設置了更久的經營年限,從一、二期的10年延長到15年。銀行股東也在公告指出,參與出資大基金三期的註冊資金將自基金註冊成立之日起10年內實繳到位,時限也超過了有限公司5年的實繳年限規定。

集成電路產業作爲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無疑考驗着資本精挑細選的能力和長期守候的耐心。大基金的設立開啓了產業發展新模式,累計兩期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從產業發展階段、投資特點等因素考慮,大基金也需要變得更加有“耐心”。

有從事半導體封測材料行業的上市公司研發負責人曾向記者表示,如果沒有國產化機遇,很多材料類型他們根本不會涉足嘗試。但是材料研發往往需要長期磨合試錯,約定期限交不出成績,就面臨着被“叫停”的風險,希望客戶、股東都能多給一點耐心。

經濟學中“低垂果實定律”在一定程度上也適用於過往國產半導體從易到難,逐步攻克的發展進程。據行業協會最新統計,以半導體材料爲例,國內半導體材料在12英寸45納米-28納米工藝用材料品種覆蓋率超過70%,先進存儲工藝用材料品種覆蓋率超過75%。另外,中國本土半導體制造業中,內資企業佔比迅速提升,但仍然低於外企五成佔比份額,且集中在中低端產品。

目前,大基金三期對外投資重點還未正式披露。記者從半導體業內人士採訪獲悉,大基金三期有望增加覆蓋人工智能芯片環節,在HBM(高帶寬內存)產業鏈扶持大型晶圓廠,資本投資需求更加大。這意味着後續半導體產業鏈自主可控發展過程中,無論是戰略創新還是技術攻堅,都將面臨着啃“硬骨頭”環節,承受着更高風險,也更需要資本的精心陪護、保駕護航。

同時,半導體產業自身具有很強的週期性,當遇到產業週期上行時,在早期項目估值較低、退出通道暢通等背景下,投資人可以輕鬆獲得數倍的投資回報;但反之,投資收益虧損難免。有產業投資者反饋,半導體一二級投資市場閉眼套利的時代已經終結,當前退出已經居於首要任務。

公開資料顯示,大基金一期盈利高峰在2020年,當年實現淨利潤約420億元,2021年降至約375億元,成立較晚的二期在2021年實現淨利潤約52億元,但到2022年大基金一期、二期均出現不同程度虧損。

相比一般基金,大基金肩負着產業培育重任,對接着國家戰略、產業升級和企業發展等多重使命,成爲耐心資本不僅需要更久投資期限,還需要更優秀的投資管理能力,以及考覈者在長維度視角下設置更科學、專業的業績目標,不斷完善監督追責機制,讓錢真正花在國產集成電路產業的“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