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達集團走鋼索 財務造假風波引發京東陰霾

觀點網 達達集團財務造假風波終於塵埃落定。

3月6日,達達集團作爲當事公司披露了獨立審查結果,在經過三個月獨立審查後,最終確認在2022年第四季及2023年首三個季度在內部進行虛假交易,令收入被誇大約5.68億元,及營運成本被誇大約5.76億元。

同日,達達總裁何輝劍宣佈請辭,目前由京東物流前首席戰略官傅兵將擔任臨時總裁。

此外,達達集團還表示,針對內審主動發現的個別存疑業務的審查結果已明確,獨立第三方機構審查結果表明,公司管理層沒有參與策劃,爲個別員工所爲,目前已對相關員工進行處理。

財務造假疑雲

這起事件起源於2024年1月,達達集團於1月8日夜間發佈公告稱,公司在其例行內部審計中發現了一些可疑的做法,可能會導致公司2023年在線廣告和營銷服務的一些收入存疑,將委託第三方重新審計,京東集團也同步確認了這一消息。

觀點新媒體瞭解到,是達達集團在審計中發現問題,與個別人涉嫌詐騙犯罪導致,有業內人士表示,該事件不涉及達達集團核心業務,影響範圍非常有限。

“集團目前估計2023年前三個季度在線廣告和營銷服務收入和運營支持成本各約5億元,可能已被誇大。”達達集團坦言,公司此前提供的2023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收入指引不可再作爲參考。

觀點新媒體查閱過往公告得知,達達集團在原三季度報告中的總營收爲2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值得注意的是,達達旗下有兩大業務板塊,一個是京東到家,一個是達達快送,前者是線上平臺,後者則是是線下物流平臺,在這份報告中,兩項業務數據均得到顯着增長。

其中,京東到家平臺三季度營收18億元,同比增長16%,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12個月內,京東到家平臺總交易額731億元,同比增長24%,營業門店數超過40萬家;達達快送平臺三季度營業收入約合11億元,同比增長29%,達達快送活躍騎士數量也同比增長超過20%。

彼時,達達首席財務官陳兆明還表示:在2023年第三季度實現了令人鼓舞的營收和淨利潤,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長20%,非GAAP淨利潤率繼續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

隨營收一同增長的還有達達集團的成本,於2023年第三季度,達達成本與費用3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銷售與市場費用10.19億元,對比上年同期11.5億元則有所緩和。

三季度財報中提到的非GAAP淨利潤率同比提升對於達達集團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作爲京東旗下物流公司,達達集團自2020年6月上市以來,接連的虧損情況一直被外界所詬病。

資料顯示,於2019年,達達集團運營和支持成本佔總收入的比重達到約92%,騎手薪酬和激勵成爲其中的大頭支出,據悉,彼時騎手薪酬、激勵佔收入比例達到86.45%;銷售市場方面,達達集團於該板塊的開支佔總收入的比重也達到45%左右。

在上市後的兩年,達達集團依舊困於虧損壓力,直到2023年第二季度,公告中才出現了首次整體盈利的字眼:於二季度,達達集團總營收達到28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23%,經調整淨利潤同比改善超過17個百分點,終於將盈利二字標註在財報中。

然而,達達集團紙面上的公告數據,抵不過內部審查結果出爐後的“打臉”。一開始第三方機構獨立審查了某些爲了實現收入目標的在線廣告和營銷服務交易,而後發現,交易涉及某些上游客戶的付款和向某些下游供應商支付的現金資金,缺乏任何明顯的商業實質,且沒有可信的文件、商業記錄或其他證據支持。

達達集團也表示,這些交易導致公司過去財務報表中某些收入和相關成本被誇大:2022年第四季度、2023年第一季度、2023年第二季度和2023年第三季度的淨收入分別誇大約6900萬元、4000萬元、2.14億元和2.45億元。

而2022年第四季度、2023年第一季度、2023年第二季度和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的運營和支持成本分別誇大約7000萬元、4200萬元、2.14億元和2.50億元。

達達仍需止虧

財務疑雲已水落石出,但達達集團內部的震動還在繼續。

披露審查結果的同日,達達集團原擔任公司總裁、董事何輝劍也揮別崗位,將在獨立審查實質性完成後辭職。目前領導達達集團的快送業務的傅兵將擔任臨時總裁,並在董事會的指導下監督公司的業務運營。

何輝劍,是京東的老人了,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同城業務負責人均在其名片上。這位自2014年便已加入京東到家,歷任京東到家產研負責人、平臺運營負責人、總經理等多個崗位的老將,此時辭職更是反向承托出達達集團內部管理層調整的陣仗之大。

要知道,2023年底,達達集團內部纔剛剛完成了一次人事調整。

苗頭始於2023年12月,達達集團宣佈管理層調整,辛利軍進一步辭去董事局主席兼董事會成員職務,而由京東集團CFO單蘇接替其出任董事會主席和提名委員會成員。

此外,達達集團原首席財務官陳兆明通知董事會其因個人原因辭去了CFO一職,茆俊則接任該職務。

從資歷來看,單蘇2021年12月加入京東集團,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擔任京東物流首席財務官;茆俊先生於2020年加入京東,歷任京東物流投資者關係部、經營分析部、京東集團預算與分析部等管理職位,與前任相比新上任的兩位管理層在京東的時間僅3-4年。

但觀點新媒體也獲悉,單蘇與茆俊曾在京東物流搭檔,分管財務和投資者關係,京東內部管理層對二人更加信任,因此,在發現達達集團內部端倪後,立即改派兩人進入達達集團。

由此看來,達達集團的管理層陣容已逐漸京東化,畢竟從數據上來看,這家上市公司的虧損缺口仍然存在。自2019至2023年前三季度,達達集團的虧損分別達到16.7億元、17.05億元、24.71億元、20.08億元和8.5億元。

另觀察資本市場,達達集團開市時的總市值約32.78億美元,2020年11月,最高總市值達到30億美元,而截至2024年3月11日收盤,其市值僅有6.05億美元。

作爲主要投資人,京東2021年3月斥資8億美元增持達達集團,後又在2022年2月以5.46億美元現金及若干戰略資源作爲對價再一次增持達達集團,持股比例上升至約52%,對比當下的數據,京東的資金投入已遠遠超過達達集團的市值。

由此而言,讓達達集團重新“迴歸”京東,也不失爲一次搶救。

值得注意的是,前美團高級副總裁郭慶也在同期入職京東,而此行目的或與達達集團的未來相關。據悉,郭慶將擔任京東CEO兼京東零售CEO許冉的顧問,並負責京東的達達集團即時零售業務和機器人業務。

達達集團與美團兩家企業之間,有相似,亦有競爭。雖然營收虧損陰影猶在,但截至2023年9月30日,京東到家GMV超過730億元,增速達到24%,達達前三季度營收增速也超過了23%,超過京東零售同期收入增速。

此外,2023年10月,京東還公佈了即時零售“五年行動計劃”:將助力超200萬本地中小實體門店數字化轉型,爲社會提供超1000萬個靈活就業崗位,並聯合帶動萬億消費。

另一邊,截至2023年三季度美團所着重發力的閃購業務訂單達到700萬單,同比增速約44%,而旗下閃電倉於第三季度也超過了5000家,據美團披露,其閃購規模於2023年將超過2000億,2026年將超4000億。

這一數字,明顯大於達達集團的規模。而二者在今年還將繼續爭奪即時零售業務蛋糕,也將面對共同的敵手抖音本地生活所帶來的衝擊,對於達達而言,盡力止虧重要,守住自己在即使零售業態的底盤,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