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位觀察 | 左小蕾:不能靠發錢刺激消費,更重要的是創造就業機會

*本站財經智庫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本文不構成投資決策。

出品|本站財經智庫

編輯|智旭權 主編|楊澤宇

本站財經智庫《C位觀察》節目一一看C位大佬解讀C位大事。獨家對話智庫頭部經濟學家、企業家、各個領域KOL,解讀時下熱議的財經和社會問題。

NO.039 對話經濟學家左小蕾

左小蕾:展望2024年,中國經濟新動能在哪裡(來源:C位觀察)

60S要點速讀:

最近網上有人說要發錢促進消費,我認爲這是絕對不可行的。美國可以發錢,是因爲它可以做到一旦通脹高企就提高利率,它不太顧及給全球帶來的影響,全世界的人都幫它分擔風險。這和中國的國情不相符。而且中國人的文化是不養懶人,扶貧攻堅也是要授人以漁,所以發錢是絕對不可以的事情。

以下爲訪談精編:

企業數字化轉型可以爲畢業的大學生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經濟增長有三大動能:投資、消費和出口。中國出口近期能夠從負增長變成正增長,不管是企業,還是政府,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對於2024年的經濟預期,我個人認爲,中國出口市場的現狀,特別是在傳統貿易市場的壁壘,在短期內不大容易改變。但是我們可以努力爭取到能夠改善的結果。所以我們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開闢東南亞市場,現在也提出開闢中東、中亞、非洲等市場。開拓新市場當然會面臨很多困難,畢竟我們過去的傳統市場是高收入國家,消費能力、購買力比較強。但我們仍需開拓新市場。對於美國和歐洲市場,我們也要努力爭取保持一定份額。

跨境電商現在已經不是簡單的貿易,而是一個全方位的服務平臺。如果說傳統的B2B貿易是以貨物貿易爲主,跨境電商的發展則是以服務貿易爲主,而且還有很大的空間。中國一些企業家真的非常有智慧,特別是年輕一代,對於消費者需求很敏感,他們通過不斷打通金融服務、物流服務、供應鏈,來提供最好的服務。

在廣州有一個公司,它只做國外的服裝,不做國內。因爲國內服裝市場競爭太激烈。它的做法就是通過電商獨立站,也就是數字化平臺,整合整個產業鏈。首先,做服裝要有設計師。這家公司有三千多名海外設計師和幾百名國內設計師。但這些人不一定都是公司的長期員工——他們不爲這家公司所有,但是爲其所用。這些海內外的年輕設計師每天都把各種各樣趨勢性的、適合當地市場的服裝,融入到設計之中。因此,公司每天都有四千多款新的服飾展示上線。

這家公司僱外國大學生做模特,在線上拍照片展示新衣服,然後按照工作時長給大學生報酬。這些大學生一個月能拿到兩千多美元。同時,如果他們給公司帶貨,公司可以免費送一件衣服,所以大學生高興得不得了。如果新上款式獲得了市場認可,比如得到了兩百單,公司就會去後臺下單。本來珠三角的服裝製造業沒有訂單,有些廠都關門了,或者轉移到越南等地,可是通過這種模式創造了訂單,這家公司整合了珠三角差不多四分之一的製衣工廠。

公司的固定員工大概有一萬多人,但是整個產業鏈和它配套,爲它工作的人數達到上百萬人。公司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把控市場的脈絡,讓大量的人才爲其所用,可以整合瀕臨破產的廠家,創造訂單,創造市場。

所以,我們要引導傳統行業進行數字化轉型。我們原來認爲做衣服的、做皮帶的、做箱包的,都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怎麼數字化呢?但是我們看見了成功數字化轉型的案例,而且還整合了整個產業鏈,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政府的財政資金怎麼樣支持中小企業發展?除了免稅減稅,除了投資一些領域以外,還要關注傳統行業的數字化轉型。

左小蕾:AI不會把人淘汰,但是不懂AI的人會被淘汰(來源:C位觀察)

現在電商用ChatGPT也非常有效率。它能夠規劃整個地推項目,還能做廣告、攤位設計,這些本來都是電商很花錢的一部分。應用了人工智能後,電商公司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效率。AI不淘汰人,但是會用AI的人將會淘汰不會用AI的人,這是將會發生的事情。

刺激消費靠發錢絕對不行,更重要的是創造就業機會

要拉動明年經濟新的增長,消費和投資就變成了最重要的驅動力。如果一個國家經濟想要正常增長,消費會越來越成爲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因爲消費以後,要再生產,再生產會帶動投資。所以消費可以拉動投資。消費本身是一個驅動力,拉動的投資也是一個驅動力。

左小蕾呼籲:爲年輕人創造就業 增加收入(來源:C位觀察)

2023年的數據顯示,中國消費在增長,但是並不是像疫情之前那樣。消費市場的增長,最重要的是要創造就業、增長收入,特別是對於中低收入的羣體。對高收入羣體來說,假設他一個月增加10萬元收入,他可能消費1萬元,即便收入繼續增長,他也沒有新的消費需求了。但是中低收入羣體的邊際消費傾向會更高,所以一定要給中低收入者創造就業,包括大學生的就業。因爲如果年輕一代有比較穩定的收入,對於未來有信心,那麼他們是非常敢大膽消費的。

左小蕾:刺激消費靠發錢絕對不行,更重要的是創造就業機會(來源:C位觀察)

最近網上有人說要發錢促進消費,我認爲這是絕對不可行的。美國可以發錢,是因爲它可以做到一旦通脹高企就提高利率,它不太顧及給全球帶來的影響,全世界的人都幫它分擔風險。這和中國的國情不相符。而且中國人的文化是不養懶人,扶貧攻堅也是要授人以漁,所以發錢是絕對不可以的事情。

經濟學家凱恩斯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裡有個著名的理論——“挖坑”理論,“僱兩百人挖坑,再僱兩百人把坑填上,這叫創造就業機會。僱兩百人挖坑時,需要發兩百個鐵鍬;當他發鐵鍬時,生產鐵鍬的企業開工了,生產鋼鐵的企業也生產了;當他發鐵鍬時還得給工人發工資,這時食品消費也都有了。等他再僱兩百人把坑填上時,還得發兩百把鐵鍬,還得發工資。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政府不要作別的,就直接把工人請來挖坑就行了,供吃供住,政府的錢花出去了,也就產生了消費,經濟自然也就好了。” Comment by Shark Yang: 這個理論是有爭議的,您看要不要放在內容中?

所以靠發錢刺激消費是不可行的,真正可行的是用各種方式在各個領域裡創造就業機會,通過大規模的投資,或者通過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創造就業機會。我剛剛從廣東調研回來,當地有一家公司是做衣服布料的。它的工廠能招到大學畢業生,因爲工廠經過整體的數字化轉型,布料上的花是通過機器印上去的,效率大幅提升。員工需要有一些基本的IT知識,才能控制和調試機器。

所以一個一百多人的工廠,就招了一百多個大學畢業生,創造了就業。本來大學生不願意去傳統的地方工作,就變成了結構性失業,帶來了很多誤導性的統計數據,但是通過數字化轉型,大學生願意來工廠工作——參加工作就有收入,收入就有消費,帶來了良性循環。

左小蕾:多注意發掘“怪才”,加強培育拔尖人才(來源:C位觀察)

新能源投資或可成爲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回顧一下中國曆次經濟調整,都是通過大規模投資穩定經濟增長。比如2008年,中國遇到全球金融危機衝擊,那時候中國啓動了高速公路的投資,穩定了經濟。後來全世界都在說中國經濟下滑的時候,我們啓動了大規模的高鐵投資,又穩定了經濟。今天我們遇到了全球經濟衰退,從投資的角度要找到一個合適的、規模比較大的、能夠穩定經濟增長的投資領域。投資什麼呢?清潔能源可能是可供選擇的方向。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佈“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所以,中國用清潔能源替代傳統能源勢在必行。雖然清潔能源現在有很多問題:轉換率低下、儲能投資太高、回報週期太長等等。因爲這些問題,人們對於是否要在新能源領域裡啓動大規模投資,有很多的爭議。當年我們修高速公路、鐵路也會遇到很多問題。但是我們都要在發展的過程中去解決它。

當年投資基礎設施,都是財政拿的錢。但是我們知道財政現在很困難,赤字率已經超過了3%,還有沒有更大的財政空間、更寬鬆的財政政策?所以,在投資領域中,政府的資金要去引導,同時拉動民間資本的參與。這其中有很多東西需要規劃清楚。

在減持問題上應嚴格控制,真正讓股市成爲經濟晴雨表

中國A股不是經濟的晴雨表。因爲,中國一些賺錢的公司,對宏觀經濟有貢獻的公司,大多不在A股上市。

左小蕾:若管理層只管套現不發展企業,A股十年後還是3000點(來源:C位觀察)

爲什麼A股十多年都在3000點徘徊?從政府的角度,更多強調的是直接融資比例有沒有擴大;從市場的角度,股指有沒有上漲?股指不上漲,投資者就賺不到價差了。但我認爲要問的問題不是它爲什麼沒上漲,而是股市的初衷是什麼?是發展企業,然後爲投資者帶來回報。企業做好以後,其價值就會成長,股指就會上升,這是實實在在的。融資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

在制度安排層面,不能只關注融資以及有助融資的交易規則,要多在讓上市公司做大做強的制度和規定上加大力度。怎麼樣保證上市公司真的做大做強?強迫它兌現招股說明書裡所有的承諾。首先,在管理層減持問題上要嚴格控制,不能簡單規定一年兩年時間,公司上市要實現承諾的盈利目標,原始股東才能套現。例如,很多高精尖公司申請上市以後,一開始是不賺錢的,什麼時候大股東可以減持呢?一直到賺錢纔可以,而且賺的錢要到能匹配減持的額度,還要保證高精尖企業有可持續創新的能力。

當然我也希望監管和市場發展最好能分開,因爲二者是矛盾的——特別是上級考覈的時候,既考覈監管是不是到位,又考覈股指是不是上漲。監管股市發展,要用制度去約束上市公司,而不是放任它,只要上市了,融資上去了,不賺錢也沒關係,不是這樣子的。

另外,募集的資金根據項目安排,不能轉移用途,一定要完成承諾的項目。還有一個就是定價。從理論上來說,公司上市,未來一定要有成長性。比如,未來五年每年估計成長10%,然後每年都有現金流,折價得到現在的股票價格。因爲五年以後可以達到,所以你可以現在賣這個價格。

當然,這裡有一個弊病,就是上市公司可以胡說,比如說,未來每年有20%增長。這個時候你的保薦人,你的會計公司,你的律師就要遭到懲罰。因爲上市還有信息披露的要求,不能脫離實際捏造財務數據。所有的中介機構都應該恪盡職守,否則要對他們進行相應的懲罰。

投資者對上市公司來說是弱勢方,因爲信息不對稱。但是中介公司、保薦人和上市公司自己是很清楚的。所以對這些利益方必須不光要有道德上的約束,還要有各種各樣法律上的約束。而且懲罰一定要超過違法的獲益,才能夠起到震懾作用。

左小蕾: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加劇應試教育的不公平(來源:C位觀察)

本站財經智庫(微信公號:wyyjj163) 出品

本站財經智庫是本站新聞打造的財經專業智庫,整合本站財經原創多媒體矩陣,依託於上百位國內外頂尖經濟學家的智慧成果,針對經濟學熱點話題,進行理性、客觀的分析解讀,打造有態度的前沿財經智庫。歡迎來稿(投稿郵箱:cehuazu20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