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燭光陽光到全天候照明 清大推出第四代節律照明

國立清華大學教授周卓𪸩研究團隊今發表產學臨牀試驗合作成果,集合燭光、陽光優點的「第四代全天候節律照明」。記者王駿傑/攝影

國立清華大學教授周卓𪸩研究團隊今發表產學臨牀試驗合作成果,集合燭光、陽光優點的「第四代全天候節律照明」,採用亮度高的LED打造,比起OLED降低了製作成本將近十倍,希望將最護眼、舒眠、抗癌、顧健康的「好光」,分享到全球各個角落。

周卓𪸩今與研究團隊共發表5項與「好光」緊密相關的重大發展,包括清大化工系、材料系,閱覽室檯燈的燭光化成果;與臺大新竹分院、曙光中學共同研究,發現閱讀光色對心跳和眼壓的影響;與力積電合作將黃光室燭光化的重大成果;與維新醫院合作,發現節律照明對睡眠的幫助;展示清大專利技術所製作,領先全球的第四代節律照明。

清大材料所也展示全球第一的燭光閱覽室,周卓𪸩指出,經實地測試,使用新裝設的燭光燈閱讀,在同樣的亮度下,可觀看的時間從30分鐘,12倍增到430分鐘。

至於閱讀光色對心跳和眼壓的影響,周卓𪸩說,「好光」真的能紓壓,他與臺大分院眼科醫師合作發現,使用燭光閱讀,能有效紓壓眼壓,降低青光眼罹患率,根據臨牀實驗結果,同樣閱讀九十分鐘後,在燭光環境中副眼壓下降10%,在白光中則上升3%,另外,在閱讀期間主眼出現較明顯的眼壓震盪,使用白光震盪大。

此外,研究發現在黃昏後使用燭光檯燈閱讀,心律會明顯降低,從晚間六至九點使用燭光閱讀,心律降低20%,而用白光僅降低10%。

周卓𪸩指出,與力積電合作將黃光室燭光化的重大成果,則是發現燭光可以讓人觀看更久,在同樣亮度下,可觀看時間是原來黃光的440分鐘,增加到550分鐘,增加25%。因此,未來的研究將鎖定在心理層面與專注度,以具體瞭解工程師的工作環境在燭光化之後,是否更讓其心理更健康,工作更有效率。

而清大與維新醫院合作發現,藉由第三代陽光節律照明的導入,將有助改善院內居民與照護人員的睡眠品質及認知功能。周卓𪸩說,白天時將陽光帶進醫院,對居民與醫護人員而言是種良藥,入夜後引進燭光,則可避免藍光刺激心律,刺激交感神經活性影響睡眠。研究顯示,在使用太陽光節律照明三週後,輪班護理人員在睡眠上有顯著改善,對精神病患而言,臨牀上精神症狀也明顯改善7.4%。

周卓𪸩表示,清大專利的第四代節律照明,採用亮度高的LED打造,比起OLED降低了製作成本將近十倍,可以調的比較亮外,又比較輕,並集合吳藍害的燭光、火紅夕陽與太陽光,呈現「日亮漸藍,夜暗漸橘紅」優點,光色在1500至5500K色溫間連續變化,貼合人體生理時鐘的光照。

周卓𪸩也提出呼籲,2025年歐盟預計全面採用節律照明,這次臺灣的技術領先全球,臺灣可以使用全球第一、最符合天然節律的好光,這項發明也可協助臺灣開拓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