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有到優還要加把勁
近年來,我國冰雪裝備產業步入發展快車道。從地域看,東北地區依託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推進冰雪裝備研發生產並取得積極成效;河北省譜寫後冬奧經濟新篇,以產業園區爲載體,走好冰雪裝備產業向新向好發展之路。從產業鏈看,我國冰雪裝備產業已初步形成從研發、製造到檢驗、檢測的全鏈條體系。從產品門類看,無論是造雪機、壓雪車等大型裝備,還是個人雪服雪具,我國均具備生產製造能力,已經形成15大類冰雪裝備器材產品體系,實現從頭到腳、從個人到場地、從競技競賽到大衆運動的冰雪裝備器材全覆蓋。
產業從無到有,成績值得肯定,其背後是政策引導、市場推動、科技創新、品牌培育等多重因素髮力的結果。但以從有到優的更高標準來衡量,我國冰雪裝備產業仍存在部分高端裝備和競技體育器材依賴進口、核心技術有待突破、自有品牌影響力不足等問題,在培育領軍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滿足消費者更高層次需求等方面都要繼續努力。
掌握核心技術是關鍵。要持續加強技術攻關,特別是提升造雪機、壓雪機、製冰機、索道魔毯等裝備研發製造能力,加強冰刀、冰鞋、滑雪板、滑雪服等產品研發生產,順應消費者新需求,推動冰雪裝備智能化發展。構建以企業爲主體的產學研體系,鼓勵龍頭企業牽頭,聯合科研機構、高校院所等,協同產業鏈上下游資源,開展跨行業、跨區域產學研用檢合作,加強冰雪裝備器材基礎前沿、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和先進製造工藝研究,提升產品研製能力,推進產品迭代創新。
要繼續加強產業標準和檢測認證能力建設。近年來,滑雪板、高山滑雪杖、滑雪服等領域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已完成制定、發佈、實施,但一些標準還缺乏足夠的數據積累和試驗論證,仍需優化完善。要支持骨幹企業、科研機構等參與制定修訂標準,加強與國際標準銜接;推動冰雪裝備器材檢測中心和認證機構建設,實現認證結果互認。
製造業發展有其規律性,從低端向中高端躍升、從代工生產到掌握核心科技,需要經歷厚積薄發、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發展冰雪裝備產業急不得也等不得,只有紮紮實實練內功、強技術、創品牌、育企業,才能走上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發展道路。 (經濟日報記者 王勝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