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體育中汲取向上力量(評論員觀察)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孟繁哲

想讓運動成爲學生們終身受益的習慣,不僅要保障充足的場地、器材和課時,還離不開對學生的巧妙引導和激勵

在四川成都的電子科技大學附屬實驗小學,829張乒乓球桌被“塞”到了校園的各個角落:操場邊、大樹下、教學樓一樓架空層,連樓頂都加高了圍牆,開闢成乒乓球練習場。每天大課間鈴聲一響,學生們就在球桌前切磋過招、揮灑汗水。據報道,這所學校提出一個目標:學生們能“每天鍛鍊三小時”。

829張球桌、一天三小時的運動量,效果十分顯著。2023年,該校學生體質健康合格率爲100%,優秀率爲69.6%。學生們動起來了,既強健了體魄,也愉悅了心情。體育運動對於中小學生的積極作用,可見一斑。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把體育和德育、智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是我國教育一直以來倡導的理念。近年來,在學校裡,一個突出的變化是,過去常被其他科目擠佔的體育課,越發得到重視。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課時爲一週3—4節,有的地方教育部門還要求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與此同時,家長對學校體育教育的期待也提高了。有的家長希望學校能有更多體育老師,有的則期待能有更大的運動空間。當越來越多人認同以體育人的價值,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工作就更能穩步推進。

教育部辦公廳發佈的《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着力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需要看到,想讓運動成爲學生們終身受益的習慣,不僅要保障充足的場地、器材和課時,還離不開對學生的巧妙引導和激勵。掌握了快速運球過杆,未必就會打籃球;引體向上考完了不練,剛增長的背肌力量也會得而復失;終於能將羽毛球打到底線,一旦拍子長期“吃灰”,技術也會滑坡……因此,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並將熱情持續下去,十分關鍵。

近年來,很多地方因地制宜培育特色項目,爲學生提供更加科學、多元的體育內容選擇。黑龍江哈爾濱市南城第一小學開設了10餘門冰雪特色課程,學生們課上刻苦訓練,課下也有體育社團繼續培養特長。甘肅敦煌市敦煌中學師生共同編排了課間操《舞美敦煌》,將敦煌壁畫天宮樂舞元素融入體操動作,讓運動多了一份美感。當習慣得到培養、興趣得到開發,運動將不再是一個任務或一項考覈,而會成爲一種日常生活的方式、一個生命激情的來源。

也要看到,青少年仍處於生長髮育階段,科學的運動理念、適當的運動方法必不可少。前不久江西上饒發生的“蹭跑”事件就是一個反例:一名父親將自己的參賽號碼布貼在10歲的女兒身上,讓其獨自完成距離爲42.195千米的馬拉松比賽。明顯不科學的“訓練”,即便初衷再好,也會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目前,一些地方適當降低中考體育考察標準,增設選考科目,正是爲了讓中小學體育迴歸強身健體、培養興趣的初衷。多數青少年體育活動以健康爲目的,並非追求純粹的競技,所以更應注意尊重成長規律和個體差異,避免過度訓練。換句話說,只有在安全和科學的基礎上,孩子們才能在享受運動快樂中健康茁壯成長。

100多年前,北大校長蔡元培提出,“完全人格,首在體育”。體育既是培養學生運動興趣、運動技能的過程,更是塑造學生精神面貌、性格乃至價值觀的過程。體育是一個大舞臺,願更多青少年能從體育中汲取向上力量,努力奮鬥、頑強拼搏,成就更加精彩的人生。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08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