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藍的35種到空性的無量

From 35 Types of Blue to the infinite Shunyata

從藍的35種到空性的無量

“一個胡桃木桌子或一種關於藍色的定義,其實並不真正具有獨立實存的本性,只要我們越往細裡看,越能發現一切萬法的空性本質。廖斐的這件作品這麼好的就帶我們接近了“緣起性空”這個在佛法中最爲重要的見地。”

從藍的35種到

空性的無量

文|Ag

我想只說廖斐這次“形下寺”展覽的一件作品,就是《35種藍色》,如果不是因爲牆面大小的限制,這些都被稱爲藍但又不盡相同的紙張,最終很可能被無限多地輸出,多到可以貼滿所有宇宙盡頭的所有咖啡館,這個無法表達的數量或許是廖斐這件作品意在的真正體量。而數字35只是一種關於這種無量體量的修辭,就像佛法中八萬四千這一數字的含義一樣。而那些不同質地的白紙也意味着得到不同顯色的各種條件,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緣”(condition)。

這組作品看起來平平無奇,似乎只是印刷設計車間角落的一次普通校色現場,但藝術家並無校色的目的,反而他恰恰不是要去挑選出唯一的那個“對”的藍色,而是去呈現出藍色的不可定義和無窮。如果我們不加以觀察和分析,會認爲世界上真的實存存在某種特定的藍色,比如大家熟悉的克萊因藍、比如電腦RGB中的標準藍,但其實只要呈現它的介質稍稍發生變化,就像這組作品裡使用的不同的紙張,或是日常中不同的燈光下,或者是我們觀看者不同的視網膜狀況,都會導致那個關於某某藍色的概念遭受動搖,如果能加以更加細緻的觀察,一些人會發現,其實周遭沒有任何一個現象不是由多種更爲細微的因緣聚合而成的,一個胡桃木桌子或一種關於藍色的定義,其實並不真正具有獨立實存的本性,只要我們越往細裡看,越能發現一切萬法的空性(Shunyata/emptiness)本質。這件作品這麼好的就帶我們接近了“緣起性空”這個在佛法中最爲重要的見地。

廖斐,《35種藍》

2023

藝術微噴

161×139cm

廖斐的創作其實一直帶有洞察這層空性底色的特質,其作品往往以微積分式的、立體幾何的、數列邏輯的形態來展現結構和維度的可能性,這種是以“數”爲形的方法,讓我想到了欽哲•諾布(Khyentse Norbu)曾經一次對《華嚴經·入法界品》的精彩開示:諾布上來先提問,當我們在說“無量”這個詞的時候我們到底在想什麼?這個詞語真是不可思議、無法言喻的。從《華嚴經》或者般若空性的角度來看,“無量”既超越我們一般概念對數字的認知,但其實又是與最簡單的“12345”是等同的,如果說“無量”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一個人爲的概念,那麼12345也是抽象的、人爲造作出來的概念,《華嚴經》就是闡述“無量”的一部佛經。他接着說道,我們要感謝印度人發明了0這個概念,0也意爲空,如果沒有0,經商的人就沒法做生意,如果沒有0,也就沒有數學這個東西,更沒有現在的電腦,如果我們可以真的去欣賞0這個概念,那我們就可以欣賞“無量”。《華嚴經》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大乘(Mahayana)經典,是經中之王,maha這個梵文通常被翻譯成“大”,諾布說其實不是太準確,它的意思其實是無量,“大”或者“多”是有限量的。

我們一說到數字的概念就會想到錢,《華嚴經》的主角是一個商人,他的富裕程度可以說超過現在的伊隆·馬斯克,他的名字叫善財,中國傳統的造像中他通常會是一個胖嘟嘟的童子形象,所以也叫他善財童子。善財在去朝聖的路上,前前後後碰到了一共53位善知識,他們來自不同年齡、職業和性別,其中有許多女性,還包括一位援交女——這也是“無量”的概念的一部分。每碰到一個老師後,那位老師都會指點他你下一程應該去哪裡找誰誰誰,當善財找到他第15位老師的時候,發現那個老師是一個童子,那個童子正和另外一個萬個童子在河邊玩耍,善財跑過去就向那個小孩頂禮和祈請,問他應該如何真正的行菩薩道。那位童子就說,哦是這樣的,我之前跟文殊學過一段時間,他教我怎麼寫字和數數,還有如何製作工巧,我知道整個宇宙所有的數論,我還知道如何用語言闡述所有的問題,我也學習了所有的元素,還有醫學,知道怎樣醫治健忘,也學習了怎麼樣平息各種渴,我知道宇宙中所有餐館和花園的長度和寬度等等,這是一個十歲的童子對一個大商人講的話,然後他說但是我學的最好的就是數字。

然後欽哲•諾布說,我們一般人數數數到一定的數字後,就數不下去了,因爲我們不知道所有的數字名相,最多知道個百億千億兆的說法。可那位善知識就是那位只有十歲的童子,他就可以一直數下去。諾布爲了讓來聽聞的學生稍微理解這是什麼概念,他就照着經文在那邊開始真的數了。諾布說我剛唸的是華嚴經第十品中的“菩薩算法”。這些奇怪的聲音每一個字都是類似於“兆”一樣的概念,從菩薩的觀點來說,任何概念和標籤都是相對的,1也是,0也是,它們和“無量”在本質上無二,童子的教導是如果你在菩薩道上,你應該知道並理解這些數目,有多少這樣的數目,就有多少這個數目的有情衆生,於是就可以有多少這個數目的善巧方便是可以施行的,菩薩對於數字的想法就是這樣的,是無量的。不但是這一位童子以數字本身示顯了菩薩道這種無量,另外52位菩薩中的每一位也都有類似的示現,比如其中有一個菩薩是一個廚師,他講述自己如何烹飪食物,然後做了很多很多不同的食物,還有一個菩薩是調香師,調了多少多少種的香,還有一個是個流浪漢,他到處跑來跑去。善財找到的最後一位善知識是普賢,也就是很有名的《普賢行願品》的出處。

廖斐《35種藍》,上海醍醐藝術空間現場

思緒到這裡我就又回到了《35種藍色》中的藍。普賢作爲法身佛在密續中被藝術化呈現的時候,所採用的顏色也正好是藍色,雖然法身本來無形無相,遍一切虛空,但爲了便於人們能以象徵想象的方便去接近這種空性時,就用藍色來表示無量的天空所象徵的法界法身。藝術能以不同的藍、或構建或剪刻不同的形,以人們可品嚐的胃口和喜歡的方式去呈現這種無量空性的一個切面的投影。

廖斐就是那種一直在做同一件“作品”的藝術家。那天他忽然跟我聊起了喬治·馬洛裡,那位存疑的珠峰史詩的主角,因爲發現正巧我們都分別以他爲藍本寫過短篇。廖斐寫的是有一個登山家M的屍體被發現在珠峰峰頂附近,然後另一個登山者前去研究了他的屍體和環境後,認爲M是偉大的登山家他是真正第一個登頂之人,隨後來了一個偵探,偵探經過一番研究之後,認爲M其實不是登山者而是一名真正的偵探,後來又來了位數學家,他認爲M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學家,因爲M的行動軌跡竟是一個完美的函數,後來又來了一個僧侶,他認爲M是一個極好的冥想者。這其實就是《35種藍色》,只不過變成了一個文學版本的顯現。

藝術家們創造情境,展現出一個關於定義的戲劇空間,在其中,一切概念都可以是相對的,所有的真相都可能是投射,有許多的因緣和我們自身的習慣影響了我們所看到的我們稱之爲真相的東西。

我在廖斐的創作中看到很多的關於“有的無窮”,也看到了一種歸於本源的空。釋迦牟尼佛說有無量佛剎微塵數那樣多的世界存在於此,那可能是廖斐在女兒的玩具中發現的1和0的摺紙世界,可能是射線望遠鏡眼中930億光年直徑的星際宇宙,也可能是一名瑜伽士在牛角里發現的超空間,或是一隻蝴蝶在剎那睡眠中夢到的上下五千年的世界。藝術家可能有時就會穿越於其,不論是在生活中或在創作中,在思維中或在本能中,不自知或自知的,他們觸摸着感知與心智盡頭的薄膜,以及他們對呈現這些似乎具有規律又難以歸納之物的樂趣。廖斐對現代數論、空間造型、書法、雕塑、榫卯陰陽等一切二元結構的興趣與推演天賦,影響了他作品的美學,其創作通常被認爲是理性而簡潔的,我想西藏駐地經驗會是他創作中一個重要的契機,而且這種體驗無關某種宗教或某種完美數學模型,而正是和那個無量的空性息息相關,一種真正開放和開闊的東西。

廖斐:形下寺

藝術家:廖斐

2023.06.03 - 09.17

醍醐藝術空間

上海市普陀區莫干山路

50號3-108

Vanguard畫廊

上海市普陀區莫干山路

50號4A-204

點擊標題閱讀往期原文

‍ ‍

駐留藝術家廖斐:躬身入藏

藝術研學:古建裡的奇妙週末

佛法背面:喜馬拉雅武士

點擊卡片即可轉至購買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