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活力看潛力|來小站看振興有“稻”

(原標題:從活力看潛力|來小站看振興有“稻”)

新華社天津9月11日電(記者隋福毅)初秋的午後,在天津市津南區小站鎮盛坤田園家庭農場內,忙活了一上午的齊熙彬終於可以喘口氣了。在農場的涼亭內坐下,涼風習習,擡眼望去,100多隻大白鵝正悠閒地在魚塘中嬉戲。不遠處的稻田泛起金黃,即將迎來豐收。望着眼前的景緻,齊熙彬打開了話匣子。

“我們這個農場有500多畝地,水稻種植330多畝,水產養殖100多畝,走的是生態混養的路子。”齊熙彬笑意盈盈,“今年稻子和螃蟹長得不錯,預計十月份能收入幾十萬元。”

小站地盤雖小,卻早就聲名遠揚。因土壤肥沃,這裡盛產的稻米粒大飽滿、白裡透青、黏香適口、回味甘醇。19世紀末的“天津小站”是近代歐洲出版的世界地圖上唯一被標註的“中國小鎮”,小站稻也成爲了我國第一個糧食作物地理標誌證明商標,2020年被列入我國農產品地理標誌,小站“稻作文化”被認定爲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這是8月19日拍攝的盛坤田園家庭農場一景。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齊熙彬是土生土長的小站人,對於小站稻有着特殊的記憶與情感。小站稻之所以好吃,不外乎“水肥土厚”。作爲小站稻起源地和核心產區的津南區,具有“運河水、鹽鹼地、有機肥、氣候宜、優良種”五大優勢。2018年,齊熙彬和妻子孫振菊決定將這片500餘畝的土地打造成爲以小站稻種植爲核心的家庭農場。

“雖然我出生在這裡,也熟悉小站稻,但水稻品種、水土環境都與以前不同,想種出高品質小站稻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爲了適應新變化,夫妻倆不斷鑽研農業種植技術,參加政府組織的專項培訓班,通過不懈努力,他們的農場逐漸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如今,稻田實現了生態混養模式。“螃蟹、甲魚放在稻田裡養,可以疏鬆土壤和捕捉害蟲,彼此相互共生。”齊熙彬介紹道。

去年國慶假期,夫妻二人對外開放農場。出乎意料的是,農場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遊玩。這讓夫妻倆看到了發展田園經濟的巨大潛力。“我們未來要把農場升級爲集垂釣、採摘、水稻文化研學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齊熙彬說。

這是8月15日拍攝的小站迎新民俗嘉年華園區一景。新華社記者 隋福毅 攝

依託小站稻,小站鎮迎新村也走上了發展“快車道”。這個本以農耕爲生的村落,迎來了不一樣的新生活。

“在以前,村民的收入主要來自農田,大家忙上一年,一畝地的收入還不足千元,許多年輕人都走出村子謀生。”小站鎮迎新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鄭玉清說。

“這樣下去可不行。”望着村子裡的閒置土地,鄭玉清和全村幹部羣衆反覆討論研究,決定在此基礎上成立“村企”,由村民和村集體共同持股經營,“大家一起發家致富。”

發展思路活了,路越走越寬。“小站稻是小站人的‘傳家寶’,更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資源。”鄭玉清說。於是,小站稻育苗試驗研發中心、小站稻深加工研發試驗中心、小站稻文化推廣培訓中心應運而生。從種植生產到深入研發,小站稻的產業鏈得到極大延伸。

與此同時,考慮到小站鎮近郊優勢,民宿博覽園、職業農民培訓、打鐵花娛樂島、中小學科普實踐基地及市民菜園一分田等農文商旅融合項目落地生根,爲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我們迎新村集體資產已經突破3億元,全村每年用於村民福利的資金超過1400萬元,鄉親們的過年福利也從一家一袋面變成每人5000元的紅包。”鄭玉清笑着說道。

現如今,每當節假日來臨,迎新村便會迎來絡繹不絕的人潮。久而久之,村子活起來了。這不僅是因爲遊客帶來的熱鬧,更是因爲村子的內在動力被激發出來。不少在外打拼的年輕人看到家鄉的發展潛力,紛紛回到村裡投入到“村企”的經營。

這是天津市津南區小站鎮會館村種植的稻田畫。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稻田成景區,家園變樂園。在小站稻會館種植核心區,稻田連綿起伏,稻苗隨風搖曳。與傳統農田景象有所區別,這裡連接稻田的不再是簡單的田壟,而是一條條整齊劃一的棧道。登上觀景臺,一幅獨特的稻田畫躍入視野。

會館村坐擁一片沃土,對小站稻的生長極爲有利,有着悠久的種植歷史。會館村選擇將生態和旅遊融合發展作爲“主陣地”。2022年,隨着稻田畫創作完成,會館村旅遊事業的一塊重要拼圖落地,成爲衆多遊客的打卡地。

小站鎮會館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鄭加林說,近年來,會館村的小站稻連年豐收,前來遊覽的遊客與日俱增,人數最多時能達到六七千人。

從一粒米到一座城,農文旅商融合發展孕育出“小站”大IP。目前,小站稻的“農產品地理標誌”和“津農精品”等品牌認證數量達到4個,小站稻產業相關經營主體總數達到118家,小站鎮的小站稻全產業鏈產值達到2.47億元。

“小站鎮是小站稻發源地,擦亮‘小站稻’金字招牌,實現一產振興,不斷拓展農業發展與生態觀光、農事體驗相結合,逐步深化農文旅商融合發展是我們未來發展的方向。”小站鎮黨委書記倪正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