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非凡到平凡,“小靈通之父”屢敗屢戰

文/每日資本論

他是“小靈通之父”,美國《時代週刊》曾評價他:“最奇妙的地方在於,吳鷹總是能夠將不可能的東西變得合理合法。”但2007年,UT斯達康一紙聲明,將吳鷹攆出了門外。彼時,《南方週末》這樣寫道:“似乎吳鷹還沒有把話說完,事情就板上釘釘了。”

作爲“人際鬥爭、理想主義、利益”的犧牲品,他卻越挫越勇,轉戰投資界,左右手摟着互聯網“二馬”大佬的照片,讓世人驚呼吳鷹竟然有如此高的江湖地位。但17年後的今天,吳鷹似乎真的有點英雄遲暮了。

2024年元月初,深交所向中嘉博創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ST中嘉)及董事長吳鷹發出監管函,由於公司未及時履行按期如實披露公司實控人吳鷹收到《限制消費令》的義務,被河北證監局作出《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對此向公司及吳鷹出具了監管函。此次監管措施要求公司及吳鷹提交書面整改報告。

事情的源自2011年前後,吳鷹與北京金鳳凰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之間發生民事糾紛。之後,這家公司被註銷後,其合夥股東通鼎集團以繼承人關係向吳鷹主張民事權利,雙方在北京仲裁委員會仲裁,吳鷹敗訴。

2023年4月,吳鷹曾以沒有仲裁協議及仲裁協議無效爲由,向法院主張撤銷仲裁裁決,但未獲法院支持,他也未及時履行支付義務。當年5月30日,吳鷹被法院發出《限制消費令》。

請注意,這家通鼎集團在吳鷹離開UT斯達康後,用其子公司通鼎互聯在2019年收購了UT斯達康。

有意思的是,2023年6月中旬,曾有網友在股吧裡爆料了吳鷹被“限高”,但ST中嘉的股價從那時至今一直處於震盪攀升狀態。尤其是從2024年1月10日以來,ST中嘉已經連續2個交易日漲停,且創出了1年多來的新高。部分網友甚至樂觀地表示:“ST中嘉5G算力與大數據的領航者,摘帽在即,潛力無限!”

但ST中嘉的境況其實並不樂觀。其財報顯示,2021年,淨利潤爲-20.05億元;2021年淨利潤再虧7886.98萬元。2023年三季度,ST中嘉的淨利潤爲-2549.67萬元,同比微增0.19%。不出意外,ST中嘉很可能會連虧三年。

吳鷹會不會重蹈其在小靈通上的覆轍呢?

吳鷹於1959年出生於北京,1978年,全國恢復了高考,他考上了北京工業大學的無線電通信專業。1985年,吳鷹懷揣30美元前往美國。兩年後,他進入貝爾實驗室工作,這也是他事業的起點。

在那裡,吳鷹結識了同貝爾實驗室的黃曉慶,兩人志同道合,1991年他們合夥創立了Starcom公司(斯達康公司)。1992年,二人一起回國,加入了陸弘亮創立的Unitech公司,UT斯達康公司正式成立,吳鷹任CEO,陸宏亮擔任總裁,並獲得了日本軟銀孫正義3000萬的投資。

彼時,未來中國互聯網三位大佬——馬化騰在做程序員,馬雲在海博翻譯社,李彥宏剛去道·瓊斯公司實習。

1998年,吳鷹以UT斯達康的名義,買斷了小靈通的技術並投入大量宣傳,讓小靈通一炮而紅。2000年,UT斯達康成功上市。上市後,UT斯達康連續17個月業績超過預期,公司當年的收入就達到了25.93億美元(約213億人民幣),吳鷹因此被稱爲“小靈通”之父。

美國《商業週刊》稱,吳鷹爲拯救亞洲金融危機的亞洲明星,同時把他和陸弘亮評爲全球50名商界及信息數字界的精英。

但通信技術日新月異,2004年,3G技術開始成熟,手機不再是奢侈品,小靈通增長度開始放緩。2005年,小靈通業務所帶來的收入佔比大幅下降,UT斯達康全年虧損4.3億美元。從此,其踏上了持續虧損6年的坎坷之路。

之後,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吳鷹被迫離開了UT斯達康。2014年,小靈通的所有基站被關閉,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從UT斯達康黯然離開的吳鷹,在2008年成立了中澤嘉盟投資有限公司,專注投資“通信、教育、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行業,後來又拓展到茂業物流、全通教育等行業。其最出名的一個案例,吳鷹是動用自己的投票權,力薦孫正義投資了當時處在困難期的馬雲。

之後的故事,就有些複雜了,最起碼錶面上看上去有點“資本玩家”的味道了。

中嘉博創前身爲渤海物流,“茂業系”中兆投資接盤渤海物流後,此時爲實控人。2013年7月渤海物流更名爲茂業物流,主營業務包括百貨零售和房地產業。2014年,大股東自2014年引進“吳鷹系”後,似乎主要焦點沒在經營上,而是在於套現離場。

2015年11月4日,茂業物流主營業務將由傳統零售業、房地產業向通信服務行業轉型,主營業務變更了證券簡稱由“茂業物流”變更爲“茂業通信”,原實控人中兆投資一次性減持至公司無實控人狀態。

2017年1月,原先持股23.86%的第二大股吳鷹系的東鷹溪谷被動成爲第一大股東。中兆投資的實控人不再是茂業通信實控人。不過,此時上市公司仍是無實控人狀態,吳鷹成爲董事長。

2018年12月10日,上市公司茂業通信的證券簡稱變更爲“中嘉博創。2021年12月7日,中嘉博創公告,公司控股股東由無控股股東變更爲孝昌鷹溪谷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實控人由無實控人變更爲吳鷹。

彼時,吳鷹的這波操作,被部分媒體認爲是用了“類借殼”的手法。

無論如何,吳鷹拿下了中嘉博創,而這家控股型企業主要業務由2014年-2018年期間收購而來的三家全資子公司創世漫道、長實通信和嘉華信息經營,創世漫道主營信息智能傳輸;長實通信主營通信網絡維護;嘉華信息主營信息智能傳輸和金融服務外包。

通過三次收購,中嘉博創積累了高達29.72億元的鉅額商譽。很快,高溢價併購產生的商譽後遺症顯現——中嘉博創2019年鉅虧12.4億元,其主要因商譽減值損失造成。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吳鷹因重大損失審批和披露不及時和關聯交易審批和披露不及時,被證監會河北局採取出具警示函行政監管措施。

麻煩並未結束。2022年6月9日,風雲突變,當時已經是ST中嘉公告稱,公司近期向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報案,案由是全資子公司嘉華信息的原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長劉英魁、嘉華信息總經理陳楓,涉嫌挪用公司資金。6月8日,公安機關予以立案。

審計機構表示,ST中嘉對嘉華信息失去控制,決定自2021年10月1日起不再將嘉華信息納入合併財務報表的合併範圍,令審計機構的審計範圍受限。ST中嘉對嘉華信息失控,也導致其2021年歸母淨利潤大幅虧損。

如今,吳鷹被限制高消費且ST中嘉的業績也未見明顯起色。對於他來講,或許更需要繫好安全帶,2024是個顛簸之年。

【文章只供交流,並非投資建議,請注意投資風險。碼字不易,若您手機還有電,請幫忙點贊、轉發。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