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到前衛 汪俊彥策展戲曲節

「戲曲夢工場」今年邀請臺灣大學華語教程助理教授汪俊彥擔任策展人,以「前衛當行:以戲曲提問歷史」爲題,帶領觀衆以新角度看戲曲藝術。(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提供/李欣恬臺北傳真)

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的「戲曲夢工場」,今年邀請臺灣大學華語教程助理教授汪俊彥擔任策展人,以「前衛當行:以戲曲提問歷史」爲題,帶領觀衆以新角度看戲曲藝術。

汪俊彥表示,策展主題設定爲「前衛當行:以戲曲提問歷史」,正是因爲每個作品自身皆承載着豐厚歷史,在重新閱讀及詮釋中,開啓戲曲未來的想像,「這些作品看似在處理歷史,實際上當它們呈現在舞臺上的時候,便是在與當代社會進行對話,這也是前衛能量的開始,而前衛能量就藏在戲曲身上。」

預計演出的作品包括取材自京劇《荷珠配》、人力飛行劇團演出的《荷珠》,由國家文藝獎得主王墨林擔任導演,回看那些芳名「荷珠」的女子,如何以婀娜姿態走過百年戲劇發展史,一探京劇在層層創作意識中,錯綜複雜的關係。

此外,還有首次參與戲曲夢工場的「僻室」,將推出新作《斷橋》,由歌仔戲演員吳奕萱、劇場新秀吳靜依,弘宛然古典布袋戲團團長吳榮昌,以戲曲作爲日常生活的平臺,從白娘子在水斗後受傷於西湖斷橋感嘆爲起點,延伸至當代青年生活中的各種反抗和掙扎,透過多種劇種資源,交疊刻畫角色回憶,帶領觀衆從日常場景走入奇幻,再從傳說走回現實。

臺北曲藝團的《相聲,Move on!》,名爲演出,實爲大型實驗計劃,啓發自經典童話《小王子》,探尋傳承初衷的奇思異想。以符宏徵導演對身體方法的處理,撞擊傳統相聲,在語言韻律及身體節奏的調和中,創造當代的相聲新人類。

在偶戲類則有臺北木偶劇團《得時の夢》,觸碰鮮少被觸及的1940年代皇民化布袋戲,當傳統武俠布袋戲主角「錦毛鼠」,穿越到皇民戲《月形半平太》,開封變江戶、宋帝變天皇,在時代大亂鬥中,照見布袋戲、觀衆與時代限制的糾葛。

另外,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串南?串北?有戲!》將挖掘一段幾乎被淡忘的劇場記憶,看京腔如何成爲歌仔,在風起雲涌的大時代下試圖斬出一條做戲人的活路。栢優座《消失的六期生》則是取材創辦人許栢昂的親身經歷,從1996年「國光事件」爲本,以世紀末的京劇焦慮,回望體制國家與戲曲的一世紀糾葛。